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教学目的:
1.能够将医疗卫生知识等任务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特定的人群。

2.能够在科普的内容、形式和特定人群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3.学生能够根据内容和形式的需要,以合适的表达方式来统揽科普的内容。

教学重点:表达方式的正确使用是重点。

教学难点:找到内容、表达方式与特定人群之间的平衡是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医学科普
(一)任务导入
患者女,30岁左右,患者恶寒、怕冷,咳嗽、喉咙肿痛,经过医生诊断为风寒感冒。

如何给这位患者推荐一款合适的感冒药?如果用文字来表述介绍的过程,请写出药品介绍的内容。

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涉及哪些要素?
任务一:介绍一种感冒药,用文字版。

任务二:介绍一种感冒药,做成宣传展板。

任务三:介绍一种感冒药,做成小视频。

(二)思路过程
1.首先要弄清楚病人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果。

(1)病人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当前的主要症状和生理特征是怎样的?
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主观感受,包括病人主诉的各种感受。

如:咳嗽、畏寒、发热、呕吐、疼痛等。

一个是客观依据,包括病人的生理指标。

如:体温,脉搏,血压,血象,白细胞计数等。

(2)诊断结果与症状之间是否吻合?症状与诊断结果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对应性?
2.感冒药主要有哪些?如何分类?
感冒药主要分为三类:中药、中成药、西药。

中药
——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苦甘冲剂、银翘解毒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冲剂)、金牡感冒片、双黄连颗粒。

——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丸、风寒感冒颗粒、四季感冒胶囊。

——治疗胃肠感冒的药物:藿香正气水(片)、龙虎仁丹。

胃肠感冒的症状是头晕恶心、拉肚子等,比如中暑。

如果患有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咽喉肿痛,体温不超过37.5℃,以下药物都可以用。

中成药
——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维C银翘片。

——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感冒清、感冒软胶囊。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羚羊感冒片。

——抗病毒药物:大青叶。

——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感特灵胶囊、感冒灵胶囊。

西药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快克、泰克、感康、新秀、福克等感冒药中的商品名都是由这个成分组成的。

主要针对病毒。

——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

即白加黑。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这种成分比较独特,新康泰克
——氨咖黄敏胶囊。

即速效感冒胶囊的主要成分。

如果发烧超过37.5℃,则要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即扑热息痛。

3.感冒药是否能够与病人的客观实际对症?为什么该用这类药而不是另外一类?特定的人群与一般人群在推荐理由上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否有医生的诊断证明还是病人的主诉,给患者推荐感冒药的时候,依然有一个程序是必须的,这就是重新判断的过程。

重新判断的重要依据就是找到症状与病因之间的对应关系。

症状与病因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一类是间接的相关关系。

特定人群主要是针对那些经常用药,具有耐药性的患者,一般人群主要是不经常用药的
人。

经常用药的人具有耐药性,那么常常要更换一种药物。

4.介绍是以口语为主要形式还是以文字或者以视频为载体?
口语的适应性:主要在实际的临床上,需要互动中确立用药的依据。

文字的适应性:主要以药物与症状之间的普遍性关系来确立用药的依据。

视频的适应性:主要在感官上形成对药物特征的强烈印象。

多半具有推销的意味。

5.病人考虑使用药物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哪个因素是优先考虑的?
副作用:主要考虑造成不适或者负面作用。

有效性:能够对症和有效或者显效。

经济性:主要是价格因素。

用药习惯:患者对某一种商品名称的信赖。

(三)知识览要
1.有关科普的基本知识。

——医学科普的使命:传播医学知识;宣扬医学精神;解释疑难问题;造福普通大众。

——医学科普的针对性:看对象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看疾病或宣传内容的多少;看表达方式或者形式是否能够为受众所接受。

——科普的切入点和选题的范围:科普的切入点。

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普遍关注,焦点问题。

科普的选题范围。

——医学科普的内容: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容易引起忽视的疾病。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

目的是向广大社会成员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技能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因此,除了要求做到概念准确、事实确切、观点正确、表达客观之外,科普文章的科学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科普文章的多数读者对于文章所介绍的科技知识往往是第一次接触,常常是以完全信任的态度加以接受的。

因此,我们写文章时必须以极其负责的态度来介绍、普及那些成熟的、正确的科技知识。

②科普文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尤其是在说明、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时,文章所介绍的方法、技能、窍门、经验等应当具有可操作性,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

③在说明、普及科技知识、技能时,应当与相关学科联系起来,全面考虑其社会效果与影响。

例如,在介绍、推广农副业生产经验的时候,应当联系生态环境问题来全面考虑。

又比如,在介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时,除了运用体育学的原理外,还应当运用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观点来剖析。

(2)思想性
科普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

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

因此,科普作品要通过普及介绍科学知识,让人们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体现。

当然,科普创作的思想性,是内在的、从作品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不是贴上一些政治标签或外加一些政治术语。

(3)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科技知识,使之生动、易懂。

“整个科普创作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专门知识通俗化的过程。

”(章道义等编《科普创作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这句话点明了科普创作的实质。

不通俗地把科学知识表达出来,读者理解不了,就起不到科普创作的作用,科普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科普创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

如用文艺形式创作,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写清楚,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就能达到通俗化。

切忌简单化、庸俗化,或简单得残缺不全,只在抽象的概念中兜圈子;或堆砌资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变成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这些都应在科普创作中杜绝。

(4)艺术性
艺术性是由通俗性派生的一个特点,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常常要求运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时还采用形象思维,使之以情动人。

(5)知识性
撰写科普文章除了讲究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表达方式上的通俗性之外,还要给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科技知识。

所以,知识性是撰写科普文章目的的体现,知识性是科普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有知识性才会有可读性,才能吸引读者。

——医学科普的形式: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电视、动漫、文字、曲艺等。

2.写作知识。

(1)表达方式的运用:问答式;动漫式。

(动漫的实质是叙事)
(2)内容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匹配。

(3)逻辑思路按照认识的规律来确定结构。

(四)写作实训
例如:给患者用文字的形式推荐感冒药——“白加黑”。

——对话体。

医护人员:您哪里不适?——[询问症状]
患者: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医护人员:根据您的症状,感冒的可能性很大。

医生怎么说?——[明确诊断]
患者:医生说感冒了。

医护人员:您的体温有测量吗?——[核对针状,明确用药依据]
患者:没有检测。

体感发热。

医护人员:平时都用过什么药?——[用药习惯]
患者:一直用某药。

医护人员:建议您换一种药。

因为长期用一种药会导致耐药性。

——[针对特定人群]
患者:哪种药有效?
医护人员:对症就是可以了。

——[药品与症状之间的适应性]
患者:按照我的症状可以用什么药?
医护人员:给您推荐“白加黑”。

患者:白加黑主要成分是什么?
医护人员:本品日用片与夜用片大同小异,只是晚上的有盐酸苯海拉明25mg。

主要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患者:副作用是什么?
医护人员:夜用片用药期间可能引起头晕、嗜睡,故服药期间不宜驾车或高空作业、操纵机器。

饮酒、服镇痛剂、镇静剂会加重嗜睡。

二、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市场调查报告的写法和要求(一)任务导入
(二)范例借鉴
(三)知识览要
(四)写作实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