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

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

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应用特点
(一)概念
Gray Cook表明,功能性训练把运动动作视作为一个完整的运动链条,注重运动链条上身体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以便能够避免在单项关节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以及运动能力的劣势。

同时他还指出,如果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发生了运动损伤,采用功能性训练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健康。

Santana J.C 指出,功能性训练是结合身体功能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特征而进行训练的一种手段。

在现阶段,功能性训练被广泛的认为其是一种强调动作模式的训练,并不是肌肉力量,在进行功能性训练的过程中要发挥身体能量和整体性之间传递的有效性,主要注重要求运动员要在正确的动作模式上,做正确的动作,最终高质量的完成。

我国很多相关学者认为,功能性训练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了传统训练方法上认知存在的误差,但是功能性训练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竞技体育训练的地位。

(二)训练特点及内容
表1 功能性训练特点一览表
功能性训练特点训练内容
整合动作FMS测试
多样、灵活矫正练习
符合人体生理特征肌肉神经激活
真实的支柱练习
链式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重力利用的速度与多方向
日常生活的最大力量和旋转爆发力
符合生物力学的软组织再生与恢复等
本体感受的
多维的
功能性训练主要注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以及动力链之间传递的效能,增强大
学生对身体姿态的自控能力,进而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同时融入了大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促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功能性训练在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还非常均衡的发展了深层次的小肌肉群,脊柱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增强了大学生在正确动作模式基础上动力链之间的传递效率,身体肌肉群得到了协调发展。

运用功能性训练的时候,人体的不协调、不对称问题首先要得到解决,之后才能进行多关节,多平面,多运动轴的练习。

(三)大学生功能性训练方法
表2 大学生功能性训练训练方法一览表
阶段时间安排方法与手段训练目的
热身阶段25min 功能性肌肉激活
热身激活肌肉,预先动员大学生的本体感觉,为基本训练部分做好准

基本部分45min 除了进行常规训
练之外,每周进
行两次功能性力
量训练课除了完成训练内容与基本要求之外,提升肌肉神经系统的协调能

结束部分20min 稳定训练与泡沫
轴放松提升动作质量与控制,便于更好的进行机体放松与恢复
在功能性训练中,训练前热身是一种肌肉激活,通过进行各种肌肉激活动作,对机体的肌腱、肌肉和韧带等部位实施有效的刺激和激活,提升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的募集能力,适当的负荷能够对身体进行有效刺激,缓解身体紧张的部位,提升训练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肌肉激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系统的热身方式能够提升臀大肌周围肌群,提升股四头肌,提升腘绳肌肌群和腹部肌群稳固身体稳定性的能力,能够快速动员目标肌肉,提升核心部位肌肉的温度,提升臀大肌的发力意识,提升对于不良动作的改正能力和身体控制力,促进血液流动速度的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