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概述详细整理文档范文

税收概述详细整理文档范文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凭借公共(政治)权利,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的、无偿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2)国家征税是凭借公共(政治)权利;(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4)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

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的特点。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一方面,经济是税收的来源;另一方面,税收对经济有调控作用。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强制性。

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权力)与义务进行制约。

2.无偿性。

是指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

3.固定性。

是指国家按照法律预先规定了同意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瞌睡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其标准已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税收固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二是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

三.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分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税类5种按征收对象分类:流转税类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特点:1.以商品交换为前提,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关系密切,课征面广泛;2.以商品流转额(商品交换的金额)和非商品流转额(各种劳动收入的金额)为计税依据;3.普遍实行比例税率,个别实行定额税率;4.计算税额简便,减轻税负重担。

所得税类所得税亦称收益税,是指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特点:1.所得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2.所得课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真实收入,属于直接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3.所得课税容易受经济波动、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不易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4.所得课税征管工作复杂,很容易出现偷逃税对象。

财产税类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房产税属于财产税主要功能:1.调节财产所有人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2.增加财政收入行为税类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制度中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窗税等主要功能:1.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某些特定行为加以限制;2.增加财政收入资源税类资源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主要功能: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促使企业平等竞争3.杜绝和限制自然资源浪费的现象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工商税类、关税类。

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工商税类工商税收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工商税收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种税的总称,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等备注:工商税收范围较广,涉及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超过90%以上。

工商类不包括由海关部门征收的关税、船舶吨税关税类关税类的税收有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关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收总称主要是指进出口关税,也包括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中央税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化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

如我过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备注: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地方税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和筵席税等备注:这类税收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一类税收。

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和资源税(按不同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个50%)等。

备注: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3 -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从价税是从量税的对称,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按照预先确定的征收比例计征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备注:从价税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从量税是从价税的对称,是以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为标准,按预先确定的单位税额计征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中的煤炭和其他非金属原矿等、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种的啤酒、黄酒等备注:从量税实现定额税率,具有计算简便等优点复合税是增税时同时使用从量、从价两种税率,以两种税率计算的税额之和作为课税对象的税额计征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等复合税有益于广辟税源,能够充分而又弹性的满足国家财政需要;便于发挥各个税种特定的经济调节作用,可以全面体现国家政策;征收范围较广阔,有利于实现公平税负目标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首先,税法的立法主题是有权的国家机关,主要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其次,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力义务关系。

税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来讲,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的总和等构成。

从立法层次上划分,则包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立法制定的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或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法规,由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的税收规章等等。

从狭义上来讲,谁法制的是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等2.税法的功能- 5 -税法的功能,是指税法贼在的固有的并且由税法本质决定的,能够对税收关系和税收行为发挥调整和保护作用的潜在能力。

税法的功能可以分为规制功能和社会功能两类。

(1)税法的规制功能税法规制功能的基本内容包括税法的①规范功能、②约束功能、③强制功能、④确认功能和⑤保护功能①税法的规范功能。

包括:税法的1.指引功能、2.税法的评价功能和3.税法的预测功能1.税法的指引功能:是指税法对其所规范的主题行为予以指明和导向的功能。

2.税法的评价功能:是指税法作为一种税收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判断、衡量行为人税收行为 是否合法的功能。

3.税法的预测功能:是指按照税法行为标准,人们可以预先考虑其应如何进行税法行为以及此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进而做出相应的安排。

②③税法的约束功能、强制功能。

税法的1.普遍约束功能和2.强制功能。

1.税法的普遍约束功能是指是指税法规范对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的税收行为具有普遍控制效力的功能。

2.税法的强制功能是指税法对违反税法的行为进行制裁的功能,是税收强制性的法律保障。

④⑤税收的确认功能、保护功能。

1.税法的确认功能,是指税法具有确认和发展一定的税收关系的职能。

2.税法的保护功能是指税法保护已建立总税收法律关系和税收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并恢复或弥补被侵害的权力的职能(2)税法的社会功能税收的社会功能是税法本质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集中表现,包括①税法的阶级统治功能和 ②社会公共功能。

①税法的阶级统治功能。

税收是历代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税法保障税收的实施,是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和经济利益、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

②税法的社会公共功能。

税法本质的社会性,正是通过发挥的税法的社会公共功能体现出来的。

3.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的主题内容;(2)税收反应经济利益关系,税法则反映权力与义务关系;(3)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二)税法的分类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就属于实体法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就属于税收程序法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说法、国外税法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者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

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多变或者多变国家间的税收协定、跳跃和国际惯例等国外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法律是狭义的说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税收行政法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税收主观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规程等。

包括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

该级次规章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

地方政府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进行,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税务稽查规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房产税实施细则》等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省以下(含本机)各级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程序制定并发布的,涉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简称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力、义务,在本辖区内对争奈双方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凡夫使用的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