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4.4《反证法》学案浙教版
4、4 反证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反证法的含义与原理,掌握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2、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代数命题和几何命题;
3、树立“正难则反”和“转换思维”的意识。
【学习过程】
1、阅读书中故事路边苦李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呢?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其思维过程的表述如下图:这种推理方法就是反证法。
在证明一个命题时,有时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请你模仿推理: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在古希腊时,有三个哲学家,由于争论和天气的炎热感到疲倦,于是就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休息睡着了。
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当他们醒过来后,彼此相看时都笑了。
一会儿其中有一个人却突然不笑了,他是觉察到什么了?
3、整体感知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我们假定“结论不成立”,结论一不成立就会出毛病,这个毛病是通过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公理或定理矛盾的方法暴露出来的。
这个毛病是怎么造成的呢?推理没有错误,已知条件,公理或定理没有错误,这样一来,唯一有错误的地方就是一开始的假定。
既然“结论不成立”有错误,就肯定结论必然成立了。
概括地说就是要利用“结论的反面不成立”的证明来证明结论成立。
4、请你写出下列结论的反面
1、a⊥b;
2、d是正数;
3、a≥0;
4、a∥b。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完成课内练习1、6、例、求证: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和另一条也相交。
已知:求证:证明:7、根据上述解答,归纳反证法证题的步骤。
①假定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②从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经过推理论证,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定义、定理、公理相矛盾;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④肯定命题的结论成立。
方法总结: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有哪些方法? 8、当堂练习:书作业题
9、甲、乙、丙、丁、戊五人在运动会上分获一百米、二百米、跳高、跳远和铅球冠军,有四个人猜测比赛结果:A说:乙获铅球冠军,丁获跳高冠军; B说:甲获百米冠军,戊获跳远冠军;C说:丙获跳远冠军,丁获二百米冠军; D说:乙获跳高冠
军,戊获铅球冠军。
其中每个人都只说对一句,说错一句、你知道五人各获哪项冠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