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 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看什么书

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 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看什么书

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看什
么书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时常常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心中没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并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为教育教学开发更多更广的资源。

为此,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

一、在观察中发现素材
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

”观察是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起点,也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意识。

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写
周记和随笔,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自己的所得、所知、所感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厚积薄发。

二、在实践中创造素材
学生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生活中体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当前,综合实践课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这一课程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真情实感,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活动体验,有关资料,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在教学中寻找素材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思想之精深,材料之广博,是学生难得的写作素材。

如知己知彼、审时度势的《曹刿论战》,破除迷信、兴利除弊的《西门豹治邺》,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掌握规律、迎刃解难的《庖丁解牛》,等等。

只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故事加以浓缩、提炼,就可以成为学生很好的写作素材。

当然,要使课文中的人与事为我们的作文所用,关键在于一个“熟”字,熟了,写作时自然流入笔端。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课文,特别是大纲中要求
背诵的篇章、优美句段和生动事例,把这些作为对写作有用的素材存储起来,写作的时候便可下笔千言了。

四、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素材
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
中学生写作时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高中新课程规定,高中学生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50万字。

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必要的指导。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延伸课堂教学。

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
阅读热情,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

(2)组织
学生开展网络阅读。

现代网络资源丰富,隐含大量写作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阅读。

(3)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
交流。

这种交流包括阅读心得和阅读笔记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兴趣。

五、在视听中索取素材
视听节目如电视节目、流行音乐等比书刊杂志更形象,更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学生往往将视听节目当作消遣,忽视了隐含其中的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视听节目,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动物世界、社会法制等节目,组织学生开展流行音乐欣赏讲座等,有
意识地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娱乐性收视倾向,从而使学生学会动态观察,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并使其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

六、在情感中挖掘素材
人类的情感自古以来就是说不尽,写不完的题材。

杜甫正是因为沉浸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巨大惊喜中,才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佳句。

鲁迅正是因为“深味”着“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才得以把“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刘和珍君的灵前。

可见,一部成功的作品离不开作者对自身情感素材的发掘。

我想,学生作文之所以干瘪,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

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喜怒哀乐,都是难得的写作素材。

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成长,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七、在练笔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

写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产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容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而且必须做到的。

”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开展练笔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学生将日常发现的作文素材以文字的形式得以永久保存。

如上文提到的周记和随笔,写日记或观察日记,做读书笔记,搜集名言名句等,都是学生练笔的好方法。

据推算,中学生写作水平要能基本达到大纲要求,各类练笔不得少于50万字。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题材积累中勤于练笔,通过练笔,将学生日常的无形积累化作有形思考,在思考中进一步丰富素材。

材料丰富了,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就有话可说,而且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有亲身体验和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血有肉了。

__
[1]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2]蒋成?.特级教师教学论文荟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xx.
[3]姜鸣宇等.中外名言集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
[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5]潇龙.我们怎样做父亲――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M].北京:京华出版社,xx.
[6]盛斌,季银泉.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改实验[J].教学与管
理,1999(4).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浙江省温岭市第八中学
(田欣欣)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