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市201X-201x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xx市201X-201x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通辽市2018-2019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注息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20每个1分,21-40每个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细胞生物体均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B. 病毒是最微小的生物,因此它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D. 一个醋酸菌既属于细胞的层次也属于个体的层次,且只含有一种核酸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正确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层次的是()①核酸②神经元③呼吸道的上皮④病毒⑤胃⑥一只野兔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兔⑧一片草地中所有的节肢动物⑨一片果园A.①④②③⑤⑥⑧⑨ B.②③④⑦⑧⑥⑨C.②④③⑤⑧⑥⑨ D.②③⑤⑥⑦⑨3.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链霉菌②草履虫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蓝藻A.①⑦⑧ B.①②⑥⑧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4.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B. 人体缺铁时会患贫血病,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C. 无机盐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D.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5.下图所示为对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刚晒干收获的种子甲乙残留物丙A. 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B. 丙在细胞中主要以分子态的形式存在C. 晒干、烘烤过程小麦种子失去物质相同D. 乙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一定能萌发6. 如图是关于人体细胞中元素或化合物相对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若横坐标表示细胞鲜重中元素种类,则X与Y可分别表示H和OB.若横坐标表示细胞干重中元素种类,则X与Y可分别表示H和CC.若横坐标表示细胞鲜重中有机物种类,则X与Y可分别表示蛋白质和核酸D.若横坐标表示细胞干重中化合物种类,则X与Y可分别表示无机盐和蛋白质7. 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所用试剂为斐林试剂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CuSO4溶液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下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等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分子的形成要脱去38个水分子B.B.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不都是在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9.T2噬菌体(一种病毒)、烟草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数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4、4、1和4、4、1B. 5、8、2和4、4、1C. 4、4、1和5、8、2D. 5、8、2和5、8、210. 下列与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C. 图中甲表示靶细胞,信号分子可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乙处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能与a发生特异性结合11.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B.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C.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 质膜上蛋白质种类越多,功能越复杂12. 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材料的选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分布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根尖C.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用植物叶肉细胞D. 观察细胞核用酵母菌细胞13. 在人体的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结构是()A. 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C.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 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细胞膜14.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单层膜和无膜结构的细胞结构分别是()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大液泡⑥中心体⑦高尔基体⑧叶绿体⑨细胞核A.②⑧⑨、①③⑤⑦和④⑥B. ②⑧⑨、①③⑦和④C. ②⑨、③⑤⑦和④D. ②⑨、①③⑤⑦和④15. 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其中正确的是()16.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这三种细胞器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肯定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细胞器乙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细胞器丙不具有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乳酸菌细胞与该动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1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所以不具有生物膜C.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D.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等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18.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所含的酶功能基本相同C.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19.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叶绿体产生的02至少需穿过4层生物膜才能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C.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20. 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很少细胞质相连。

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先无核的一半发育得慢一些(如下图)。

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发育延迟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C.细胞核控制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D.蝾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21.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结构C.伞藻的嫁接实验不能充分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伞帽的形状D.对真核细胞来说,失去了细胞核就失去了分裂能力2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B.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 C.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中均含有DNAD.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交流23. 某兴趣为探究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试验的材料,选取了如下细胞:①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②植物的根毛细胞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④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⑤根尖分生区细胞其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是()A.①②B. ②③C. ①③⑤D. ②③④24. 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下降B. 质壁分离复原后,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中C. 利用该实验可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大小D.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25. 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26.下列哪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A. 细胞膜B. 核膜C. 线粒体膜D. 叶绿体膜27.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细胞液浓度下降B. 尿素分子进入细胞C. 细胞壁受到破坏D. 细胞膜受到破坏28. 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A. 紧紧靠在一起B. 充满细胞液C. 充满蔗糖溶液D. 充满清水的是()29.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30. 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 糖蛋白B. 磷脂C. 脂肪D. 核酸31. 对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 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B. 膜上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C. 细胞膜中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D. 整个细胞膜是静态的3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是()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④水分子能够自由进出细胞⑤细胞融合A.①②③B. 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 ⑤33. 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为0.3 g/mL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一次,并测量原生质体(即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细胞部分,不含细胞壁)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后20分钟,(Ⅰ)和(Ⅱ)两组的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B.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Ⅰ)的细胞中必含蔗糖C.实验开始后40分钟,(Ⅱ)组细胞的吸水力强于初始时D.此图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4. 如图是达到平衡的渗透装置,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此时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的高度差为h,初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始时水分子从S1到S2的速率小于S2到S1的速率B.此时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大小关系为S1小于S2C.若向漏斗内加入蔗糖酶,则h逐渐变大直至重新达到平衡D.若漏斗内外是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平衡时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35. 如图表示的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在生物膜中是均匀对称分布的B.②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头部疏水,尾部亲水C.甘油、CO2、H2O通过该膜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D.由于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决定了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36. 下图1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图2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