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铸机的分类及特点:①立式:铸坯做垂直直线运动,不受强制性变性力作用;铸坯冷却均匀,非金属夹杂物上浮条件良好,钢的成分和夹杂物偏析较少;小断面铸坯中心容易产生二次缩孔;机身高20~30m以上,厂房高度大,一次性投资较多。
②立弯式:铸坯有拉坯机拉出结晶器后,被顶弯装置弯成弧形,然后在水平位置上加以矫直;保持的立式连铸机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浇注和冷凝的特点;设备总高度有所降低。
③弧形:采用弧形结晶器,在结晶器内形成弧形铸坯;使用弧形二次冷却装置,在水平切点处矫直铸坯;铸机高度大大降低,但是铸机的弧形部件加工、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困难;铸坯在弧形不对称的状态下冷却不均匀。
④椭圆形:弧形结晶器可倾斜安装,用逐渐增大圆弧半径的方法进行矫直,铸坯可延水平方向拉出;铸坯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弯曲或矫直,钢液的静压小,铸坯的鼓肚缺陷减少;夹杂物上浮机会减少,铸机机身高度大大降低。
⑤水平式:结晶器水平安装,铸坯无弯曲矫直变形,,夹杂分离困难;以间歇式拉坯代替结晶器振动,铸坯容易产生深的裂纹;不需要修建特殊的厂房,设备费用便宜,维修方便。
2.连铸机的主要设备:钢包运载装置,中间包,中间包车,结晶器,结晶器振动装置,二次冷却装置,拉坯矫直装置,切割设备和铸坯运出装置
3.铸坯断面尺寸:根据轧材需要的压缩比确定,根据炼钢炉容量和铸机生产能力及轧材规格来考虑,要适合连铸工艺的要求。
4.拉坯速度:指每分钟拉出铸坯的长度,单位是m/min
5.液相深度:铸坯从结晶器液面开始到铸坯中心液相凝固终了的长度,也称为液相长度。
6.冶金长度:根据最大铸坯厚度、最大拉速确定的液相深度
7.铸机长度:结晶器液面到最后一对拉矫辊之间的实际长度
8.中间包的作用:①可减少钢液静压力,稳定注流。
②中间包有利于夹杂物上浮,净化钢液
③在多流连铸机上,中间包讲钢液分配给每个结晶器。
④在多炉连浇时,中间包贮存一定量的的钢液,更换钢包时不会停浇。
⑤根据连着队钢质量要求,也可将部分炉外精炼手段转移到中间包内实施,及中间包冶金
9、结晶器的重要参数:①结晶器的断面尺寸:冷态铸坯的断面尺寸为公称尺寸,结晶器断面尺寸应根据铸坯的公称尺寸来确定。
②结晶器长度:主要依据是结晶器下口时德尔坯壳最小厚度。
10.倒锥度:钢液在结晶器内冷却凝固生成坯壳,进而收缩脱离结晶器逼,产生气隙。
因而导热性大大降低,有此铸坯的冷却不均匀:为了减小气隙,加速坯壳生长,结晶器的下口要比上口断面略小,称谓结晶器倒锥度。
11.结晶器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刚性,不易变形;重量要轻,,以减少振动时的惯性力,内表面耐磨性要好,以提高寿命;结构要简单,便于制造和维护。
12结晶器作用:钢液在结晶器内冷却,初步凝固成型,且均匀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坯壳。
采用冷却水冷却,通常称为一次冷却。
13.结晶器振动的目的:结晶器的振动装置用于支撑结晶器;并使其上下往复振动以防止坯壳与结晶器粘结而被拉裂,且有利于保护渣在结晶器内壁的渗透,保证结晶器充分润滑和顺利脱模。
14.二次冷却的作用:带液心的铸坯从结晶器拉出后,需喷水或喷气水直接冷却,使铸坯快速凝固,以进入拉矫区;对未完全凝固的铸坯起支撑、导向作用,防止铸坯的变形;在上引锭杆时,队引锭杆七支撑、导向作用;倘若是采用直结晶器的弧形连铸机,二冷区的第一段还要把直坯弯成弧形坯;如果采用多辊矫机时,二冷区的部分夹辊本身又是驱动辊,起到拉坯作;对于椭圆形连铸机,二冷区本身又是分段矫直区。
15.压缩浇注:连铸生产中为了提高拉速,防止铸坯内部固液两项区界面上的凝固层产生内裂,采用压缩浇注技术。
16:引锭杆:由引锭头及引锭杆本体两部分组成,有刚性和挠性两种结构。
挠性引锭杆一般制成链式结构,链式引锭杆又有长节距和短节距之分。
17铸坯切割方式:火焰切割和机械剪切两种。
后者分为机械飞剪和液压飞剪
18电磁搅拌作用:可以降低温度梯度,降低柱状晶生长所需的过大的过冷条件;使柱状晶端部折断,碎片为发展等轴核心,可达到西化晶粒,消除偏析,防孔缩,改善铸坯内部质量,促进气体和夹杂的上浮,使处于表层区域的夹杂和气泡被去除,改善铸坯表面质量。
19钢液结晶满足的2个条件:一定的过冷度,此为热力学条件;必要的晶核,此为动力学条件。
20均质形核: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液态金属中结构相似,体积很小,近程有序排列并稳定下来的的“原子集团”,在足够过冷度条件下转变成规则排列并稳定下来而成为晶核。
21异质形核:在合金液相中已存在的固相质点和表面不光滑的器壁均可作为形成核心的“依托”而发展成初始晶核。
22.成分过冷:凝固前沿过冷度减少的现象
23.连铸坯的典型凝固组织:激冷层,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
24.控制措施:电磁搅拌技术,控制二冷区冷却水量,加入形核剂,结晶器加入微型冷却剂。
25 P的危害:冷脆,抗点腐蚀能力差,对钢冲太韧性影响大。
S:热脆,降低钢的塑性和抗冲压性能。
N:含N量高的钢长时间放置,性能将变脆,及时效硬化。
H:时钢产生白点,疏松和气泡使钢变脆。
26脱氧:硅和锰脱氧,铝脱氧,钙脱氧,
27钢液温度控制:注意出钢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钢包的保温,钢包吹氩保温。
加废钢调温,钢包钢水加热技术。
28中间包冶金:①净化功能。
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改善钢水流动形态,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停留的时间从而促进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分离。
②采用附加的冶金工艺完成中间包精炼功能,如夹杂物形态控制,钢水成分微调,钢水温度的精确控制等。
29:结晶器冶金:促进夹杂物上浮与排除;保证凝固坯壳均匀生长;控制凝固组织;结晶器微合金化。
30漏钢的原因:结晶器内坯壳薄且生长不均匀,当铸坯出结晶器下口后,承受不住钢液静压力及其他应力的综合作用,坯壳的薄弱处被撕裂,钢液流出,造成漏钢
31.保护渣的作用:绝热保温;隔绝空气,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吸收非金属夹杂物,净化钢液;在组批凝固坯壳与结晶器内壁间形成润滑渣膜。
32保护渣的成分:液渣层,烧结层,原渣层
33.连铸坯的纯净度: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
34.夹杂物的类型:Al2O3单体;以SiO2为主并含有Al2O3、MnO和CaO的硅酸盐;以Al2O3为主并含有SiO2、CaO和CaO等铝酸盐;硫化物如MnS、FeS等。
35提高纯净度的措施:挡渣出钢或无渣出钢;炉外精炼净化处理;无氧化保护浇注;中间包冶金;结晶器冶金;连铸系统选用优质耐火材料,以减少钢中外来夹杂物。
36连铸坯表面质量:表面裂纹;深振痕;表面夹渣;皮下气泡与气孔;表面凹坑和重皮。
提高措施:结晶器液面的稳定性;结晶器振动;初生坯壳的均匀性;结晶器的钢液流动。
保护渣性能。
37连铸坯内部质量:内部裂纹;中心偏析;中心疏松。
提高措施:控制铸坯结构。
合理的二次冷却制度;控制二次冷却区铸坯受力和变形,控制液相穴钢水流动
38鼓肚变形:带液心的铸坯在运行过程中,于两支撑辊之间,高温坯壳在钢液静压力作用下,发生鼓涨成凸面的现象。
产生原因:铸坯液相穴高度过高,钢水静压力过大;结晶器倒锥度过小或结晶器下口磨损严
重,铸坯过早脱离结晶器壁;保护渣流动性过好,冷却强度过低;二冷夹辊间距过大,或刚度不够,或辊径中心调节不准;拉速过快,二冷控制不当。
措施:降低连铸机高度,也就是降低了液相穴高度,减小了钢液队坯壳的静压力;二冷区采用小辊距密排列;铸机从上到下辊距应由密到疏布置;支承辊要严格对中;加大二冷区冷却强度,以增加坯壳厚度和坯壳的高温强度;防止支承辊的变形,板坯的支承辊最好选用多节辊。
39.二冷区的特点:冷却效率要高,以加速热量的传递;喷水量合适,使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均匀;铸坯在矫直前尽可能完全凝固;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应大于900℃;有良好的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
40机数:具有独立的传动装置和工作系统,当其他机组出事故时任可以照常工作的一组设备。
台数:凡是共用一个钢包同时浇注一流或多流铸坯的一套设备
41流速:每台连铸机所能同时浇注坯的总根数
42连铸:把液态钢用连铸机浇注、冷凝、切割直接得到铸坯的工艺。
连铸的优越性:①简化生产工序,缩短工艺流程。
②提高材料综合成材率③降低能耗。
④易于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⑤扩大钢种,提高产品质量。
结晶器类型:管式结晶器,组合式结晶器,多级结晶器
43.近终形连铸:接近最终成品的形状,尺寸的连铸寄售
44.高效连铸:直接把高温无缺陷的铸坯稍经补偿加热直接轧制的工艺,连铸连轧
优点:利用铸坯物理热降低能耗;提高成材率,节约金属消耗;简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厂房面积和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