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课程设计的方法
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活动进行之前,为使 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 价,或对被试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这种评 价主要适用于对学生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 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 状态,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 过入学时的摸底测验、分班测验等方式,以此 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案。
一、对教学的理解
教学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相结 合的双边统一活动。
教学的效果依赖于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得如何,
二是学生学得如何。
大学教学是传递具 有专门性的高深学 问的过程。要想进 行成功的教学,单 单熟悉教材、熟记 讲稿是不够的,还 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思考题: 1 大学教学 就是指大学教师教 的活动?
二、教学设计及其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是指高校教师以对教学内容和大学生
的理解为基础来设计总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进 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 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了解学生
2、确定目标
3、选择内容 4、选择方法 5、设计环节 6、教学评价
备课的步骤
(1)学期(或学年)备课
(通览教材——明确目标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2)单元备课:拟定单元计划 (3)课时备课:写出教案或讲稿 ( 4 )课前备课:熟悉教案或讲稿①备方法 情 ③备语言 ④备教态 ⑤备教具 (5)课后备课:课后总结 ②备感
备课的内容 (1)备大纲(把握教学目的和要求) (2)备教材(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分类处理) ( 3 )备重点(如何确定重点、教材重点与教学重点 关系) (4)备难点(什么是难点、难点来自什么) (5)备学生(了解学生实际)
(3)课程资源丰富
(4)能够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2、现代教学方法的主要类型
(1)以讲授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 (3)自主型教学方法
我国常用的五类教学方法: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标、智力目标 4、列出综合性目标。
5、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是指学习者,是学生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 ——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 测量的具体行为。
(3)情境或条件 ——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 的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 的操作。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 出 版 社
教学时数
教学方法
作业
备注
18 附注:节假日
课时计划(教案)
班 级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的 教 教 法 具 科 目 教 师 年 月 日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备好课,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备教材 第二,备学生 第三,备教法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 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 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 现法;探究法等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 (2)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来选择。 (4)考虑到学校的环境、条件和设备 思考:3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规范
主要内容
什么是教学?
什么是教学设计?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高校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规范
一、对教学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及其基本程序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四)教学环节的设计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思考:教学设计包含哪几个基本程序?大学 老师在教学之前需要了解学生吗?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 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1、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
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3 、确定教学目标分类。基本目标、情感目
(四)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备课 制定三个教学计划 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
科 目 班 级 教材名称 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周次 1 2 3 4 5 起讫 月日 教学章节 编著者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检查被评者的 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并通过反 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的评价。它使整个评 价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之中。
对教师而言,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他们把握、改 进教学要点,从而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补充指 导或进行教学矫正。对学生而言,形成性评价 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并据此来及时 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6)备教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的编写 (1)教案的分类 按照编写的详略程度分:详案和简案 按照课的类型分:单一课教案和综合课教案 按照教案形式分:文本教案和电子教案
按学科类别分:不同课程教案(大学物理教案、 大学英语教案)
(2)教案的内容与形式 教案的主要内容: ①课题名称 ②教学目的
教学大纲是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教材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首要选择。 教材的具体内容包括:(1)事实(2)概念(3) 原理(4)内在联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首选但不是唯一选择, 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必死守教材。
思考:在网络资源发达的今天,大学老 师的教学还需要教材吗?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是影响教 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对有效教学的追求。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1)建构的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4)表现水平或标准 ——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 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 程度。
思考:2如何进行教学目标设计?5个步骤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 要信息,中国现在把规定教学内容的文件称作教 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它们是教学内容的 具体化。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最终活 动结果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通过对学生某 阶段学习结果的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说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发 展状况,以确定学生在后续教学活动中的学习 起点,并为确立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一定依据。
这三种评价方式通常在教学中结合使用。
③教学重点、难点
④教学方法 ⑤各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 ⑥作业与推荐阅读文献 ⑦教学小结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 中心环节,对其他 环节起着支配作用。
一堂好课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方法恰 当、结构紧凑、语 言清晰、板书规范、 效果良好等特点。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所谓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以 搜集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 师生的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 动。教学评价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 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