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精)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精)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和蒸馏的意义,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及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圆底烧瓶、直型冷凝管、蒸馏头、真空接受器、锥形瓶等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装配和拆卸技能。

3.掌握正确进行蒸馏操作和微量法测定沸点的要领和方法。

4.掌握水浴加热操作技术。

二、 实验原理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逸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亦即使其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

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

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气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存在的液体和蒸气的绝对量无关。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通常所说的沸点是在0.1Mpa (即760mmHg )压力下液体的沸腾温度。

例如水的沸点为100℃,即指大气压为760mmHg 时,水在100℃时沸腾。

在其它压力下的沸点应注明,如水的沸点可表示为95℃/85.3kPa 。

在常压下蒸馏时,由于大气压往往不是恰好为0.1Mpa,但由于偏差一般都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温度/蒸气压/mmHg*O C温度与蒸气压关系图* 1mmHg=133Pa很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

当液态物质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大到与大气压或所给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即达到沸点。

所谓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分馏:如果将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物进行蒸馏,在沸腾温度下,其气相与液相达成平衡,出来的蒸气中含有较多量易挥发物质的组分,将此蒸气冷凝成液体,其组成与气相组成等同(即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组分),而残留物中却含有较多量的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这就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蒸馏。

如果将蒸气凝成的液体重新蒸馏,即又进行一次气液平衡,再度产生的蒸气中,所含的易挥发物质组分又有增高,同样,将此蒸气再经冷凝而得到的液体中,易挥发物质的组成当然更高,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一连串的有系统的重复蒸馏,最后能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

应用这样反复多次的简单蒸馏,虽然可以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但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且在重复多次蒸馏操作中的损失又很大,设备复杂,所以,通常是利用分馏柱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这就是分馏。

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其结果,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

这样靠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而在烧瓶里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的比率高。

这样只要分馏柱足够高,就可将这种组分完全彻底分开。

工业上的精馏塔就相当于分馏柱。

三、课堂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内容如下:1.测沸点有何意义?2.什么是沸点?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沸程是多少?3.什么是蒸馏?蒸馏的意义?4.什么是爆沸?如何防止爆沸?5.沸石为什么能防止爆沸?6.蒸馏的用途?7.何时用常量法测沸点何时用微量法测沸点?8.测折光率的意义?9.测折光率的原理?10.有机实验室常用的热源?加热的方式有几种?11.热浴的方式有几种?12.安装、拆卸仪器装置的顺序是什么?13.冷凝管的种类有几种?14.蒸馏物的体积是多少?15.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是怎样的?四、实验仪器及设备1.30mL圆底烧瓶19#2.蒸馏头9#×3或19#×2×14#3.温度计套管9#或4#4.温度计100℃5.直形冷凝管(短的)19#×26.接尾管19#×27.30 mL三角瓶1个8.100 mL烧杯1个9.30 mL量筒10.沸点管,温度计100℃,胶塞,沸石,乳胶套圈11.升降架2个12.250 mL加热套,三角架,s扣,夹子。

药品:95 % C2H5OH 15 mL/人、C6H6(AR纯) 五、实验装置图六、实验步骤1.蒸馏装置安装(1)根据蒸馏物的量,选择大小合适的蒸馏瓶(蒸馏物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蒸馏瓶容积的2/3,也不要少于1/3。

(2)仪器安装顺序一般为:热源(电炉、水浴、油浴或其它热源)→蒸馏瓶(固定方法、离热源的距离,其轴心保持垂直)→蒸馏头(其对称面与铁架平行)→冷凝管(若为直形冷凝管则应保证上端出水口向上,与橡皮管相连至水池;下端进水口向下,通过橡皮管与水龙头相连;才能保证套管内充满水)→接液管或称尾接管(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用途的尾接管,例如,减压蒸馏需安装真空尾接管)→接受瓶(一般不用烧杯作接受器,常压蒸馏用锥形瓶,减压蒸馏用圆底烧瓶;正式接受馏液的接受瓶应事先称重并做记录)→借助温度计导管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的上口处(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同处一水平线上)。

安装仪器顺序一般都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先难后易。

撤卸仪器与安装顺序相反。

2.蒸馏操作(样品:95%的乙醇)(1)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

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加入几粒沸石,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

(2)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打开冷凝水龙头缓缓通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

加热时可见蒸馏瓶中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读数也略有上升。

当蒸气的顶端达到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

这时应适当调整热源温度,使升温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

然后再稍稍提高热源温度,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以调整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

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

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液)的沸点。

热源温度太高,使蒸气成为过热蒸气,造成温度计所显示的沸点偏高;若热源温度太低,馏出物蒸气不能充分浸润温度计水银球,造成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则。

(3)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其中一个接受前馏分(或称馏头),另一个(需称重)用于接受预期所需馏分(并记下该馏分的沸程:即该馏分的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

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含有高沸点杂质,在所需馏分蒸出后,若继续升温,温度计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计读数会突然下降。

此时应停止蒸馏。

即使杂质很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4)拆除蒸馏装置:蒸馏完毕,先应撤出热源(拔下电源插头,再移走热源),然后停止通水,最后拆除蒸馏装置(与安装顺序相反)。

2.微量法测定沸点操作样品:本次实验蒸馏收集的95%乙醇。

(1)安装测定装置取一根内径3-4mm、长7-8cm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作为沸点管外管,放入欲测样品4-5滴(液柱高约1cm),在此管中放入一根长8-9cm、内径约1mm的上端封口的毛细管,即开口处浸入样品中。

如P.46图2.7那样将沸点管外管贴于温度计水银球旁(使待测液与温度计水银球并齐),用小橡皮圈固定。

(2)沸点测定将上述装置浸入热水浴中(用烧杯或其它透明玻璃器皿盛水)加热,由于气体膨胀,内管中有断断续续的小气泡冒出来,到达样品沸点时,将出现一连串的小气泡,此时应停止加热,使浴温下降,随着浴温下降,小气泡逸出速度也渐渐减慢。

此时应注意观察,记下最后一个气泡出现而刚欲缩回到内管的瞬间(即表示毛细管内液体的蒸气压与大气压平衡)时的温度计读数,此读数就是该液体化合物的沸点。

(3)将微量法测定结果与常量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液体的沸程常可代表它的纯度。

纯粹的液体沸程范围很小(0.5-1℃,一般不超过2℃)。

对于合成实验的产品,因大部分是从混合物中采用蒸馏法提纯,由于蒸馏方法的分离能力有限,故在普通有机化学实验中收集的沸程较宽。

七、注意事项1.仪器安装要严密、正确。

2.注意安装拆卸的顺序。

3.加热前放沸石,通冷凝水。

4.准确量取15 mL 95 % C2H5OH,蒸馏速度1-2 d/s。

5.不许蒸干,残留液至少0.5 mL,否则易发生事故(瓶碎裂等)6.液体沸点在80℃以下的液体用水浴加热蒸馏。

7.仪器装配符合规范。

8.热源温控适时调整得当。

9.馏分收集范围严格无误。

10.微量法测定时,观察最后一个气泡缩回时的温度应准确。

八、实验要求回收产品,教师验收产品的回收量和折光率。

上交实验报告。

九、思考题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是否即为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2.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3.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滴/s为宜?4.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那么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5.分馏和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有哪些异同?如果是两种沸点很接近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能否用分馏来提纯呢?6.若加热太快,馏出液>1-2滴/s(每秒种的滴数超过要求量),用分馏分离两种液体的能力会显著下降,为什么?7.用分馏柱提纯液体时,为了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为什么分馏柱必须保持回流液?8.在分离两种沸点相近的液体时,为什么装有填料的分馏柱比不装填料的效率高?9.什么叫共沸物?为什么不能用分馏法分离共沸混合物?10.在分馏时通常用水浴或油浴加热,它比直接火加热有什么优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