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要:现阶段,随着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交易平台,其业务的快速扩张与发展令人目不暇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电子银行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银行也被社会大众广泛应用,网络银行的益处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共识。
然而,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下文将在分析电子银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电子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在发展电子银行方面应采取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电子银行网络目录摘要 (I)第1章电子银行简介....................................................................................... - 1 -1.1电子银行的产生................................................................................. - 1 -1.2电子银行的发展................................................................................. - 1 -1.3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 - 2 - 第2章我国电子银行的业务现状................................................................... - 2 -2.1数量持续增长..................................................................................... - 2 -2.2业务量不断增加................................................................................. - 2 -2.3业务种类逐渐丰富............................................................................. - 3 - 第3章我国电子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3 -3.1电子银行业务本身问题..................................................................... - 3 -3.2内部结症............................................................................................. - 4 -3.3外部问题............................................................................................. - 5 - 第4章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对策....................................................................... - 6 -4.1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 6 -4.2加大营销和创新力度,实现个性化服务....................................... - 7 -4.3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专业型人才............................................. - 7 -4.4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7 - 参考文献 ........................................................................................................... - 9 -第1章电子银行简介电子银行业务是指我行通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等方式,向客户提供的离柜金融服务。
电子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即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网上支付要求金融业电子化,E-Bank(Electronic Bank)的建立成为大势所趋。
1.1电子银行的产生银行电子化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后逐步形成了电子银行。
1976年在伦敦,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柜员机投入使用。
电子银行最早起源于美国,然后迅速蔓延到Internet所覆盖的各个国家。
在国外,主要是在发达国家,电子银行发展相当迅猛。
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银行已经或正准备开展网上银行业务。
目前,全球数千家银行几乎全部连上了Internet,在Ine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进行静态和动态信息的发布。
国际上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机构分两种:一种是原有的负担银行(Internet Bank),机构密集,人员众多,在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同时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系统,形成营业网点、ATM、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综合服务体系;另外一种是信息时代崛起的直接银行,机构少,人员精,采用电话、Internet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1.2电子银行的发展在银行电子化初期,EFT系统是由大银行自行开发和使用的专有系统,中小银行联合开发共享EFT系统。
EFT系统发展前期,是面向单个银行产品进行开发和推广应用,各EFT系统间相互独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EFT系统进行集成,能进行联动处理,银行能为客户提供综合业务服务。
推广综合业务服务后的银行,通过采用IT从各种金融交易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提供金融信息服务。
银行从传统银行逐步发展成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电子银行。
在美国电子银行投入使用大概八个月后,中国银行也开始再网上建立电子银行网站,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银行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并呈现出网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的优点,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
1.3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首先,最鲜明的特点是电子银行的“3A”式服务。
(即所谓的高效率的3A=Anytime+Anywhere+Anyway)。
电子银行24小时连续运行,对其使用可以不分昼夜,摆脱了传统银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
其次,综合性的服务。
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不仅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账户信息,还可以了解银行提供的相关信息, 如证券信息、保险信息等等。
再次,高度程序化的服务。
与传统银行提供的面对面客户服务相比,电子银行能应对的业务复杂程度显然有限。
一般而言,电子银行常常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高效处理的优势,低成本提供程序化的、可以自动完成的常规业务,如信息查询、转账服务、修改密码等。
第2章我国电子银行的业务现状现阶段,我国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2.1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网络技术也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网上银行不断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1998年招商银行一家独自试水网上银行业务,而现如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均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数量持续增长。
2.2业务量不断增加随着各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大范围推广以及人们对于网上银行认知程度的加深,我国网上银行年交易额从2003年仅仅二十几亿到2009年已超过了四百亿,7年间增长了超过15倍的交易量,而2006-2007一年的时间增幅就超过了100%,这一组组数据都充分证明了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同时用户数量也从当初少有人问津到如今已过亿。
2.3业务种类逐渐丰富十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研究市场的需求,过去网上银行业务种类单一有限,而如今业务种类丰富、服务品种繁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
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家,招商银行的“一网通”,中国建设银行的“e路通”,都在客户中间有良好的口碑。
第3章我国电子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今年来尽管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较快,但是由于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起步较晚,总体还处于萌芽阶段,同国外电子银行业务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我国电子银行发展中仍旧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3.1电子银行业务本身问题3.1.1电子银行业务品种少,缺乏个性化服务我国电子银行产品多是传统业务在互联网的实现网络银行主要起到—个增加传统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局限。
科技含量高、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银行新产品和新服务不多难以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国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型的产品相对较少而很多银行是将其网络银行作为低值业务的分流渠道因此查询、转账、代缴费老三样成为各网络银行的主流业务。
网上银行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向客户提供“点对点”的服务,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时,多数业务仅仅是柜台业务的复制,并没有深入挖掘客户的信息,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制定差别服务。
同时,不同的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种类有明显的趋同现象,服务差异化程度低,缺乏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对市场和目标客户群的选择、定位,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地收集客户的信息,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3.1.2网络银行系统设计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网上银行服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
但是,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安全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的平台,导致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互联性差。
同时,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依靠银行业、软件开发商、硬件供应商、系统集成企业的相互配合,因此需有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各方兼容。
我国网络银行刚建立时虽有查询、转账等基木功能,但未考虑未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整合后可能出现的业务量增加、品种增多的新形势。
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本身的统一性也不如人意。
除了几家新兴的商业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行都有自己的电脑系统,软硬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