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探析一、激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发现与发明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动力。
兴趣的培养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引导。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兴趣的引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课程。
化学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注重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从中取得进步,在互助合作中发现同学的优势,在互助合作中获取知识,使之成为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课程。
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集体关系的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发化学课上的课程资源新课改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连,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化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生活事物中学习,理解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使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提升到如何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合理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习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合作。
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有紧张感和焦虑感。
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同时还能展现他们叛逆期的灵性。
教师要欢迎他们质疑,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改正。
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可能给予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的评价,好的见解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创新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自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机会、时间比较少,学生淡化了课堂提问的意识和习惯。
所以,教师可以将化学课堂提问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质疑的机会。
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讨论解决共性问题,个别问题课后单独提问,这样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记忆。
四、总结课堂提问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教学过程,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以师为本转化为以生为本。
我们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踊跃参加课内外提问学习化学,成为一名新型的科学人才。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浅析1、注重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设置初中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并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为日后学好化学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实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例如在讲氧气的制取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于氧气的理解,可以说氧气的性质、用途等等,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时,引出实验内容,即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以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在正式操作之前,首先让学生认识实验原料和所需仪器,并将实验步骤总结成单个字,查装定点收移熄,随机找7位学生发言,每位学生叙述其中一个字代表的含义。
学生会在思考的同时聆听他人的答案,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度。
然后由教师叙述实验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并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负责观看,以熟悉实验流程。
最后由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教师应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看到水排出是实验现象,生成了氧气是结论,应将它们分别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如果最后实验失败,没有制出氧气,学生就要在报告上写没有发生任何现象,而不是编造实验现象。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这样学生在实验成功后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清洗实验仪器,整理实验台。
如果学生忘记了,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今天的实验课程结束了,下面还有最后一项内容,那就是学生会回答整理实验台,然后教师要适时的表扬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2、注重联系,增加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法是初中化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由于化学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为对比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应在讲述新实验时将旧的知识点与新的实验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了之前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例如在学习CO2的制取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并用燃烧的木条凑近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CO2已集满。
H2的制取则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同样用燃烧的木条凑近瓶口,当看到蓝色火焰并伴有噗的声音,证明H2已集满。
将两个实验对比进行,并提出问题,为什么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什么制备CO2和H2用的酸不同?制得的CO2中是否还有其他气体,为什么?让学生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通过对比找出制备两种气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3、注重创新,共同设计与改进实验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拓展,与学生共同设计开放式实验课程。
例如在讲授酸和碱时,已知酸和碱都可以用紫色石蕊检验,紫色石蕊溶液在正常状态下是紫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而酚酞只能检验碱。
教师可以据此让学生进行探索实验:是否能够找到其他溶液,像紫色石蕊溶液一样能够同时检验酸和碱。
并让学生思考酸和碱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与酸反应的物质有碱、活泼金属、碱式盐、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物质有酸、酸式盐、酸性氧化物。
将酸和碱分别滴入这些溶液中,观察是否发生不同的反应,从而得出结论:某些溶液可以与酸或者碱发生反应,但是无法与二者同时发生反应。
所以实验室中没有符合要求的溶液,需要进行制备。
教师首先要制成一份样本,为学生提供参考,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红萝卜、紫草、白菜等,让学生辨别各种蔬菜,然后说明各种蔬菜的特征。
接着将红萝卜去皮,把红萝卜皮泡在浓度为95%的酒精中,浸泡一天左右取出。
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与酸和碱反应,发现溶液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因此该溶液可以当做指示剂。
然后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做法用其他材料设计实验。
由于所得溶液的功效与酒精浓度有关,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设置对比实验,将实验材料分别泡在不同浓度的酒精中,还可以泡在其他溶液中,研究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是否只有酒精溶液可以用作指示剂?需要多少浓度的酒精?单独的酒精是否可以用作指示剂?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己动手进行检验,并通过实验得到答案。
开放式实验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而且还能够使其发散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4、注重探究,善于联系实际初中化学有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做课外实验,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比如食物为什么会散发香味?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比如将醋滴在鸡蛋壳上,为什么会冒气泡?因为鸡蛋壳中有碳酸钙,那么生成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比如运动会中的发令枪打响后为什么会冒出白烟?因为白烟的成分是五氧化二磷。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化学,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研究化学知识。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从实验室拿任何仪器,学会寻找使用代用品、甚至自制品做实验,让学生感到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在校内做,也可以在家里做。
比如先取少量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在阳光下晒干,最后用碘伏涂抹,字迹就会显现出来。
这是由于淀粉遇碘变蓝,所以显现的字迹是蓝色的。
这些都是简单的化学知识,而且易于在生活中取材,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做课外实验,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5、小结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让学生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探索新的实验方法,使化学实验课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应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第三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浅析一、从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价值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才能指导行动,才能选择恰当的实验教学方法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化学实验课的价值。
首先,认识到高效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打破灌输式课堂的沉闷,能够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高效的化学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价值,以确保行动高效实现,也确保高效的化学课堂顺利实现。
二、从行动上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1.小组自主实验小组自主实验是指组织学生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单位进行的自主实验操作,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给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的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动手试验中掌握知识,锻炼实验能力,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为了确保高效化学实验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实验。
首先,引导学生选择实验用品,如带活塞的试管、烧杯、导管、石灰石、稀盐酸、集气瓶等,进行自主设计实验。
其次,组织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自主实验,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高效化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2.直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方面。
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易完成实验转化为直观演示实验,要鼓励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加深印象,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氧气能够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整个实验过程。
首先,通过实验搜集一瓶带有纯净的氧气,然后,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自主得出结论。
可见,这样的演示实验课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观察能力,而且也有助于高效化学实验课的顺利实现。
三、总结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的实验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进而也为化学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