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一、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倔强(qiáng)韶华(sháo)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坻(dǐ)B . 甬道(yǒng)禀赋(bǐn)揠(yà)苗助长浮想联篇(piān)C . 秀颀(qí)攀缘(yuán)潜(qián)滋暗长旁逸(yì)斜出D . 澎湃(bài ) 涸(gù)辙恹(yān)恹欲睡战战兢兢(jīng)2. (2分)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你是学水利的,又不懂园艺,不要总是对园艺师指手画脚。

B . 张明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妥当,无可厚非。

C . 郑恺边开车边学李晨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被戏封为“模仿帝”。

D .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责无旁贷。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

B .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C . 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

D . 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原因,所以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4. (2分)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__________;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__________。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A . 一朵小花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双清净的旧鞋B . 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朵小花一又洁净的旧鞋C . 一片砖瓦一朵小花一个口信一双洁净的旧鞋D . 一个口信一片砖瓦一双洁净的旧鞋一朵小花5. (2分)《繁星》、《春水》诗集中没有表现的主题()A . 母爱B . 童真C . 爱情D . 自然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梅岭三章》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国恒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海燕》)(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表达了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书法艺术讲究字体的结构和用笔的方法,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各种字体。

书圣________的《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书法家________的“颜体”则浑厚雄健,独具一格。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44分)7. (14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 ,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

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

②却:退。

③隐蔽:指屏障。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________②神弗福也 ________③而齐不听________④苏秦谓齐王曰 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3)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8. (10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钱理群①读文学经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

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②要读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

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的。

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经典”。

③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

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

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喝“酸酒”、吃“烂肉”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

鲁迅因此大声呼吁,要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

提倡“读名作,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④阅读经典,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

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像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

⑤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因此,经典阅读的另一个方法,应是对语言的感悟。

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

它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

对语言的敏感和驾驭能力,也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⑥经典的阅读,说到底,是对“人”的发现与开掘。

因此,他人的示范性分析,无论怎样精彩,都只能启发,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

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像而内化为你的精神。

一切决定于你自己。

⑦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选自《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有删改)(1)阅读经典需要哪些方法?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2)文章画线句中的“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9. (2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他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

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这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

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

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

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

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

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

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

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

风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

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

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

不过我答应你,这围巾一直会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

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

他真的太小气了。

⑪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

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

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

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⑫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

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

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

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⑬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

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阅读第⑤段,联系上下文思考:玛娅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那条珍珠项链?(3)文中第⑦-⑨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老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你如何理解第(12)段“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0. (10分)东疆中学激浪文学社拟举办一次名著阅读联谊活动,邀请你去参加并完成以下实践活动。

(1)活动一:填写读书卡片并设计其中一个栏目的名称。

(根据下面读书卡各栏目的序号及表下的注释,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读书卡片注①:为了方便检索查阅你积累的读书卡片,请在①处设计一个栏目的名称。

(2)活动二:请你接受激浪文学社小记者的采访。

小记者问:你从课本的两个精彩片段中,读懂了格列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回答:五、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不少于6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题一:以“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