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两年前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此后,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

企业要健康、顺利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

这是时代对企业和企业法人提出的新要求。

就供排水企业而言,就是要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坚持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为导向,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供排水服务质量,大力开展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既追求企业效益,更追求社会和环境效益;既追求利润,更追求和谐。

为此,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正确开发和运用企业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源,在充分尊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同时,兼顾对社会的回报;既要树立集体和个人典型,又要提倡共同进步,实现企业经营成果和利益的“共享”。

多年来,作为供排水集团子公司之一的中法合资绍和供水公司,注重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充分汲取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把
“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的管理方针,贯彻于日常工作中。

投入资金改善员工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优化工作环境;采用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绩效,关注员工及企业外部需求,不断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公司以适宜、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于2005年获得了国际认证,并连续多年荣获哈尔滨市“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二、创建和谐企业必须注重三个原则。

一是全员参与原则;二是良性互动原则;三是和谐创新原则。

创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构建企业内部和谐,其中主要是员工队伍的和谐。

供排水集团是群体协同作业较为突出的企业.因此,要树立大家普遍认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改善和化解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同心协力,协同作战,是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引导职工对和谐企业的认同,营造和谐管理的氛围,绍和公司通过在管理体系中建立员工协商与沟通控制程序,明确协商沟通的目的、范围、职责及具体的运行准则,为解决好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组织的关系,建立横向联系、垂直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从能人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跨越,以企务公开架起了领导与职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

三、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和谐促效益。

要创建和谐企业,劳资双方必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根本保证。

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劳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一般来说,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大都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同企业抗衡。

因此,建立和谐企业的劳动关系,规范企业自身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此,绍和公司注重规范劳动用工制度,自觉遵守《劳动法》的要求与劳动者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严格执行现代企业用工制度,企业实现了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制化,契约化。

在涉及企业与职工重大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上,公司一方面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以进行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建立企业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机制,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加强协调与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建立稳定协调的企业劳动关系,规范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共谋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加快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职工能够享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权利。

企业天经地义地追求是提高经济效益。

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企业才能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和谐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单纯追求效益,不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是企业的短期行为。

只有一手抓效益,一手抓和谐,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职工在构建
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持续发展。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先导,大力实施和谐管理。

“和谐”既是一种伦理,也是一项管理准则。

这就要求企业以“和谐管理”为指导思想,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各种冲突产生的根源,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建立在统一价值观念上的企业文化。

绍和公司在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同时,通过开展员工心理咨询和高效团队训练营活动,深刻挖掘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整合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它包括企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的经营工作与企业文化只有很好地融合,才能培育员工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塑造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际环境,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同时,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员工的思想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转变为实际生产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为和谐企业的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对企业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五、牢固树立诚信理念,建立健全企业诚信体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市场经济越发展,人们就越发感到诚信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为推动和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中国企业联合会于2002年7月制定并颁布了《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守则》,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企业诚
信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以此为监本,强化信用观念和道德修养,不断完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切实加强自律,改进经营管理,守法经营,诚信纳税,为构建诚信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基于诚信原则, 绍和公司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早在1997年就开始建立、实施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于1999成为我国首家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制水企业。

此后,每年聘请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坚持开展外部监督审查。

企业通过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指标,细化过程控制,严格内部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优质的出厂水,为供排水集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六、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多做实事。

日前,绍和公司在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指导下,由领导班子、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筹集个人捐款三千九百五十元,同时企业以团体名义捐赠八千五百五十元,共计一万两千五百元,分别资助三名家境贫寒、高考成绩优异,并已被在哈重点高校录取的大学生,用爱心为贫困生圆了一个大学梦。

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员工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为能让更多的贫困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栋梁之材,绍和公司还决定在全员范围内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并将活动主题确定为为:“捐助爱心,擦亮人生”。

与此同时,为在企业全员范围内,强调资源的合理运用,预防污染,倡导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要求,将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转化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绍和公司近日拟定了一项关于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计划,公司全体员工对实现这一计划充满信心。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社会责任,无论企业规模和效益有多大都不能算成功企业。

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才能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企业只有不断给予社会最优质的服务,社会才会给予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良性循环下,企业才是最终受益者。

和谐也是社会生产力。

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组织、员工之间不能和谐共存,各自为政,甚至出现内部协调比外部协调还要困难的情况,势必加大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深入实践和谐的发展观,努力创建符合和谐社会内涵的企业文化,既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