高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两个动物细胞融合产生新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D .用胡萝卜韧皮部经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若有变异,其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右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B .兴奋由图乙传导至图甲时,不需要消耗ATPC .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D .图乙传导的兴奋在图甲部位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3.科研小组从埋藏在西伯利亚冻土的猛犸象中成功地提取了DNA 片段,将它注入到小鼠的胚胎中,并在这个胚胎形成软骨和其它骨骼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对该项技术及应用前景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要将猛犸象的基因导入到某动物胚胎内,不能用病毒作为运载体B .利用绝种动物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可望获得人们所需的器官C .用上述提取的猛犸象基因替换小鼠细胞内的基因,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将已灭绝的猛犸象重新复活D .猛犸象与小鼠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它们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4.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t 2时间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B .t 2~t 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 于死亡率C .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弱→强→弱D .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属于分解者B .植物受精卵中的高尔基体被破坏,可能会导致多倍体的出现C .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长,细胞凋亡后细胞周期变短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的保存++++――――++++ ――――++++―――― ++++――――++++――――++++―――― ① ②③甲 乙6.英国和印度科学家发现一种“超级病菌”。
这种特殊细菌含有超级耐药基因,能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可使该病菌能抵御几乎所有的抗生素。
下列关于“超级病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病菌”与人的关系是互利共生B.感染“超级病菌”后,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C.“超级病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抗药基因可能位于质粒上D.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而成为“超级病菌”7.酶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有机物,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蛋白酶是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B.RNA聚合酶、DNA连接酶和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C.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PCR技术中使用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扩增DNA片段8.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多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ATP之和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C.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必须通过线粒体产生的ATP供能D.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返回无机环境说明能量也可以循环利用9.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和淀粉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糠 B.细胞中的化合物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ATP和RNA中都含有腺嘌呤和核糖D.细胞中的酶可多次发挥作用10.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①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B.图中过程③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C.用b处细胞观察不到有丝分裂D.因c处细胞无色而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B.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D.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等渗溶液中,几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12.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水的生成过程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4N2NNac do B .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 C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D .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13.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 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1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和DNAB .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 .DNA 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D .果蝇的1个精原细胞至少产生两种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精子 15.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 变化相对值。
下列有关a ~c 段(不含a 、c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B .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C .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 数之比由1:2变为1:1D .此时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16.假设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 与Aa 的比例为1:2。
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 和Aa 的比例为 A .1 : 1 B .1 : 2 C .2 : 1 D .3 : 117.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 的不同B .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T 占54%,则由该DNA 转录的信使RNA 中G+C 占46% C .细胞中的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D .HIV 的遗传信息表达没有转录过程 18.据右图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 .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D .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19.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20.右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 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 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 表示。
(图B 表示A 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 .自然选择使以c 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 .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 .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21.下列对DNA 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提取DNA 或血红蛋白都可用猪的红细胞B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两次DNA 析出的方法相同C .实验中都要去除杂质以便得到较纯净的DNA 或血红蛋白D .提取出的血红蛋白溶解在双缩脲试剂中即可观察到紫色 22.湖泊中的滨螺以多种藻类为食。
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各种藻类之间的关系为竞争B .滨螺密度过大时,藻类种数明显减少C .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增加D .中等密度的滨螺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23.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 .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 .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S”型曲线增长D .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 2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中,花药不可作为培养的材料B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用胃蛋白酶处理小鼠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C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离不开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D .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表达25.图l 表示某高等生物的b 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藻类 种 数滨螺密度/个/米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b l链的(A+T+C)/b2链的(A+T+G) =0.3,则b2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细胞26.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有关的基因)。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乙细胞为该动物的体细胞或精原细胞B.乙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甲细胞能进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7.将某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结果如右图,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侧C.该实验不能说明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D.如果是横放了一段时间的胚芽鞘,则b侧位于远地侧28关于人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而染色体数最多为46条B.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因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导致的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3D.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29.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正确的推论是 ( ) 光照强度(klx )1.02.03.04.05.06.0 CO 2变化量(mg/l00cm 2·h ) +2.0+0.0—2.0—4.0—6.0—6.0A .光照强度为1klx 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 .光照强度为2klx 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均为0C .光照强度为6klx 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是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的内因之一D .光照强度由3klx 增强到4klx 时,叶肉细胞中C 3化合物合成速率保持不变30.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 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 且适宜的培养基中先后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 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的比例、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 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的比例分别为 ( ) A .l/4 1/4B .l/2 1/4C .1/4 1/2D .1 1/4二31.(8分)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