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盘的超声检查PPT讲稿

胎盘的超声检查PPT讲稿

➢分型
轮状胎盘可分为完全型(形成一完整的胎盘组织环)与 部分型(形成不完整的胎盘组织环)两类,部分型轮状胎盘 不引起任何胎儿异常,而完全型轮状胎盘与胎盘早剥、早产、 IUGR、胎儿畸形、围生儿病死率增高有关,但完全型轮状胎 盘少见。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 轮状胎盘的特征性声像改变:
胎盘边缘呈环带状或片状突向羊膜腔,内部回声与胎盘实质回声相似, 有出血或梗死者,内部可出现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轮状胎盘特别是胎盘 边缘呈环带状突向羊膜腔的在声像图上与羊膜带综合征有相似之处,容 易产生误诊,二者应注意鉴别。
✓ 3.胎盘静脉池(也称血池maternal pool)在胎盘绒毛中心部分无
绒毛处,胎盘实质中的较大的近园形暗区,可见细密光点快速从 侧壁流入暗区内。若范围大,将影响绒毛血液的交换。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副胎盘
➢定义
在离主胎盘的周边一段距离(大于2.0cm)的胎膜内,有 一个或数个胎盘小叶发育.副胎盘与主胎盘之间有胎儿来 源的血管相连,此特点可与双胎中双胎盘或前后壁胎盘相 互重叠等鉴别.
• Ⅱ级:晚孕期后期,胎盘成熟,胎盘母面基底层可见
线状高回声,常见于孕36周后。此期亦称为胎盘钙化 Ⅱ度。
• Ⅲ级:胎盘老化,功能开始减退,胎盘被分成多小叶
状结构,基底层线状高回声连成环状,胎盘实质内散 在强回声斑,常见于孕38周后。 此期亦称为胎盘钙化 Ⅲ度。
二、胎盘的大小
二、胎盘的大小
• 正常足月胎盘厚度约为3.6~3.8 cm,一般不超过4 cm。通
常我们可以用“孕周±1.0mm”进行简单测算:
✓ 厚度大于5.0cm,胎盘过大; ✓ 厚度小于2.5cm,胎盘过小。 • 异常情况下可见肿大胎盘,如血型不合、糖尿病等会使胎盘
厚度超过5 cm;相反,如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可伴小胎 盘,因此测量胎盘厚度对判定孕妇合并症,胎儿宫内生长情 况有重要意义。
• 轮状胎盘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 轮状胎盘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 轮状胎盘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帆状胎盘
➢定义
主要是脐带附于胎盘边缘胎膜上,类似船上面的帆面而 称帆状胎盘。帆状胎盘其厚度、大小均正常,此胎盘易漏 诊主要原因是未查清脐带附着的位置。
➢超声表现
(1)扫查整个胎盘的胎儿面,均未见脐带与胎盘的附着点。 (2)脐带入口周围无胎盘组织覆盖,脐血管进入胎膜后分
胎盘的超声检查课件
前言
胎盘、羊水和脐带的检查是超声产科检 查的重点之一,本文重点讲述胎盘超声检 查有关内容。
胎盘形成于孕6-7周,于孕12周开始有功 能。
内容概要
一、正常胎盘的超声图像 二、胎盘的大小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四、常见的胎盘病例改变 五、脐带超声及其相关的胎盘检查
一、正常胎盘的超声图像
副胎盘较易发生胎盘梗死和帆状脐带附着,胎盘下段 的帆状脐带附着和跨过宫颈内口到对侧的副胎盘均可能 出现血管前置,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可能压迫邻近的副胎 盘内脐带血管或引起血管破裂.副胎盘可能引起胎盘残留。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超声诊断✓ 1.主胎盘之外有来自个或几个与胎盘回声相同的实性团块
与主胎盘之间至少有2.0cm 的距离.
成数支。 (3)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二维超声能更好地显示脐带入口,直
• 0级:早、中孕期胎盘,呈均匀等回声,胎盘胎儿面绒毛板
平直,胎盘内无分叶状结构,此时胎盘刚发育,尚未成熟, 常见于孕29周前。
• I级:晚孕早期,胎盘回声仍较低,绒毛板起伏呈波浪状,
可辨别胎盘小叶,胎盘实质内出现点状强回声,为胎盘成 熟早期,常见于孕29周—足月。此期亦称为胎盘钙化I度。
一、正常胎盘的超声图像
➢ 超声诊断:
(1)轮状胎盘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为胎盘边缘呈环状或片状突向羊膜 腔,内部回声与胎盘实质回声相似,有出血或梗死者,内部可出现无回 声或低回声区。
(2)探头对胎盘做放射状扫查,即对胎盘边缘做360度搜查观察,有 利于评估轮状胎盘的程度。如后壁胎盘,由于胎体的影响,可能未能显 示而漏诊。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胎盘覆盖范围极广,占宫腔2/3以上2.胎 盘极薄约1-2cm3.注意有无前置胎盘声像。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轮状胎盘
➢定义
轮状胎盘的发生率不到1/6000,它是指胎盘的胎儿面中 心内凹,周围环绕增厚的灰白色环,环是由于双折的羊膜和 绒毛膜构成,其间有退化的蜕膜及纤维。在环内,胎儿面为 常见的外形,并附着于脐带上,可见有大血管中断于环的边 缘,卷起增厚的羊膜绒毛组织常合并胎盘出血和梗死。
二、胎盘的大小
• 胎盘内常见暗区回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1.绒毛轮状胎盘:指胎盘的膜板下或胎盘实质内的无回声区(即
胎盘囊肿)常见于栓塞及其后发生的纤维蛋白聚集所致。小范围 存在不影响胎盘功能。
✓ 2.胎盘后静脉(也称胎盘静脉窦)于胎盘基底板下的低回声管状
结构沿子宫壁排列,为静脉滞流所致,要与胎盘后血肿区别。
✓ 2.CDFI显示实性团块与主胎盘之间有血管相连接,且血
管频谱提示为胎儿血管
✓ 3.如果副胎盘是从主胎盘跨过宫颈内口到对侧应注意有
无血管前置。
三、常见的胎盘形状异常
膜状胎盘
➢定义
指功能性的绒毛膜覆盖全部的胎膜,胎盘发育如薄膜 状结构占据整个绒毛膜的周边,胎囊的周边几乎被绒毛 膜组织覆盖且异常薄,仅约1-2cm。膜状胎盘与前置胎盘 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增加与膜状胎盘与前置胎盘及胎盘早 剥发生率增加有关,在分娩后胎盘可能不容易分离似中 央前置胎盘样出血。
一、正常胎盘的超声图像
• 正常胎盘于孕8周以后可以辨认,孕10-12周其边缘
可清晰显示,胎盘的超声声像可分为三部分:
• 1、胎盘绒毛膜板 • 2、胎盘基度膜 • 3、胎盘实质
一、正常胎盘的超声图像
• 根据声像特征可以了解胎盘成熟情况。将胎盘的声像表现
分成0、I、Ⅱ、Ⅲ级。临床上亦可以简单根据胎盘实质内 有无强回声钙化声像,将胎盘进行钙化分度,钙化程度可 作为临床对胎盘成熟程度的参考。如果胎盘成熟度提早出 现应注意胎盘功能下降。未足月妊娠而出现胎盘Ⅲ度钙化 预示胎盘功能低下,易导敛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若合并羊 水过少可引起胎儿宫内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