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设计
• 这些构筑物主要包括:隔板、折板组合式絮凝地、新型平 流式沉淀池和V型滤池。
• 此外,为了保护湘江水源,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 均进入回收水池浓缩,上清液回收,下部沉泥用来回填水 厂及其周围洼地。
二、水厂主要构筑物设计
1. 混合 2. 絮凝与沉淀池
排水管 排至污水回收泵房
上
下
下
下
上
下
上
上
下 上
用户
图 受污染水源处理工艺(Ⅱ)
媒体称我国自来水合格率仅50% 无城市实现直饮 /a/20120508/000133.htm?pgv_ref=aio
生活污水回用工艺
优质杂排水水和杂排水为回用水水源的水处理工艺流程
(1)物理化学处理
混凝剂
消毒剂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絮凝沉淀或气浮
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
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项目概述 方案比较情况 筑、建筑物形式
尺寸和结构形式 工程概算
存在的问题 人员编制 工程进度要求 起重设备
管道及设备 主要材料
二、 厂址选择
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 条件较好的地方。
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 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 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 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 输电路线的造价。
9600
虹 吸 式 排 泥 机
配水花墙
2000 10000
27000
27000
絮凝沉淀池平面图
27000
10000 1500
3. 滤池及反冲洗系统
5.40
3.35 3.20 3.40
2.10
3.10
0.80
3.40 1.70
0.72
3.80
2.35 1.90
0.85
2-2
-0.63~-0.80
150 150
下图为中构筑物高程布置图。各构筑物之间水面高差由 计算确定。
17.70
17.00
设计地面标高 10.00
10.60
8.60 8.20
10.30 6.50
5.10
二级泵房 吸水井 清水池
12.80
8.15
7.85
13.70 10.00
快滤池
絮凝沉淀池
图 水厂高程布置
10.40
9.20 5.78
一级泵房 吸水井
3. 成果装订顺序:(1) 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3) 目录 (4) 正文 (5) 参考文献 (6) 致谢(7)附录(公式的推 演、图表、程序等) (8) 附件(将图纸折叠整齐)
所有成果装袋
混凝剂
原水
混合
澄清池
O3 砂滤池
臭氧接触池
用户
二级泵房
砂滤池
活性碳滤池
CL2
图 受污染水源处理工艺(Ⅰ)
受污染水源还有其他处理工艺。例如有的在常规处理工艺 前增加生物预处理;有的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投加粉末活性 炭等。下图为增加生物预处理工艺图。
混凝剂 原水 生物处理 混合
絮疑沉淀
消毒剂
过滤
清水池
二级泵房
42.00
36.00
27.93(P=97%)
64.50
64.00
63.30 63.00
63.69
63.70
60.32
64.00
59.50
59.90
57.40
21.50
24.00 孔室 折板絮凝池 平流沉淀池
V型滤 池
清水池 吸水井 送 水泵房
取水头部 取水泵房
高程布置图
1. 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字体工整、内容完整 1)目录 2)前言:设计任务、设计的原始资料 3)净水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形式的选择 4)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并附有计算草图 5)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5. 送水泵房
土建设计规模为30万m3/d,近期设备安装按10万m3/d 考虑。时变化系数取1.36,出厂压力取20.0~28.0m,一 期安装卧式离心泵机组3套,1大2小,其中1台为调速水 泵。
6. 加矾、加氯系统
三、水厂总体布置
1.水厂总占地的确定 2.水处理构筑物及辅助构筑物的布置与定位 3.道路、大门、围墙等的确定 4.绿化、预留面积的确定 5.厂区给排水管线的确定(生活污水、雨水、生产
消毒剂
原水
混合
直接过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图 地表水一次净化工艺流程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
当原水浊度高,含沙量大时,为了达到预期的混凝沉淀 (或澄清)效果,减少混凝剂用量,应增设预沉池
混凝剂
原水 预沉池或沉沙池
混合
絮疑沉淀池
消毒剂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澄清池
图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流程
微污染水处理工艺
若水源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按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 在砂滤池后再加设臭氧/活性炭处理
等;
西 安 市 南 郊 水 厂
做水厂平面布置时,应考虑的要求
布置紧凑,便于操作管理 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 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应简单短捷,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 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以确保生产安全 考虑近期的完整性和远期建成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水厂平面布置一般均需提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以便确定 在技术经济上较为合理的方案。下图为水厂平面布置一例 (此图太简单,仅为示意)
2. 水厂平面布置图及高程系统图: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工 程字体,符合绘图规范。
1)水厂平面布置图,以细线画出个净水构筑物、生产辅 助构筑物的位置及道路围墙等,并要有各种构筑物和建筑物
的平面定位坐标;以粗线画出厂内的生产管线,并注明管径 和长度;列出构筑物一览表,并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高程系统图为2号图,图上标明地面、水面、池顶、池 底以及连接管线中心的标高等。
水厂单项构筑物自动控制 全厂自动控制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一、水厂工艺流程与水处理构筑物选择
• 根据源水水质和生产运转经验,决定近期和二期仍采用常 规处理工艺,远期考虑增加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
• 为了节约投药量,提高水厂自动化水平,决定采用已较成 熟的自动加矾、加氯技术。
• 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注意选择适合水源水质、水厂规模 和地形特点,并有利于提高出厂水水质的处理构筑物。
当取水地距离用水区较近 时,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 物附近;当取水地点距离 用水区较远时,将水厂设 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或将 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近的 地方。
水厂占地 • 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
三、水厂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选择
水厂工艺 流程选择
根据原水水质及设计生产能力等因素,通过调 查研究,必要的实验并参考相似条件下处理构 筑物的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废水;厂内生产、生活给水;加药、加氯、超越 管线) 6.图纸上的其他内容:指北针(或风玫瑰)、构筑 物一览表、图例、说明(若无风玫瑰说明主导风 向)、图签
67.95
预加氯 加矾
68.30 67.80
67.50 66.79
加氯 69.09 67.48
63.70
45.50
64.00
44.05(P=1%)
300
1000 1400
10010
0.28
-0.30
0.00
-2.00
300
300
10010
3.54 2.10
0.80 0.05
300
150 150
1400
图4V-21型V型滤滤池池剖面剖图面图
4. 清水池
清水池有效容积按设计规模的10%计算,近期设10000 m3清水池1座,采用钢筋砼结构,有效水深取4.2m。
原水
混合
絮疑沉淀池
消毒剂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澄清池
图 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低浊度水处理工艺
当原水浊度较低(一般在50度以下)、不受工业废水污染 且水质变化不大者,可省略混凝沉淀(或沉淀)构筑物, 原水采用双层滤料或多层滤料滤池直接过滤,也可在过滤 前设一微絮凝池,称为微絮凝过滤。
混合剂
高分子助滤剂
56.3m
取
综
车
北
水
合
库
干
楼
渠
163.7m 69.7m
92.3m
药剂库
公 路
小桥
排 水 泵
警
卫
室 喷水池
机仓 修库
二
清水池
级
泵
吸水井
房
配
电 清水池
室
159.5m 加氯加药间
翻砂场
快
滤
平流沉淀池
池
隔板絮凝池
快
二
滤
平流沉淀池
级 泵
池
房
吸水井
图 水厂平面布置
水厂高程布置
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两 构筑物之间水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 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水头损失应通过 计算确定,并留有余地。
最高水位9.12 最低水位7.56
取水干渠
五、 水厂生产过程检测和自动控制
出水流量 指示
出水压力 指示
清水池水 位指示
检测 仪表
滤池水头损失指示 冲洗水塔水位指示 原水水温及水位记录 水质检测仪表
设置管网水压遥测装置
原水、沉淀水和滤后水浊 度指示,滤后水余氯计
城市自来水SCADA系统
水厂 自动化
过滤
污泥
消毒
中
(2)生物处理与物理化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