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 带电特点:
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带电特点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5.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 Z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二、核素
1.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
子的总称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
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
核素。

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核素间互称为同位

相同元素组成,
不同形态的单质
本质质子数(核电荷数)相
同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的一类
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不同的核素的互称
同种元素的不
同单质
范畴同类原子,存在游离
态、化合态两种形式
原子原子单质
特性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
一种元素组成,
独立存在
决定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组成元素、结构
举例H、C、N是三种元素1
1H、2
1
H、3
1
H是三种核素234
92
U、235
92
U、238
92
U O2与O3
2.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联系
三、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 原子或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1)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电荷数
(5)除1
1H外,其它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质子数原子A
Z
X
原子核
质子Z个
中子N个=(A-Z)个
核外电子Z个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区别原子的质量数是该原
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
数的代数和,都是正整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原
子的真实质量与12
6
C质量的
12
1
的比值,一般不是正整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天然
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占原子
个数的百分比的积的加和得来。

Ar=Ar l*a1%+ Ar2*a2%+…
联系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的质量数相等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一、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1. 依据:电子能量高低、运动区域离核远近。

2.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容纳电子数 2 4 8 2n2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能量低高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3.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Mg2+Cl-
元素
结构与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He为2) 一般小于4 一般大于或等于4 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得失电子能力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易失电子易得电子化合价0 只显正价即显正价又显负价
五、质子数为1~20的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特点
1. 核电荷数为1~20的原子的结构特点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H;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H、Li、Na、K;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Be、Mg、Ca、He;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7)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原子:Li、P;(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H、Be、Al;(9)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Si;(10)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Ne;(11)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B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