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下册习题集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下册习题集

《化工原理》习题集第二章气体吸收1、当总压为101.3 kPa,温度为25℃时,100克水中含氨1克,该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0.933 kPa;若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试求溶解度系数H和相平衡常数m(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3)。

2、含有4%(体积)氨气的混合气体,逆流通过水喷淋的填料塔,试求氨溶液的最大浓度,分别以摩尔分率,质量分率,比摩尔分率,比质量分率表示。

塔内绝对压强为2.03×105 Pa, 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p* = 2000x(式中p的单位为mmHg, x为摩尔分率)。

3、已知NO水溶液的亨利系数如下:指出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推动力是多少?并在x - y图上表示。

(1)含NO20.003(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0.06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101.3 kPa,T=35℃;(2)气液组成及总压同(1),T=15℃;(3)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绝对压强)。

4、已知某吸收系统中,平衡关系为y = 0.3x ,气膜吸收分系数k y = 1.815×10-4 kmol / (m2.s),液膜吸收分系数k x = 2.08×10-5 kmol / (m2.s),并由实验测得某截面上气液相浓度分别为y = 0.014,x = 0.02,试求:(1)界面浓度y i、x i分别为多少?(2)液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百分数,并指出控制因素;(3)气相推动力在总推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数。

4、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低浓度甲醇,操作温度为27℃,压力为101.3kPa(绝对压力)。

稳定操作状况下,塔内某截面上的气相中甲醇分压为5.07 kPa,液相中甲醇浓度为2mol / m3。

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 = 1.995 kmol / (m3.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 L = 2.08×10-5 m / s,气膜吸收分系数k G = 1.55×10-5 kmol / (m2.s.kpa.)。

试计算该截面上的吸收速率。

5、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处理含的SO2混合气体。

逆流操作,进塔气中含SO2 0.08(摩尔分率),其余为惰性气体。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取28,水的用量比最小用量大65%。

要求每小时从混合气体中吸收2000 kg SO2的,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 = 26.7X,计算每小时用水量为多少m3?6、在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20℃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SO2-空气混合气体中的SO2。

入塔时SO2浓度为5% (体积),要求在处理后的气体中,SO2含量不超过1%(体积)。

在101.3kPa和20℃时,平衡关系可近似写为Y* = 35 X。

试问:(1)逆流操作和并流操作时最小液气比(L / V)min各为多少?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2)若操作总压增为303.9 kPa时,采用逆流操作,其最小液气比为多少?并与常压逆流操作的最小液气比作比较讨论。

7、由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含SO29%(体积%),其余可视为空气。

冷却后送入吸收塔用水吸收,以回收其中SO2的95%。

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 48X,吸收塔每小时处理的炉气量为1000 m3(303K,100kPa),所用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4倍。

求每小时用水量和出塔溶液的浓度。

8、在一逆流吸收塔中用吸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

已知操作条件下该系统的平衡关系为Y=1.15X,入塔气体可溶组分含量为9%(摩尔%),吸收剂入塔浓度为1%(摩尔%);当液气比分别取L / V> m,L / V < m,L / V = m时,液体出口的最大浓度为多少?并在Y-X图上画出上述情况的操作线与平衡线的相互关系。

9、用水吸收丙酮——空气混合物中的丙酮(逆流操作),入塔混合气中含丙酮7%(体积),混合气体流量为1500 m3 / h(标准状态),要求吸收率为97%,丙酮溶解于水的平衡关系可用Y* =1.68X 表示,试计算:(1)每小时被吸收的丙酮量和水的最小用量为多少?(2)若用水量为3200kg/h ,求溶液的出口浓度?在此情况下,塔进出口处的推动力ΔY 各为多少?(3)若溶液的出口浓度x1= 0.0305,求所需用水量,此用水量为最小用水量的多少倍?(4)做图说明(2)、(3)两种情况操作时,那种所需的传质面积较小?为什么?10、在一逆流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处理SO2混合气体。

进塔气中含SO20.09(摩尔分率),水的用量比最小用量大70%。

要求SO2吸收量为2000kg / h , 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 26.7X,计算每小时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11、需要设计用清水作吸收剂的填料塔,因算出的填料层高度与直径之比过大,拟改为两个高度较小的塔联合操作,现提出以下几个流程方案,各种方案中(1)每塔L / V相等;(2)Y b1、Y D、Y a2不变,设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分别做出其平衡线与操作线的示意图,并比较这三种方案。

11、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可溶组分,若系统的平衡关系为Y = 0.4X。

试求:(1)回收率为93%时的最小液气比(摩尔比);(2)当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4倍,塔高不受限制时该系统的最大回收率。

(3)如果吸收因子A = 1.2,回收率为90%,并已知该系统的气、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 L 和H G都是2 m,其填料层高度为多少??13、混合气中含CO25%(体积),其余为空气。

于30℃及2MPa下用水吸收,回收率为90%,溶液出口浓度x1= 0.0004,混合气体处理量为224 m3 / h(操作状态),亨利常数E = 200MPa,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L a = 50 kmol / (m3h (kmol / m3)),塔径为1.5m,求每小时用水量和填料层高度。

14、在一逆流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氨。

入塔气体中含氨9%(体积),要求吸收率为90%,水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操作状态下平衡关系为Y*=1.8X ,H OG =1m 。

试求: (1) 填料层的高度;(2) 若改用含氨0.08%的稀氨水作吸收剂,Y 1及其他条件不变,吸收率为多少? (3) 画出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及平衡线的示意图。

15、有一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3米,可以将含有NH 3 6%(体积)的空气—氨混合气中的NH 3 回收99%,气体速率为600kg 惰气 /(m 2h ),吸收剂用水,其速率为900 kg /(m 2h )。

在操作范围内,氨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 = 0.9X ,7.0Y W a K 气,受液体速率影响很小,而W 气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塔截面的气体质量,试计算将操作条件作下列变动,所需填料层有何增减? (1) 气体速度增加20%; (2) 液体速度增加20%;假设气、液速率变动后,塔内不会发生液泛。

16、 已知某填料塔直径为1米,填料层的高度为4米。

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气混合物中的某可溶组分,该组分进、出口浓度分别为8%和1%(摩尔分率),混合气流率为30kmol / h ,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4倍,相平衡关系为Y* = 2X ,试计算: (1) 塔高为3米处气相浓度;(2) 若塔高不受限制,最大吸收率为多少?17、某厂有一填料吸收塔,直径为880mm ,填料层高6m ,所用填料为50mm 拉西环,每小时处理2000m 3g丙酮-空气混合气(T = 298.15 K ,P = 101.3 kPa ),其中含丙酮5%(体积%);用水作溶剂。

塔顶放出废气中含丙酮0.263%(体积%),塔底排除的溶液每kg 含丙酮61.2g ;在此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Y = 2.0X 。

根据上述测得数据试计算: (1)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Y a ; (2)每小时回收多少丙酮;(3)若保持气液流量V 、L 不变,将填料层高度加高3m ,可以多回收多少丙酮。

18、在高度为5m 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除去混合气中的某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m = 0.6 ,当L / V = 0.9时,溶质回收率可达90%。

现改用另一种性能较好的填料在相同 条件下其吸收率可提高到95%,问此填料的体积传质系数是原填料的多少倍?19、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稀硫酸吸收空气中所含的氨(低浓度),溶液上方氨的分压为零(相平衡常数 m = 0)。

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气体与液体流率以及其他操作条件大致相 同,传质单元高度H OG 都可取为0.5m ,试比较所需的填料层高度有何不同? (1) 要求回收率为90%; (2) 要求回收率为95%。

20、要从CCl 4—空气混合物中吸收所含的CCl 4,处理的混合气体量为1500kmol / h ,混合气体中含CCl 45%(mol%),回收率为90%,吸收塔操作压力为101.325kPa ,温度为298K 。

有两股吸收液送入塔内,第一股含CCl 42.26%(质量%)的煤油,其量为222 kmol / h ,从塔顶送入;第二股为含CCl 413.7%(质量%)的煤油,其量为153 kmol / h ,在塔中段液体浓度与它相同处送入。

在操作条件范围内,平衡曲线可表示为Y*= 0.13X ,已知吸收过程属气膜控制,k G = 1.2 kmol / (m 2.h.atm),纯煤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70, CCl 4的分子量为154,塔径为3.5m ,填料的比表面积 a = 110m 2 / m 3,试求:(1) 填料层高度;(2) 第二股煤油应在距填料层顶部若干米处送入?(3) 若将两股煤油相混,一起从塔顶送入,欲得到同样的回收率,塔高应为多少?21、现有一填料塔,在301K 和101.3kPa 下,用清水吸收200 m 3 / h 氨—空气混合物中的氨,使其含量从5%(体积%)降低到0.04%(体积%)。

出塔氨水浓度为最大浓度的80%,填料塔直径为0.5m ,填料层体积为0.98m 3,其平衡关系式为Y* = 1.4X ,已知:K G a =0.272G 0.35L 0.36 kmol / (h.atm);G ——混合气体的质量流速kg / (m 2h);L ——液体的质量流速kg / (m 2h)。

问:该塔能否适用?为什么?22、以2.5N 的NaOH 溶液在常压下吸收CO 2—空气混合物中的CO 2 。

实验使用的填料塔为塔径350mm ,塔高3m ,以19mm 的拉西环填充。

实验结果为:气速G ’=0.34kg /(m 2s),液速L=3.94kg /(m 2s);入口气体中CO 2含量为315ppm ,而出口气体中CO 2含量为31ppm ;溶液密度为1100 kg/m 3,吸收为气相扩散控制,问总气相传质系数K G a 的值为多少?23、空气和丙酮混合气体2000 m 3 / h (标准状态),其中含丙酮10%(体积%),于293K 和202.65kPa 下,在直径为0.62m 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水吸收,吸收率为80%,塔中选用25×25×3乱堆瓷环,比表面积a =200 m 2 / m 3,吸收系数KY = 0.6kmol /(m2.h),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3倍,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如下表,试计算填料层高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