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大附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地理试题-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地理上,一个地区所能维持的最大人口数量称为(A)。
A. 人口容纳量
B. 人口密度
C. 人口增长率
D. 人口迁移率
2.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原因是(B)。
A. 地形较为平坦
B. 地区资源丰富
C. 交通便利
D. 气候宜人
3. 南极洲被誉为地球上的“白色大陆”,主要原因是(C)。
A. 永久覆盖的冰雪
B. 物种独特的生态系统
C. 降水较少的阻抗环境
D. 地处高纬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请简要说明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有多重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会导致城市
人口增加,城市化程度加深,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
的加剧。
其次,人口迁移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进一步引发农村地区的空心化和农田荒废。
此外,人口迁移还
会导致城乡差距扩大,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区域经济不协调,进而影响地理环境的均衡与稳定。
2. 举例说明地球上一个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以地震为例,地震是一种强烈的地壳震动现象,对人类造成的
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其次,地震还可能引发地表破裂、滑坡、地涌现象,破坏基
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海啸、火山喷发等
连锁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三、解答题
1.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首先,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影响了一些河流的水量供应,给农田灌溉
带来了困难。
其次,气候变暖使得温度升高和降水分布不均,导致
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适宜条件发生变化,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虫害、病害等农业灾害的增加。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
以下措施:加强农田水源的储备和调配,提高灌溉技术的效率;研
发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加强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加强农业灾害监测
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简要说明其中的一个对象。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
其中,自
然地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如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理、生态环境等;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
类活动与地球表层的相互关系,如人口地理、城市地理、交通运输
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等。
以城市地理为例,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发展与
城市系统的学科,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
它关注城市的形态特征、
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发展过程和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等问题。
通
过研究城市地理,可以揭示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