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标准切面及观察内容(于都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林育生整理)一、心前位(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1、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探头上标点指向9~10点钟,探测平面与右肩、左腰方向平行,使声束沿室间隔方向垂直下切,便可获取清晰的左室长轴切面。
该图应清晰显示右室、室间隔、左室、左房、主动脉、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等结构。
位于左房底部相邻二尖瓣后叶根部的管腔为冠状静脉窦横断面,而位于该切面左上方的圆形管腔,则为降主动脉横断面。
检查时应注意使探头平面与左心长轴平行,并探及真正的心尖,否则图像可能失真,使长轴较实际值变短。
同时,如果将探头下移,置于心尖处,可获得心尖位左心长轴切面。
此切面上所显示的结构与胸骨旁所显示的左心长轴切面相同,但因声束与左心长轴基本平行,能更完整地观察左室的全貌,显示左室内血流的方向与速度。
2、此切面在临床上的重要价值:a)观察心腔形态,判断右室、左室及左房是否扩大。
b)观察主动脉根部有无增宽,Va l s a l v a 窦有无扩张,主动脉壁有无剥离。
c)观察二尖瓣装置有无异常,瓣叶的活动幅度及开口大小,有无脱垂(包括连枷现象),是否增厚,反射强度如何及有无赘生物等。
d)观察主动脉瓣的反射强度、厚度、开口幅度,有无连枷现象,有无赘生物等。
e)观察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的连续完整性,有无中断及骑跨等。
f)观察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延续关系。
g)探查心壁厚度,特别是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例,有无增厚及因肌性隆起导致的左室流出道狭窄。
h)测定室间隔的活动幅度、方向及与左室后壁运动的对应情况,确定为同向或逆向运动。
i)注意心壁各区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节段性运动失常。
j)注意左心后壁房室交界处的冠状窦有无增粗。
k)观察心内有无异常反射,如黏液瘤、血栓形成、左室的异位腱索及三房心的隔膜等。
l)心外有无异常反射,如心包积液与肿物等。
m)测定心腔直径大小,计算容量与心腔排血功能等。
(二)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受检者右腰方向略微倾斜,即可获取此切面。
在此切面上可观察右房、右室、三尖瓣前叶、后叶,还可见冠状静脉窦长轴并开口于右房以及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
在此图像上可以测定右房、右室大小,评价三尖瓣前、后叶附着位置,还是观察流入道型或心内膜垫型室间隔缺损的理想切面。
(三)胸骨旁右室流出道切面:在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向受检者左肩方向倾斜,便可出现该图像。
在这个切面上可以观察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其部分肺动脉,评价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瓣的距离。
(四)心底短轴切面:1、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探查平面与右腰、左肩方向平行。
此图应显示出主动脉根部及其瓣叶、左房、右房、三尖瓣、右室流出道、肺动脉近端、肺房沟与左冠状动脉主干等;如切面稍向上倾斜,则可见肺动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等。
2、此图可以观察如下内容:a)观察主动脉根部形态,有无扩张、Va l s a l v a窦瘤及动脉夹层。
b)右室及右室流出道有无增宽及狭窄。
左、右房有无扩大,其内有无肿物。
c)观察主动脉瓣的形态、厚度、活动度,有无二叶或四叶畸形。
d)观察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的形态及活动情况。
e)注意肺动脉干有无增宽或狭窄,左右分支的内径、位置有无异常。
f)左、右冠状动脉显示是否清晰,主干有无狭窄,有无局限性扩张。
g)主动脉根部与肺动脉间有无瘘管,肺动脉分支与降主动脉间有无交通。
3、左冠状动脉主干:位于主动脉短轴切面的后外侧壁4~5点处。
顺时针旋转探头30°,即可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左旋支起始部。
也可以在心尖五腔切面基础上探头角度稍向前倾,并稍顺时针旋转,显示位于左室之前、肺A之后的左冠状动脉主干。
4、右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开口通过胸骨旁短轴切面和剑突下切面均可显示。
其近端和中段在胸骨左缘主动脉短轴切面顺时针旋转并向上倾斜,在前内侧壁10点处可以显示。
剑下短轴切面显示时,向右室流出道倾斜。
中段及远端右冠状动脉显示时取心尖四腔切面向后轻度倾斜,并顺时针旋转约10°。
(五)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1、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在心底短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继续向下倾斜,即可出现此图。
此图可见右室、室间隔、左室与二尖瓣口等。
如继续将探头稍向下倾斜,即可获得腱索水平左室短轴之图像。
2、此图像上可观察的内容如下:a)观察心脏形态,左、右室腔的大小及其比例。
b)观察室间隔厚度、活动度、走向与弯曲度,有无连续中断。
c)观察二尖瓣的形态活动,有无狭窄、脱垂、瓣裂等情况,并测定瓣口面积。
d)观察心腔内有无肿物,心外有无积液。
e)局部心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
(六)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探测平面亦与左肩右肋弓连线平行。
在二尖瓣短轴切面基础上继续缓慢向下倾斜,二尖瓣叶即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左、右两个乳头肌。
一个位于4~5点钟的是前外乳头肌,位于7~8点钟处的称为后内乳头肌。
在此图上可观察左、右室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局部心肌运动状态与评价乳头肌功能(排除心肌缺血)等。
(七)心尖水平短轴切面:探头置于前胸壁心尖搏动处或稍近端可记录到心尖水平的左室短轴切面,主要观察左室心尖部分的心壁厚度及活动情况。
二、心尖位(一)心尖位四腔切面:1、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指向右侧胸锁关节,探头示标点指向3点方向。
此图显示室间隔起于扇尖,向远端伸延,与房间隔连接,后者止于心房穹隆。
十字交叉位于中心处,向两侧伸出二尖瓣前叶及三尖瓣隔叶,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均可显示。
在此切面的基础上如将探头稍向上倾斜或稍顺时针略微转动,扫描平面经过主动脉根部,使四腔之间又出现一半环形的主动脉口,此即所谓心尖五腔图,此图是评价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和室间隔膜部解剖的理想切面。
2、胸骨旁四腔切面:如遇心尖四腔图显示不清晰,临床上常将探头内移,置于左侧第四肋间胸骨旁线与锁骨中线之间并减小探头倾斜度(45°)所见图像常更为理想。
此时仍可见上述结构及四个心腔,但室间隔不位于扇尖,而稍偏向左边,右室占据图像的上半部。
在此切面上房间隔和声束方向近于垂直,因此排除房间隔缺损极为理想。
3、心尖四腔图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中非常重要,其主要观察内容如下:a)观察各房室腔的大小与形态,测量左、右室长轴及横径的长度,并测定心功能。
b)探查室间隔及房间隔回声的连续性,有无连续中断并注意观察缺损的类型。
c)观察两侧房室瓣的形态、厚度、活动度、开口大小、腱索、乳头肌有无异常。
d)探查两侧瓣叶附着位置是否正常,瓣叶有无瓣裂、脱垂、穿孔及骑跨。
e)观察室壁的厚度及活动情况,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及室壁膨出。
f)观察四支肺静脉回流左房是否回流正常,有无存在部分或完全性畸形引流。
g)确定心房的方位,心房与心室的对位关系等。
h)注意心腔内有无肿物(黏液瘤及血栓形成)。
(二)心尖二腔切面:探头位置同前,稍向外移,在四腔切面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探头30°左右,沿左心长轴取纵轴切面,声束与室间隔走向平行,但不通过室间隔,着重显示左室与左房。
探查时应注意使切面能清晰观察心尖、左室前后壁及二尖瓣口,以取得真正的长轴。
此图像的作用在于:a)观察左室的长径,估计其大小并进一步计测心功能。
b)探测心壁厚度、活动度,观察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及局部室壁膨出。
c)确定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变化,测定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程度。
(三)心尖五腔切面:在心尖四腔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顺时针旋转15°~20°。
(四)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三腔心):在心尖二腔切面的基础上继续逆时针旋转约30°至显示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止,显示室壁的前间隔及左室后壁。
三、剑突下位(一)剑突下四腔心切面:1、探头置于剑下,指向左肩,稍向上倾斜30°,接近冠状切面。
在图像近区扇尖处可见肝实质反射,再为右房、右室、左房与左室等。
由于心脏与探头之间隔有肝脏等结构,常使心脏轮廓不能完整显示,故应考虑延长扫描深度(20c m左右)。
2、此图的意义与前述的心尖位四腔图相似,但重点观察以下内容:a)观察房间隔的连续性,有无中断及其部位类型和长度。
b)房间隔向何侧膨长,有无波动及其与心脏舒缩的关系。
c)室壁特别是心尖区的活动状态,有无减低或矛盾运动以及局限性室壁膨出。
d)肺静脉回流的入口部位及其与左房的关系,亦可观察上腔静脉与右房的连接关系。
e)探测肺静脉、腔静脉回心血流及左右心房间有无分流。
f)房室形态结构和二、三尖瓣的开放状态。
g)评价心房与心室的对位关系。
(二)剑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1、探头置于剑下偏向右侧,扫描平面与下腔静脉平行,图像上能显示右房、下腔静脉及肝静脉。
有时尚见三尖瓣部分瓣叶、右室、房间隔、左房及下腔静脉瓣等。
2、此图的作用如下:a)观察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有无扩张及搏动现象。
b)注意有无下腔静脉闭塞。
c)观察右房壁与膈肌间有无较窄的无回声带,借以诊断少量心包积液。
d)声学造影时,观察有无造影剂反射向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反流,并注意其出现的时间和心动周期的关系。
(三)剑下长轴左室流出道切面:在剑下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探头继续稍向上倾斜15°,即可获取该切面。
此切面可以完全显示整个左心室通往主动脉的流出道及升主动脉和部分主动脉弓。
因此该切面可以评价左心室和大动脉的对位关系,升主动脉左侧是肺动脉横断面,右侧是上腔静脉及与其连接的右心房。
该切面对诊断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左室双出口等畸形有重要价值。
(四)剑下右室流出道切面:在剑下长轴左室流出道切面的基础上,探头继续稍向上倾斜15°,即可获取该切面。
此切面充分显示整个右室流出道及部分肺动脉瓣,是评价右室与肺动脉对位关系,诊断右室双腔心、右室流出道狭窄及右室双出口的极佳切面。
(五)剑下冠状静脉窦切面:在剑下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探头稍向下倾斜15°,即可显示该切面。
可观察到狭长的冠状静脉窦沿左侧房室瓣环的后下方走行并与右房相接。
注意当房室瓣消失时,瓣环后下方出现的才是冠状静脉窦。
不要误将该入口视为房间隔缺损。
冠状静脉窦之上可看见左心房及其左右下肺静脉入口。
同时部分房间隔和右心房亦可清楚看见。
(六)剑下下腔静脉短轴切面:该切面可以确定上、下腔静脉与右房的连接关系,可排除腔静脉缺如或异常引流;也是确定右肺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及上腔型房间隔缺损等畸形的极佳切面。
(七)剑下短轴主动脉弓切面:通过该切面可从剑突下观察升主动脉、整个主动脉弓及部分降主动脉。
(八)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由于该切面的右侧为右室流出道长轴,左侧为二尖瓣短轴,故又称二尖瓣短轴切面。
此切面为评价右室流出道解剖及肺动脉形态、评价二尖瓣形态的良好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