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电信运营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电信运营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电信运营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1收入端:电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传统业务降幅收窄,电信运营商进入流量红利换挡期41.1中国信息通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为通信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4)1.2传统业务下滑持续收窄,OTT业务影响减弱 (5)1.3视频持续拉动流量业务增长,流量需求仍富有弹性,中国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ARPU反转上升. 5 1.4对标发达国家电信运营商,我国运营商数据流量红利期持续期刚开始起步 (7)2成本端:5G资本开支将会是渐进式,电信运营商投资收入比进入下滑通道,利润改善开始显现 (8)2.1政府、设备厂商、运营商三方博弈,5G投资渐进式落地将会是大概率 (8)2.1.1政府、设备商积极推动,5G标准及牌照进度将会按照预期时间落地 (9)2.1.2商业模式不成熟和市场培育缓慢,运营商5G投资周期更长更平缓 (10)2.22020年前资本开支收入比持续下滑,运营商利润进入改善周期 (11)3连接数量是运营商的生命线,管道是运营商核心竞争力,运营商布局物联网及网络能力开放平台,依托优势深挖万物互联生态护城河 (12)3.1长期来看运营商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连接数量的增长 (12)3.2万物互联趋势下,连接数快速增长,管道具备稀缺性 (13)3.3互联网厂商重视管道价值,重金布局管道建设,不具备重资产运营基因失利连连 (14)3.3.1Google Fiber投资过大,被迫中止扩张 (15)3.3.2Facebook寻求与传统运营合作,布局管道连接 (16)3.4运营商网络能力开放正在进行时,电信运营商网络开始悄然发生变革 (17)3.4.1网络能力开放是运营商下一个增长点的前提,技术及商业模式已具备雏形 (17)3.4.2NFV/SDN是运营商网络能力开放的关键技术,各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布局,立足万物互联需求,构筑网络及管道优势 (18)4依托管道优势、背靠连接规模,运营商估值体系万物互联趋势下有望实现生态翻转 (19)4.1万物互联时代的管道能力开放,运营商有望重回产业主导 (19)4.2物联网带来连接规模增量,运营商重新掌握用户稀缺入口 (20)5推荐标的及逻辑 (21)5.1推荐逻辑 (21)5.2推荐标的 (21)图表目录图表1:电信行业收入、人均电信消费支出情况 (4)图表2:电信行业收入与GDP增长情况 (4)图表3:中国人均交通及通讯费用支出情况 (4)图表4:美国人均通信支出占比 (4)图表5:韩国家庭通信支出占比 (5)图表6:日本人均通信支出占比 (5)图表7:移动电话通话时长降幅收窄 (5)图表8:移动短信业务量降幅收窄 (5)图表9:移动数据增速远高于固定数据 (6)图表10:移动数据收入占比超过30% (6)图表11:美国流量收入占比 (6)图表12:日本流量收入占比 (6)图表13: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率 (6)图表14: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资费下降趋势 (6)图表15:中国移动用户ARPU持续回升 (7)图表16:到2020年我国视频流量增长高于全球增长 (7)图表17:V ERIZON收入趋势 (8)图表18:V ERIZON收入趋势 (8)图表19: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增长 (8)图表20:各国政府5G发展规划 (9)图表21:5G时代设备商期待运营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 (9)图表22:5G发展时间表 (10)图表23:AR/VR仍需3-5年进入成熟期 (10)图表24:全球运营商资本开支及收入情况 (11)图表25:中国运营商资本开支及收入情况 (11)图表26:KT资本开支趋势 (11)图表27:V ERIZON资本开支趋势 (11)图表28:韩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净利润情况 (12)图表29:美国电信运营商净利润情况 (12)图表30:电信运营商发展4个阶段 (12)图表31:日本运营商连接数及收入 (13)图表32:美国运营商连接数及收入 (13)图表33:物联网连接数增长预测 (13)图表34:蜂窝移动M2M连接数 (13)图表35:5G万物互联主要场景 (14)图表36:万物互联无物不连 (14)图表37:不同场景对网络性能不同要求 (14)图表38:G OOGLE F IBER规划 (15)图表39:谷歌其他网络项目 (16)图表40:全球65%运营商预计将开放API能力 (17)图表41:能力开放平台基础架构 (18)图表42:AT&T网络架构演进趋势 (19)图表43:中国电信CTN ET2025目标网络演进路径 (19)图表44:中国联通CUBE-N ET架构 (19)图表45:通信互联网行业能力开放不同阶段 (20)图表46:美国科技股市值变化趋势 (21)图表47: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估值情况 (22)1收入端:电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传统业务降幅收窄,电信运营商进入流量红利换挡期1.1中国信息通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为通信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行业收入、人均电信消费支出分别为11893亿元、860.1元/人*年,持续突破历史最高水平,电信业务收入增长实现V型反转。

图表1:电信行业收入、人均电信消费支出情况图表2:电信行业收入与GDP增长情况我国居民支出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2334美金,交通及通信支出占比13.66%,交通及通信支出占比持续稳定提升;对标美日韩等国家,我国居民在信息通信方面的支出稳定增长的同时,占比不断提升,充分证明我国通信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图表3:中国人均交通及通讯费用支出情况图表4:美国人均通信支出占比图表5:韩国家庭通信支出占比图表6:日本人均通信支出占比1.2传统业务下滑持续收窄,OTT业务影响减弱传统通信业务量指标降幅收窄,负向拉动作用减少:截止到2017年6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8499.9亿分钟,同比下降4.7%,较1-5月收窄0.1个百分点,语音业务下滑失速风险减弱。

2017年1-6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3233.7亿条,同比下降1.8%。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184.3亿元,同比下降5%,业务量级业务收入降幅持续收窄。

以短信为例,新的业务需求点快速增长,持续降低收入下滑影响:从短信类业务的下降具体构成来看,主要是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的量大幅下降造成的。

而随着电信运营商短信通道资源的稀缺性增强,加上随着电话实名制和网络安全问题的突出,各类验证类、提醒类等短信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有效弥补用户主动发起的量下降的影响。

图表7:移动电话通话时长降幅收窄图表8:移动短信业务量降幅收窄通过长期跟踪通话时长和短信发送量数据来,我们判断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受OTT冲击的不利影响在减弱,而且有望触底。

1.3视频持续拉动流量业务增长,流量需求仍富有弹性,中国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ARPU反转上升数据流量拉动移动收入快速增长:2016年我国电信业移动收入占比超过60%,移动数据对电信增长的贡献率为187.7%,拉动收入增长9.8个百分点,成为电信业务收入核心因素。

数据收入占比达到30%拐点,开启数据流量红利模式:从美国和日本电信行业收入增长来看,数据流量业务超高速复合增长以及在总收入中占比 30%成为行业转折的关键性拐点。

2016年随着4G 用户的快速渗透,中国运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加速增长,移动数据流量收入占比超过30%,到达行业转折的关键性拐点。

图表9: 移动数据增速远高于固定数据 图表10: 移动数据收入占比超过30%图表11: 美国流量收入占比 图表12: 日本流量收入占比数据流量增速未见增长天花板,价格仍具有弹性:移动互联网流量连续三年同比增速超过100%,2016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1G 。

在提升降费的政策指引下,移动流量单位资费水平稳步下降,16年下降68.9%,价格下降幅度低于流量增长幅度,移动数据流量仍富有需求弹性。

图表13: 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率 图表14: 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资费下降趋势移动用户ARPU 稳步反弹:在移动数量流量快速增长拉动下以及传统业务下滑幅度收窄带动下,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ARPU 从2016年起开始回稳提升。

图表15:中国移动用户ARPU持续回升5G来临前,视频流量认识电信运营商流量增长的重要来源,中国数据流量增长将会赶超发达国家:从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视频流量在所有数据流量中占54%,到2020年将占到四分之三,平均年增长率将达63%。

亚太地区的视频流量增长要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0年视频相关数据增速将为65%。

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情况相似,视频已占到所有移动数据流量的一半以上。

不过,今后几年的增速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在视频驱动下,中国的移动数据规模预计到2020年底将赶上美国与韩国。

图表16:到2020年我国视频流量增长高于全球增长1.4对标发达国家电信运营商,我国运营商数据流量红利期持续期刚开始起步海外运营商数据流量发展情况看,数据流量红利从3G时代末期已经开始,美国和日本分别在2009年和2007年流量收入占整体收入的30%以上,进入流量红利拐点期,其数据流量的爆发远远早于中国市场。

图表17:Verizon收入趋势图表18:Verizon收入趋势按照电信业务总量转化为2000年的不变单价,在2000年到2013年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收入趋势相对一致,2000年到2007年不管是电信业务总量还是电信业务收入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一个大发展时期,电信业务总量的平均增长为29%,电信业务收入的平均增长为14%,从2008年到2013年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进入一个低速发展期,平均增速分别为14%和8%。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OTT业务替代效应加速显现,2014年开始电信业务总量增长和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进入一个大背离期,2014年到2016年电信业务总量重新进入到35%以上的增速当中,而电信业务收入进一步下降在2015年甚至负增长直到2016年重新进入到一个上升轨道。

图表19: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增长原因在于,中国在2G、3G、4G的发展阶段中,由于用户增长、业务结构、资费竞争和政府调控等要素下,3G阶段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到了2014年4G发力后,在包括视频等流量的冲击下,电信业务总量有了一个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提速降费的因素等作用,2014年电信业务收入反而是底部。

根据发达国家电信市场发展经验及数据,我们判断中国数据流量红利滞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电信运营商数据流量红利仍会3-4年左右。

2成本端:5G资本开支将会是渐进式,电信运营商投资收入比进入下滑通道,利润改善开始显现2.1政府、设备厂商、运营商三方博弈,5G投资渐进式落地将会是大概率2.1.1政府、设备商积极推动,5G标准及牌照进度将会按照预期时间落地政府对于5G产业的支持动力来自于:希望在新一代信息产业在技术革新中的取得核心竞争地位,带动信息产业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摆脱信息产业长期跟随和依赖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