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习题

国际法习题

导论习题题目:一、判断题1.所有的国际法主体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是等同的。

()2.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是由民族自决权所决定的。

()3.国际法有强制性,但与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不同。

国内法由各种国内法院执行,国际法由国际法院强制执行。

()4.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具有普遍约束力。

()5.国内法必须从属于国际法。

()6.国家不能以国内法无规定为理由为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辩护。

()7.国家既是国内法的制订者,又是国际法的制订者。

()8.国际法委员会是国际立法机关。

()9.国内法如与条约抵触,应遵守国际法。

()二、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负责国际法编纂工作的是( )。

A.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B.国际法学会C.国际法协会D.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2.格老秀斯在1625年发表的名著是( )。

A.锁海论B.海洋自由论C.战争与和平法D.罗得海法3.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是指()。

A.国际法的一般原则B.国际法基本原则C.一般法律意识引伸出来的原则D.各个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4.A国所批准的条约,还必须经A国国会将条约的内容制定为法律,A国法院才能适用条约的规定。

这种国际条约的适用方式是()。

A.直接适用B.自动执行C.转化D.条约的遵守5.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B.国际法汇总成册C.国际立法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国际法主体应当包括()。

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非政府间国际组织D.争取独立的民族E.个人2.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是()。

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国际组织决议E.国际法院判例3.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E.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如果与国内法抵触,都应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4.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有()。

A.基本主体不同B.调整对象不同C.形成方式不同D.实施方式不同E.法律本质不同四、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渊源2.国际习惯3.一般法律原则4.国际法的编纂5.国际法主体6.一元论7.二元论五、简答题1.国际习惯形成的要素。

2.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3.国际法的法律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4.国际法编纂的意义。

5.个人在国际法的主体资格。

六、论述题1.论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理论及实践。

2.结合实践,分析我国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实践。

国际法基本原则习题题目:一、判断题1.一项原则要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必须得到各国公认。

()2.各国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公认,意味着所有国家一致地承认。

()3.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国际法的其他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具有制约作用,它们都必须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精神。

()4.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的其他原则和规则得以产生和确立的法律基础。

()5.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强行法也就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6.联合国成立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决议和宣言,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 1974年的《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确认了国家对其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的永久主权,为国家主权原则增添了新的内容。

()8.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的基础,其他基本原则都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9.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意味着一切形式的使用武力都是不合法的。

()10.一个国家在本国境内实施的行为,是一个国家的内政。

()11.在国际法上,“依据权利”的干涉,应“合法政府邀请”的干涉,“人道主义”的干涉等,是合法的干涉形式。

()二、单项选择1.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重申了()。

A.《联合国宪章》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亚洲会议十项原则D.《国家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十五项原则2.内政是一个()。

A.地理概念B.空间概念C.内容非常广泛的概念D.内容比较狭窄的概念3.不得使用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是从哪个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引申出来的()。

A.国际主权平等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C.不干涉内政D.和平共处4.民族自决主要体现在()。

A.政治上B.经济上C.政治上和经济上D.政治上或经济上5.当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义务发生抵触时()。

A.国际条约义务优先B.宪章义务优先C.后法优于先法D.先法优于后法三、多项选择题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

A.各国公认B.不许损抑C.具有普遍约束力D.具体强行法的性质E.构成国际法的基础2.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A.苏联B.美国C.中国D.印度E.缅甸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4.主权具有如下性质()。

A.不可转让B.不可分割C.不可侵犯D.最高性E.永久性5.在国际法上,常见的干涉方式有()。

A.武装干涉B.依据权利的干涉C.经济干涉D.人道主义的干涉E.颠覆活动四、名词解释1.国际法基本原则2.国际强行法3.主权4.内政五、简答题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什么?2.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有何关系?六、论述题1.论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国家主权的责任观念。

国际法上的国家习题题目:一、判断题1.国家行为和国家财产享有司法豁免权。

()2.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效果,因此承认是一种双方面的行为。

()3.对新国家的承认与对新政府的承认实际上是一致的。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对新国家的承认。

()5.法律上的承认产生全面的法律效果,而事实上的承认只产生部分的法律效果。

()6.法律上的承认即意味着建交。

()7.只要是国家在国际上的权利和义务,就属于国家继承的范围。

()8.条约继承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被继承国的条约对继承国是否有效的问题。

()9.国家对国家财产继承的一个标准是,被转属的国家财产与领土之间有关联。

()二、单项选择题1.在国际法上,永久中立国是()A.单一国B.复合国C. 既非单一国亦非复合国D.既可是单一国亦可是复合国2.我国刑法第六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公民的犯罪……可以适用本法……”,这属于()。

A.领域管辖B.属人优越权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3.1907年厄瓜多尔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此即()。

A.托巴主义B.威尔逊主义C.正统主义D.艾斯特拉达主义4.下列条约中,属于“非人身条约”的是()。

A.同盟条约B.参加国际组织的条约C.共同防御条约D.边界条约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旧中国所签订的条约所采取的原则是()。

A.全部有效B.全部无效C.逐一审查、区别对待D.暂时搁置起来6. 关于承认与建交需要强调的是()。

A.承认不等于建交B.建交不必有承认C.承认后必须建交D.承认和建交都是单方面的行为三、多项选择题1.国家的构成要素有()。

A.居民B.领土C.政权组织D.主权E.军队2.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

A.一个立法机关B.一个中央政府C.一个民族D.一部统一的宪法E.一个统一的国籍3.现今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国有()。

A.瑞士B.瑞典C.奥地利D.土库曼斯坦E.老挝4.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

A.管辖权B.独立权C.平等权D.自卫权E.战争权5.国家管辖权包括()。

A.领域管辖B.国籍管辖C. 保护性管辖D.专属管辖E.普遍管辖6.国际法上承认的方式有()。

A.国家承认B.政府承认C.明示承认D.法律上的承认E.事实上的承认7.国家承认一般发生在( )。

A.合并B.分离C.分立D.独立E.割让8.国际法上的继承可分为( )。

A.条约方面的继承B.条约以外事项的继承C.国家继承D.政府继承9. 下列学说中哪些是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的()。

A.宣告说B.主体资格说C.国家承认说D.构成说E.不承认主义学说10.下列哪些债务是国家可以继承的()。

A.国家债务B.地方债务C.对外国公司的债务D.地方化债务E.对外国个人的债务四、名词解释1.邦联2.被保护国3.永久中立国4.自卫权5.属地优越权6.不承认原则7.国家继承8.法律上的承认五、简答题1.国家的基本权利。

2.法律承认的效果。

3.单一国与联邦国家的区别。

4.条约继承的国际法规则。

六、论述题1.试述国家豁免制度。

2.结合实践,说明中国是一个单一的国际法主体,对于中国的承认与继承问题应适用的国际法制度。

国际法上的个人习题题目:一、判断题1.国籍是区别一国境内本国人与外国人的标志。

( )2.双重国籍是受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双重管辖的人。

( )3.我国国籍法采取血统主义与居住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 )4.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 )5.对无国籍人应给予外国人的待遇。

( )6.双重国籍现象主要是由于各国国籍法对国籍的取得和丧失的规定不同产生的。

( ) 7.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国家有权准许外国人入境,但必须经过签证手续。

( )8.任何国家均可主张它的国民有在外国领土内居住的权利。

( )9.根据国际法,一国不得禁止外国人离境。

( )10.国家给予外国人国民待遇,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

( )11.国家有权对其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外交保护。

( )12.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引渡犯罪的义务,除非它根据条约承担了这种义务。

( ) 13.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犯。

( )14.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域外庇护。

( )15.政治犯不引渡是公认的国际法原则。

( )二、单项选择题1.国籍法是( )。

A.国家间解决国籍问题引起争执的法律B.国内法C.国家确定外国国民的法律D.具有国际公约性质的法律2.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的方式有( )。

A.出生地原则B.血统原则和居住地原则相结合C.居住地原则D.继有国籍原则3.最惠国待遇( )。

A.是一国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B.是给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C.是没有范围限制的D.是国家之间在互惠原则基础上互相给予的4.国际法上的居民中所说的一般外国人包括( )。

A.外交人员B.领事官员C.外商独资企业D.外国专家三、多项选择题1.通过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情况有( )。

A.收养B.婚姻C.放弃原始国籍D.自愿申请E.领土交换2.对于合法进入一国境内的外国人,按照国际实践一般享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