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维护人身权2013定
请问:本案中陈琪是否侵 害了齐玉的人身权?如果 是,侵害了什么权利?应 承担什么民事法律责任?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 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 假冒。“
注:如果是仅仅侵犯姓名权, 对于本案中的侵权行为, 依照目前的法律,权利人无法 你认为应当出和处理? 获得经济赔偿。
2、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
利益。公民对自己的肖像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 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 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权。”
案例分析: 想一想:张薇的肖像权是否受到了侵犯? 如果是,谁是侵犯人?
一台艺术展引发的一场官司……
案例描述:2007年,某美术馆举办“油画人体艺术展” ,众多女模特写实裸体作品被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全 国有多家出版社印刷出售大展裸体画册、明信片、幻灯 片等。女模特林某等被展出裸体肖像后,受到社会和亲 友们的白眼、嘲讽、辱骂。其丈夫要与她离婚。因而正 常的工作、家庭关系受到影响,造成林某精神上与肉体 上的痛苦,为此,林某等原告投诉到法院。认为被告( 人体艺术大展主办单位、某些画家、某些出版单位)未 经过原告的同意就展出原告的裸体作品,侵犯了公民的 名誉权和肖像权,要求侵犯者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 。 被告则辩称:大展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且油画不 过的画家的艺术再构,渗入了画家的主观感情,因而不 是肖像,更谈不上侵犯肖像权。
2、隐私权
我国民法对于公民的隐私,是与名誉权一并保 护的。 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应当认 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 甲租用新婚夫妇乙丙的一间空闲房间居住,甲出 于好奇及无聊,在墙上凿一小孔,用摄像机摄下 乙丙夫妇二人的亲昵行为。甲的行为被发现后, 妻子丙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从此对夫妻生活失 去了兴趣。丈夫乙气愤至极,将甲告上法庭,诉 请精神赔偿10万元。 • 问:(1)本案中,甲侵犯了乙丙夫妇的什么权利?
实例分析:苍南中学高二学生林某,嫌父母给自己取得 名字太土气了,所以想给自己换个名字,请问可以吗? 如果对所改的姓名仍不满意,还可以再改吗?
《姓名登记条例(初稿)》规定,为了防止滥用姓 名权,频繁变更名字现象的发生,条例实施后,我 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的, 以一次为限。《条例》还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材料 申请办理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由户口登 记机关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骗取姓名 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处800元以下罚款。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生命健康权: ——最基础的权利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 害公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 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 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 费。”
【例1】两剑坛高手华山论剑,高手甲用剑把高手乙逼 下悬崖,致其身亡。 问:以民法眼光,甲侵犯了乙的什么权利? 【例2】两少林高僧嵩山比武,僧甲猛击僧乙左耳,致 乙左耳失聪。 问:以民法眼光,甲侵犯了乙什么权利?
评析: 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 民的肖像。” 构成侵犯肖像权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未 经他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这并不是说不以营利 为目的就可以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画的所有权属于作者, 但公开展览时必须征得模特的同意;没有征得肖像权人同 意而展出其肖像,尤其是裸体肖像,就不仅侵犯了肖像权, 同时也侵犯了肖像权人的隐私权) 本案例中,主办单位及出版社在展出和出版前未正式 征得模特的同意,而且,该大展具有营利性:收取门票, 在大展期间发行上大量印有模特肖像的油画、明信片及幻 灯片、出版画册。因而是对林某等肖像权的严重侵害,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应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林某等 因为精神与肉体的痛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专门批复认为,本案当事人是以侵 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权利人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 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既涉及对姓名权的侵犯 ,也构成对受教育权的侵犯。相应的法律责任形式, 则不仅有赔礼道歉,还应当有赔偿经济损失。
【例3】刁家与马家世邻,素交恶,刁家祖父 名刁德一,马家近得一孙或一宠物狗,亦取名 (马)德一。问:是否侵犯姓名权?
• 评析:王某殴打张某,是对张某人身权(生命健康 权)的侵害,高某制止这种侵害行为是合法的,也 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 • 我国法律不仅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在侵犯损 害已发生情况下,鼓励公民制止这种侵害,并保障 制止者的利益。《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 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 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 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这样 规定,为那些见义勇为保护国家和他人生命财产的 模范人物提供了利益上的法律保证。 • 高某因制止王某对张某人身权的侵害,防止张某受 到更大的损害而被王某打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依法应当由王某赔偿。王某推托责任是违背法律规 定的。案中王某如果仍未成年,其赔偿责任由其监 护人负责赔偿。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二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
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 民事权利。
人身权
1、含义:人身权,亦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不直接 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 2、内容 人身权可表现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个方面: A、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本身所应有的权利, 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 权﹑肖像权。 (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B、身份权是法律保护权利主体因地位、关系或行 为所发生的权利,如家庭关系中的亲权(父母对未成 年子女所行使的权——如保护教养)、配偶权(指在 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期间,夫妻双方基于夫妻身份所 享有的民事权利——如陪伴、钟爱、帮助)、亲属权。
• 审理]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 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本案中,在王小山为其子办理 婚事时,王大山无偿提供帮工,在燃放爆竹时,因缺乏应 有的安全意识,未能尽到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致使飞溅 出的爆竹将原告的右眼炸伤。
• [判决]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致人 损害的,被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本案对原告所 造成的伤害,应由被告王小山承担赔偿责任
评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 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 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盗用、假冒。” 在本 例中,被告郑某在做人工流产时,故意盗用陈 某的姓名,且造成了陈某被打,受指责和精神 上的痛苦。本例被告人的行为是完全符合侵害 姓名权的要件。 • 同时还在厂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侵害了陈某 的名誉权。因而被告郑某不仅要公开向陈某赠 礼道歉,恢复陈某的名誉,而且要赔偿陈某一 定的精神损失费 。
问题:用明星的照片ຫໍສະໝຸດ 论坛、QQ头像或类 似的一些软件的头像,是不是侵犯了他们 的肖像权呢?
解释: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权利也是受到 限制的,只要你不用于商业目的,不刻意 丑化他们,那就不能算侵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案例分析: 顾墨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吗?案件中这些 人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
1、名誉权
对于人格的这种社会评价,在法律上被称为名誉。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 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 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 案例一:高某见同学王某殴打一女同学张某。 当高某看到王某举起棍子欲打张某时,就用手 臂去挡,棍子砸在了高某的手腕上,使高某右 手挠骨骨折,经治疗花费医疗费和营养费359 元。当高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时,王某说:“ 我打张某与你无关,你自己伸手挡棍,我没有 责任。” 请问:王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高某 损失的民事责任?
• 例:“早恋”少女告倒班主任 • 16岁的少女王A终于向学校讨回了自己的尊严——北京市首例女 中学生状告班主任和学校侵犯名誉权案2001年9月尘埃落定,北京市 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向王A作口头赔礼道歉并给 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 • 去年暑假,邱女士发现女儿近来电话频繁,还有个男孩常在她家 楼下徘徊,便找到班主任苏某反映。没想到这却将女儿带入了痛苦的 深渊。 • 苏某发现王A和班里一个男生关系比较密切后,便在课堂上、教 研室里多次翻看其书包、日记以及给其他同学的信件,还下令不许同 学和她说话。性格活泼的王A顿时成了“孤家寡人”,同学们远离她 ,不敢和她说话。王A在日记里写下:“苏老师经常侮辱我,逼我转 学。我一想起这些就害怕,夜里常做噩梦……”由于无法承受完全被 孤立的痛苦,王A于去年6月4日离家出走。4天后,当邱女士接到女 儿的电话,在南京找到她时,王A哭着请求妈妈搬出北京。这场“风 波”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身为公司副总经理的邱女士被 迫递交了辞职报告,家里的老人也住进了医院。去年8月1日,王A将 班主任和学校告上了法庭,诉讼的请求很简单,只要求老师的一声道 歉。 • 法院认为,班主任苏某在对王A进行教育管理中,确有翻看其书 包、日记等歧视性行为,侵害了她的人格尊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应向王A作口头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
被告郑某未婚先孕,到市妇产科医院做人工流产 。她怕此事张扬出去,便在病历本和手术单上填写原 告陈某的名字。陈的男朋友于某是市医学院学生,到 市妇产科医院实习时,意外发现了这一情况,他非常 生气,当天下午找到女友陈某,狠狠的打了她两耳光 ,并骂她不要脸。陈某感到莫名其妙,待问清情况后 ,陈某发誓决无此事,并表示要和于某断绝恋爱关系 ,后经调查和笔迹鉴定才使真相大白。不久陈某向法 院起诉,认为被告郑某做人工流产时写自己的姓名, 严重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名誉权利,在厂里造成了很坏 的影响,并且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要求 法院制裁这种侵权行为。被告郑某则称自己的行为虽 属于错误,但不构成违法,愿意向陈某赔礼道歉,但 拒绝承担其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