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思考题:1.与地基基础有关的工程事故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天然地基?什么是人工地基?4.何谓土力学?5.土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6.地基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是什么?7.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一、思考题:1.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次生矿物是怎样生成的?粘土矿物分哪几种?2.土分为哪几大粒组?何谓粘粒?3.什么是土的粒径级配?粒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什么?如何从级配曲线的陡缓判断土的工程性质?4.土中水包括哪几种?结合水、毛细水有何特性?5.什么是土的结构?什么是土的构造?不同的结构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6.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几个?其中哪些可以直接测定?常用测定方法是什么?7.土的密度ρ与土的重力密度γ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有何区别?说明天然重度γ、饱和重度γsat、有效重度γ′和干重度γd之间相互关系,并比较其数值的大小。
8.无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指标是什么?可用哪些参数来划分密实度?9.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特征是什么?粘性土有哪些物理状态指标?塑限、液限分别如何测定?10.什么是土的塑性指数?其大小与土粒组成有什么关系?11.比较几种无粘性土,孔隙比越小者一定越密实吗?12.什么是冻胀?在什么环境下容易产生冬胀?13.粘性土在压实过程中,含水量与干密度存在什么关系?14.为什么无粘性土的压实曲线与粘性土的压实曲线不同?15.无粘性土根据什么方法定名?定名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砂土分为哪几类?16.粘性土、粉土的定名依据分别是什么?二.填空题1.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颗粒分析试验,分为法和法。
2.砂粒与粉粒的分界粒径是mm。
3.当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C u≥C c = 两个条件时,视为良好级配。
4.土的结构可分为、和三种基本类型。
5.粘性土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分别处于、、及流动状态。
6.土粒的矿物成分取决于母岩的矿物成分及风化作用,可分为矿物和矿物。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有三个基本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它们分别是、和。
8.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可描述土体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
9.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称为。
10.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土粒体积之比称为。
11.依相对密度的公式D r =(e max-e)/(e max-e min)可知,当D r = 时,表示土处于最疏松状态。
12.依相对密度的公式D r =(e max-e)/( e max-e min)可知,当D r = 时,表示土处于最密实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1.某土的液限为40%,塑限为20%,则该土为()。
A.砂土B.粉土C.粉质粘土D.粘土2.某土的液性指数为2,则该土处于()状态。
A.坚硬B.可塑C.流动3.对粘性土的性质影响最大的水是()。
A.强结合水B.弱结合水C.气态水4.对土体性质影响较大的气体是()A.非封闭气体B.封闭气体5.砂土和碎石土的主要结构形式是()A.单粒结构B.蜂窝结构C.絮状结构6.下列哪个物理性质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
A.孔隙比e B.孔隙率n C.饱和度S r D.土粒比重d s7.常用来控制填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指标是:()A.孔隙比e B.孔隙率n C.饱和度S r D.干密度?d8.在土工试验室中,通常用()测定土的密度A.联合测定法B.环刀法C.比重计法D.击实仪9.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则该土()A.处于最疏松状态B.处于中等密实状态C.处于最密实状态D.无法确定其状态10.对粘性土进行分类定名的依据是()A.液限B.塑性指数C.液性指数D.塑限四.判断题1.砾与砂的分界粒径是1mm。
()2.颗粒级配曲线的粒径坐标是采用对数坐标。
()3.某砂的不均匀系数为10,曲率系数为5,则该砂为良好级配。
()4.级配良好的土,较粗颗粒间的孔隙被较细的颗粒所填充,因而土的密实度较好。
()5.土的含水量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总质量之比。
()6.孔隙比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7.粘性土中的粘粒含量越多,其塑性指数就越高。
()8.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则甲土的含水量一定高于乙土()9.若土中含有有机质时,其比重会明显地减少。
()10.如果某土的饱和度为100%,则其含水量为100%。
()11.对于同一种土,孔隙比或孔隙率愈大表明土愈疏松,反之愈密实。
()12.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不是常数。
()13.在同一类土中,土的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反之,则不易于压实。
()14.土粒的比重在数值上等于土的密度。
()15.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
()16.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
()17.若土呈固体状态时,其含水率为零。
()18.若土的液性指数I L≤0时,土处于坚硬状态。
()19.粘性土土的含水率越高,越容易被压实。
()20.若今有两种土,其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土样A的干密度比土样B的大。
()(3).土样A的孔隙比比土样B的大。
()21.粘性土的含水率越低,越容易被压实。
()22.依《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若土的塑性指数大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量的50%,则该土属于黏性土。
()23.若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重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量50%,则该土属于砂土。
()24.若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则该土属于碎石土。
()25.若土的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量的50%,则该土属于粉土。
()五、习题:1.某砂土,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3.5=32,土样颗粒分析结果如下表,试确定该土的名称和状态。
603010求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并判断该土样的级配好坏。
3.某土的液限为28.9%,塑限为14.7%,求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确定土名,判定土的状态。
第四章地基中的应力一、思考题:1.什么是自重应力?什么是附加应力?二者在地基中如何分布?2.什么是基底压力?什么是基底附加压力?二者有何区别?3.计算自重应力时,为什么地下水位以下要用浮重度?4.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如何计算?为什么会出现应力重新分布?5.怎样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6.基底面积无限大,荷载为均布,此时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有什么特点?7.自重应力能使土体产生压缩变形吗?水位下降能使土体产生压缩变形吗?8.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有哪些假定?9.简述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10.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的因素有哪此?为什么通常可以按直线分布来计算?二.填空题1.地基中的应力一般包括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和由新增外荷引起的。
2.在土中的应力里,应力引起土体压缩,应力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
3.地下水位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升高则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
4.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近似呈分布;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心距e<l/6时,基底压力呈分布;当 e =l/6时,基底压力呈分布。
5.某均质地基,已知其重度? =17.6kN/m3,则地面下深度为3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直方向自重应力为kPa。
6.已知某地基土,重度? =19.3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处,则2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kPa。
若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sat =20.6kN/m3,则地面以下4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kPa。
7.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地面尺寸为3.5m×5.0m,埋深d =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F =4500kN,则基底压力为kPa。
8.计算条形基础的基底压力时,在基础的长边方向通常取L = 计算。
三.判断题1.在任何情况下,土体自重应力都不会引起地基的沉降。
()2.地基土受压时间越长,变形越大,孔隙水压力也越大。
()3.地下水位下降会增加地基中的有效自重应力。
()4.附加应力? z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外相当大的面积之下。
()5.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沿垂线的附加应力?z 值,随深度愈向下愈大。
()6.土体只有竖向自重应力没有水平方向自重应力。
()7.假设作用于基础底面的总压力不变,若埋置深度增加,土中某点的附加应力值将比埋深增加前少。
()8.作用在基础上的水平应力也能在地基中引起附加应力。
()四.选择题1.由建筑物荷载或其它外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C.基底压力D.基底附加压力2.有两个不同的基础,其基础总压力相同,问在同一深度处,哪一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 A .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B .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 C .宽度大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D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 3.自重应力在均质土中呈( )分布。
A .折线分布 B .曲线分布 C D .均匀分布 4.地基中,应力( ) A .增大 B .减小 C 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5.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粉土,3m ,重度?=18kN/m 3;第二层粘土,厚5m =18.4kN/m 3,饱和重度?sat =19kN/m 3,地下水位距地表5m ,试求地表下6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
( ) A .99.8kPa B .109.8kPa C .111kPa D .109.2kPa 6.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2m ,埋深d =1.5m ,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F =800kN ,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 处,则基底压力P 为( )。
A .220kPa B .230kPa C .210kPaD .215kPa7.在上题中,设地基为粘土,重度? =18kN/m 3,饱和重度?sat =19kN/m 3,则基底附加压力P o 为( )。
A .202kPa B .220kPa C .192kpa D .191.5kPa 8.下面有关自重应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求地下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时,应取其有效重度计算 B .自重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地下水位以下的同一土的自重应力按直线变化,或按折线变化 D .土的自重应力分布曲线是一条折线,拐点在土层交界处和地下水位处 五、习题: 1.某建筑场地,地表水平,各层土水平,基本情况如下:第一层土为填土,厚度为1.7m ,γ=16.0kN/m 3;第二层土为粉土,厚度为3.0m ,γ=18.0kN/m 3;第三层土为粉质粘土,厚度为2.0m ,γ=19.0kN/m 3;第四层土为粘土,厚度为4.0m ,γ=18.0kN/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