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锚索抗滑桩施工简述

锚索抗滑桩施工简述

元磨高速公路第十一(A)合同段锚索抗滑桩施工简述一处三公司罗志军1、工程概况1.1滑坡概况在建元磨高速公路11(A)合同段4#桥上行线(K299+173)、下行线(K299+185)是两座并行的工形组合梁桥,桥墩为矩形独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

该桥跨越地段处于强烈切割高中山地貌区。

该地段主要出露有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人工堆积碎石土、碎裂-散体结构和层状碎裂结构中等风化砂岩、泥岩岩体。

由于坡面侵蚀作用,形成了环谷状斜坡形态,并受各支沟切割而形成多个三角形斜坡单元块体。

经工程地质勘察确认,该桥跨越地段发育有对工程影响较大的冲沟、滑坡及潜在变形块体,其范围较大,危害严重。

1.2 工程概况元磨高速公路11(A)合同段4#桥上行线为11孔28.5m工形组合梁,下行线为12孔30m工形组合梁,是工程量比较集中的两座并行的大桥,由于滑坡及潜在变形块体的存在,直接影响4#桥的施工进度、危及施工安全。

所以,处治该不良地质段对于4#桥的施工和全合同段的顺利建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针对滑坡体及潜在变形体进行处治而拟施作的主要工程为:冲沟铺砌至滑坡体外20m;拱形拦砂坝并填土以及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抗滑桩截面尺寸分为 2.0×3.0m、1.5×2.0m、2.0×2.5m三种,其间距分别为5m、8m、6m。

2 施工方法简述锚索抗滑桩为4#桥滑坡处治方案中的关键工程,工程量大,施工时间短。

在此只对该工程的施工方法和程序加以叙述(参见预应力锚索施工示意图)。

2.1锚索施工2.1.1锚索制作组成锚索的主要部件有钢绞线、注浆管、导向帽、对中支架、架线环、尾部钢套管等(详见预应力锚索结构示意图)。

A 以φ25钢管焊接成中心注浆管,其长度大于孔深0.4米,以φ38、长10cm 钢管环向均匀焊接6根φ8钢筋弧,加工而成对中支架和架线环,以固定钢绞线,使之不产生偏移。

在锚固段架线环安设间隔为100cm,自由段对中支架安设间隔为150cm;B 对中支架及架线环安设之后,穿设φ15.24钢绞线。

钢绞线与对中支架和架线环上钢筋弧间隔排列,穿设钢绞线之前,对钢绞线和注浆管内外壁进行检查,如有弯曲、油渍、漆皮、鳞锈等及时调直、除锈、清除,以保证顺直、洁净。

然后在其自由段范围内均匀涂抹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油并套加φ22×2mm聚乙稀套管;C 在锚固段每两个架线环中间部位,用12#铅丝将钢绞线和注浆管绑扎牢固,以固定钢绞线。

钢绞线端部伸入导向帽内。

导向帽由φ73钢管制成,长15cm,端部呈尖锥状,帽身钻φ8小孔;D 锚索尾部套加φ127钢管,以防止钢绞线散乱。

钢管长度视抗滑桩尺寸不同而变化,分2.2m、2.6m和3.2m三种尺寸;2.1.2钻孔锚固A 钻孔前清除孔位地面虚土及杂草、树根,保证孔位及其附近清洁无杂物。

然后对锚索孔位进行准确放样,标画出具体桩位与孔位;B 钻孔前认真检查钻机各个部件,保证机况良好、运转正常。

当地形较陡时,用枕木搭设工作平台,并夯实周围地表土,保证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偏移;C 钻孔采用TMA4A型浅孔钻机钻孔。

钻机就位后,调整机位,保证钻进点、角度准确无误。

开钻时要均匀慢速钻进,待钻头完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孔深保证达到设计深度,伸入基岩岩体。

钻孔的倾角为30°,孔径130mm。

钻孔作业要连续进行,,认真填写钻孔记录,密切注意施工过程,出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孔位、角度准确;D 成孔以后,退移钻机,以高压风吹洗锚孔,将孔内孔壁残留废土清除干净,保证锚固质量;E 人工安设锚索。

在安设锚索过程中,锚索旋转插入锚孔,并保证锚索端部插入孔底;F 注浆锚固。

注浆作业是锚索施工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切实保证注浆数量和质量并认真做好注浆记录。

注浆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注浆机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确保各部件特别是注浆管路系统完好畅通。

注浆采用1:1水泥浆液,PE-40型注浆机注浆,采用孔底反向注浆,注浆压力1Mpa,孔口加止浆塞,锚固段注浆一次完成。

为保证注浆部位准确,每孔注浆量为0.33m3。

注浆作业完毕后,所有的机具设备,特别是搅拌机、注浆管、接头等,都应认真清洗干净,及时进行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下段注浆使用;2.1.3锚固。

注浆完成后,以DQM15-6锚具加300×300×20钢板锚固锚索尾端,钢套管管身预留注浆孔管。

锚固前仔细检查锚固垫板及套管,确保垫板位置准确,管内无水份杂物。

2.2抗滑桩施工锚索锚固之后即以跳槽法进行抗滑桩施工,即单、双号抗滑桩错开进行开挖。

在进行单号抗滑桩开挖的同时,开始双号桩位锚索的施工。

抗滑桩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配合简易吊车提升,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参见抗滑桩锁口及护壁示意图)2.2.1首先要清理现场,清除地表附着物,清理锚索施工现场。

测量放线,标画出抗滑桩的准确位置;2.2.2孔口开挖。

由于桩孔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土质较为疏松,为防止孔壁坍塌,故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0.5m左右,视具体土质情况而定,土质较好时可加大进尺深度。

孔口部位三面开挖成台阶形,尺寸为50cm×50cm, 以预留锁口砼空间。

开挖完成后即安设锁口钢筋,立模板、涂脱模剂。

经检查钢筋和模板位置、尺寸准确无误后焊接锁口钢筋,固定模板,以方木支撑,进行砼施工。

灌注砼采用现场拌制,人工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层浇注,每层厚度控制在30~40cm;2.2.3孔身开挖。

孔深开挖每循环进尺1m左右,开挖完成后护壁钢筋,经检查符合设计尺寸后人工焊接,立模支撑后灌注砼。

绑扎钢筋时底部纵向连接筋要长于每循环砼高度5~10cm,与下一节护壁纵向连接筋上端搭接绑扎。

在护壁砼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位置,确保其不发生偏移和滑动。

混凝土浇注24小时后,即拆模养护,继续下一深度的开挖与护壁施工。

当挖至基岩段时采用浅孔松动爆破,石质较好时可适当加大循环进尺深度。

爆破采用小药量、弱爆破,以减少对已完混凝土的振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为保证抗滑桩桩身尺寸及中心位置准确无误,每循环立模后、灌注前均及时进行护壁及孔位检查,保证其偏差不超过2cm。

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即时进行孔底处理,保证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及其他杂物,并以1:3水泥砂浆均匀铺底,层厚10cm;2.2.3抗滑桩灌注A 挖孔和护壁完成后,即进行桩身钢筋的安设与焊接。

纵向钢筋束分两股和三股,均应紧贴无隙,在预制时沿钢筋纵向1~2m点焊成束。

接头处采用对焊接头,并相互错开接头位置。

钢筋使用前均要清除表面污垢,保证钢筋平滑顺直。

钢筋绑扎后,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设计尺寸后焊接成笼;B 抗滑桩桩身混凝土由砼拌合站拌合,导管灌注,人工持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导管直径275mm,导管下口离孔底30~50cm,随着灌注完成高度的不断升高而逐渐提升,直至孔口;C 当确认锚索尾部尺寸位置与抗滑桩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安设、绑扎孔口以上部位桩身混凝土钢筋,立模板并加木支撑,经检查符合要求后人工浇注混凝土。

灌注的同时要保证锚索在桩身内部分位置正确,以架立筋将套管固定牢固,同时注意锚索套管的密封,以防混凝土灌注时漏浆。

以便于桩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锚索张拉。

2.3锚索张拉当抗滑桩混凝土强度和锚索砂浆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锚索张拉。

锚索张拉采用穿心式张拉千斤顶。

张拉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操作,张拉设备由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经校验后方可使用;2.3.1张拉千斤顶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和检验,确保机况良好。

千斤顶就位后,调整其位置,保证张拉力作用线与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不产生偏移;2.3.2张拉程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0→初始应力(10%σk)→105%σk(持荷5分钟)→σk(锚固))。

张拉完毕及时对锚具作临时防护;2.3.3锚索设计拉力为750KN,锁定拉力为525KN;2.3.4张拉结束后,及时通过补浆孔注1:1水泥砂浆,注满后加止浆塞,然后将锚索尾端外露钢绞线多余部分切除,留长10cm,最后以C20细混凝土封锚。

3 施工注意事项3.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坚持施工旁站制度,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认真审核施工图设计,吃透施工规范和验标,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3.2 切实抓好测量工作,坚持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设好护桩,确保各结构物位置、尺寸准确无误;3.3加强工程试验工作,对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认真的检验,把好进货关,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3.4锚索、抗滑桩所用各种钢管、钢筋、钢绞线,均保证其平滑顺直,无缠绞、扭曲,钢材表面及钢管内壁清洁无污垢、锈皮、杂物;3.5 锚索孔和抗滑桩孔成型后,及时进行清孔,保证无任何杂物;并进行孔位、孔深检查,否则不能安装锚索以及进行桩体的施工;3.6所有机具在使用前均进行认真检查或校核、校准,确保机况良好,运转正常无恙;3.7当抗滑桩桩身进行爆破法开挖时,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周围进行支护;3.8 锚索锚固段钢绞线按设计要求绑扎牢固,不可有松动脱落;3.9 砼拌合、运输、入模、捣固、养生均按规范要求施工。

模板支撑牢固,表面平整光滑,尺寸符合设计规定,砼捣固密实,地面以上桩体表面光滑无麻面,成型美观;3.10钢筋工程经监理工程师检测签认后开始立模,脱模剂采用油质脱模剂,接缝用密封胶条填塞并压实。

模板制作、安装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模板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达到足够的精度;3.11爆破法开挖时,保证钻孔质量,特别是周边眼,控制好外插角角度,保证桩孔成型良好,减少超欠挖;爆破后进行通风排烟至少15min,并检查确认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

3.12将抗滑桩基坑开挖作业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

当围岩情况较差时,适当减小每循环开挖的进尺深度,并及时认真做好护壁及必要的临时支撑,保证基坑四壁岩体的稳定;3.13吊运机具设备正式使用前组织试吊、试运行,经监理工程师认为合格后方进行吊装作业。

吊装作业中杜绝超载和人物混运,并限制吊筒下落时的速度;3.14基坑坑壁设软梯至地面,以利于特殊情况下人员撤出基坑。

软梯在地面处固定结实,不可有松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