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
企业职工教育经济效益是职工教育的一种经济职能,即通过职工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使企业在生产消耗一定的前提下,有更多的收益。

对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因此,研究职工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职工教育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教育培训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人才兴企,技术先行。

虽然教育培训属于教育范畴,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教育培训行为已超出一般意义的教育范畴,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并与企业其他经济管理行为一样被纳入整个企业运行之中,因此教育培训与企业经济效益存在着紧密关系。

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济效益的特点
职工教育职工教育不能直接產生经济效益,而是通过投资效益的转化间接产生的,它的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职工教育的投资效益是职工教育的直接效益,它表现在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上。

劳动能力再生产,一方面是使劳动者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是使劳动者提高原有的劳动技能。

马克思说:“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

这种劳动能力的提高,正是
1/ 5
由于职工教育的结果。

2.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是职工教育的间接效益,它表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劳动的效率,它是反映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

由于劳动能力的提高,使劳动者通过劳动把劳动能力转变为物质财富的效率提高了,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不断增值,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从职工教育经济效益形成的时间上看,第一阶段的周期要大于第二阶段的周期。

这是因为通过职工教育转化为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提高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的,有时甚至是很长时间,而由劳动能力的提高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需的时间是较短的。

因此,职工教育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迅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既具有经济行为的一般性,又具有其特殊性
经济行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而采取的投资行为,投入和产出是经济行为的两个重要构成因素。

投入和产出之比即经济效益,是衡量某一项经济行为是否合理完善的重要标准。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行为具有经济行为的基本构成因素。

首先,企业开展教育培训,必须投入资金,包括围绕培训行为所发生的支出,如培训机构设置成本、教师工资、奖金报酬、教育培训管
2/ 5
理成本、培训设施再投入、员工外出培训费用等。

其次,企业教育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尽管企业教育培训具有经济行为的一般特征,但由于企业教育培训隶属于教育行为,而教育自身有其固有的规律,这就使企业教育培训不同于一般经济行为,而具有其特殊性。

首先,教育行为是一种预期性的行为,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

教育行为不是立竿见影的短期行为,教育行为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教育发起者和组织者,对它的期待和委托只是预期性的,能否达到目的是与许多因素相联系的。

其次,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它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导致教育效果评价不易量化。

正因为教育行为自身的固有规律,从而使企业教育培训也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效果不确定这些特殊性。

因此,它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间接的、难以量化的作用。

企业教育培训行为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所具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往往影响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教育培训所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企业教育培训所具有的一般特点,使其必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而企业活动都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所以企业教育培训是间接地以市场为导向的。

但是市场具有反应灵敏、变化快、周期短的特点,企业教育培训行业的特殊性又使企业为适应时下市场而产生的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缓
3/ 5
慢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由于企业教育培训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投入产出比来衡量企业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

企业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所开发的人力资源满足市场对企业所需知识或人才需求。

为了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行为的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行为进行预测。

在现实中不少企业教育培训是围绕员工“干什么一一学什么;缺什么一一补什么”来实施的,对教育培训项目的选择、培训内容的确定缺乏长期规划,往往是一种短期行为。

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目标,对人才需求进行长期预测和规划,以此确定教育培训项目,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使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要求。

2.确立较完善的评估制度。

由于企业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难以用数字测算,这就要求管理者通过比较、分析、跟踪、调查、信息反馈等方式,对企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接受培训的员工在实际生产和经营中发挥作用的程度等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实施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3.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教育培训机制。

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目的,以企业利益,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
4/ 5
对职工有吸引力,能激励全体职工自觉参加,作为自身需要。

4.建立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生产经营能力的制度。

从长远看,现代企业应建立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制度,开发和培养职工的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使企业员工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科学、新工艺、新规范,并应用到企业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去,实现企业教育培训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功能转化。

此外,可以通过建立企业教育奖罚制度,强化企业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培训方式的科学性等,让企业员工想学、多学、易学,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的。

5/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