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摄像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时:50总学分:3.5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技术(专科)先修课程:摄影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
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又要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践操作。
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其它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电视摄像》课程要求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调整和使用、常见的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
《电视摄像》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的课程,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拍摄技术和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完美的结合,只有把理论和技巧在实践中进行使用与总结,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 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 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4. 熟悉摄像机的操作和各个功能按钮,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5.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和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6. 培养学生热爱电视摄像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视画面基础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一、摄像机组成与分类1.摄像机组成2.分类方法二、摄像机技术特点三、电视画面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1.电视画面的涵义2.电视画面的作用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一、电视画面的空间形态(一)屏幕显示(二)平面造型(三)框架结构二、电视画面的时间形态1.电视画面时间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第三节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一、表现具体形象1.再现和表现具体事物形象2.再现和表现人物具体形态二、表现运动1.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2.电视画面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全景舞台。
三、运动表现第四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一、所拍摄画面应达到的要求二、拍摄时的操作要领1.“平”。
2.“准”。
3.“稳”。
4.“匀”。
第五节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一、拍摄机器不同二、承载媒体不同三、编辑方式不同四、传播方式不同五、最终产品不同第二章电视摄像造型元素第一节电视景别和分类一、景别的涵义1.电视景别2.景别划分的标准二、景别的分类1.远景2.全景3.中景4.近景25.特写三、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四、影响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五、景别的造型功能六、电视景别的作用七、景别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第二节拍摄角度一、拍摄角度1.拍摄角度的涵义2.角度选择意义二、拍摄角度的划分1.几何角度2.心理角度三、摄像高度四、摄像方向第三节电视画面构成一、构图1.画面构图概说2.画面结构特点3.画面构图要求二、画面构图的形成元素1.光线2.色彩3.影调4.线条三、电视画面的结构成份1.主体2.陪体3.前景4.后景5.环境四、构图形式第三章固定画面第一节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一、固定画面定义二、固定画面的特性第二节固定画面的作用及局限一、固定画面的作用。
二、固定画面造型的局限第三节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一、注意捕获动态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二、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向的调度和表现三、注意镜头的内在连续动作电视摄像教学大纲·3·四、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可视性五、注意画面的“稳”定性第四章运动摄像第一节运动造型概念一、运动摄像的概念二、运动画面特点三、运动方式1.纵向运动2.横向运动3.垂直运动4.综合运动第二节推摄(推镜头)一、推镜头1.推镜头定义2.推镜头画面特点3.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4.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三节拉摄(拉镜头)一、拉摄的定义二、拉镜头的特点三、拉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三、拍摄注意事项完全类同于推镜头第四节摇摄(摇镜头)一、摇镜头定义二、摇镜头的分类三、摇摄镜头画面的特点四、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五、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第五节移动摄像(移镜头)一、移动摄像1.移动摄影定义2.移动镜头的特点二、移动摄影的作用和表现力三、移动摄影的拍摄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节跟摄(跟镜头)一、跟摄定义二、跟镜头的特点。
三、跟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常用。
四、拍摄跟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七节升降镜头一、升降镜头定义二、升降镜头的特点三、升降镜头的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4四、升降镜头拍摄时需注意的问题第八节综合运动镜头一、综合运动定义三、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四、肩扛式拍摄的优点第五章光学镜头及其运用第一节光学镜头的特性一、镜头1.镜头涵义2.镜头分类二、镜头焦距1.焦距2.标准镜头3.长焦距镜头4.广角镜头5.变焦镜头三、视场角四、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五、自动光圈第二节长焦距镜头一、长焦距镜头定义二、长焦距镜头的特点三、长焦距镜头的作用四、拍摄长焦距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三节广角镜头一、广角镜头的定义二、广角镜头的特点三、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的两个重要特征1.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
2.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
四、广角镜头的作用五、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变焦距镜头一、变焦镜头1.变焦镜头的定义二、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特点1.造型表现上的优势2.造型表现上的不足和局限性三、变焦距镜头的作用四、变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光线与色彩电视摄像教学大纲·5·第一节电视用光概述一、电视用光的特点二、光线与造型1.光的基本特征2.光线的性质3.光线方向4.造型光的分类5.电视用光的造型作用6.布光的基本步骤三、不同类型节目对光线的不同要求1.新闻类节目的光线要求2.纪实类节目的光线要求3.艺术类节目的光线要求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一、自然光简析1.直射的阳光2.散射的“天光”3.环境的反光二、室内自然光拍摄1.室内自然光的特征2.室内自然光的处理三、户外特殊光线的拍摄1.雪天2.阴天3.雨天4.雾天四、户外大场面光线的拍摄1.江、河、湖、海2.沙漠、丘陵、草原、黄土高原五、日出和日落的拍摄1. 日出和日落的光线特征2. 日出和日落的拍摄方法六、景物反差较大条件下的拍摄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一、人工光简析1.人工光的优越性2.人工光的种类二、室外人工光运用1.进行修饰2.进行平衡3.进行摹拟三、室内场景的人工光处理1.主光光位的确定2.利用人工布光创造空间感6四、室内人物的人工光处理1.三点布光2.不同景别的人物光线处理3.动态人物照明五、室外夜景拍摄1.室外夜景的光线特点2.室外夜景的拍摄方法第四节色彩的感情倾向一、色彩概述二、色彩的感情倾向第五节色彩的画面表现一、色彩基调的形成二、画面的色彩构成1.色彩的选择2.色彩的布局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第一节场面调度的源流一、场面调度的来源二、场面调度的定义第二节电视场面调度一、电视场面调度1.人物调度2.镜头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三、电视场面调度特点四、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第三节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1.轴线的定义2.轴线规律3.越轴4.轴线的意义二、三角形原理1.概念2.三角形原理与轴线三、运用实例1.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
2.当关系线是倾斜的或垂直时。
3.当拍摄人物是三个人时。
第八章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第一节电视摄像的种类一、纪实类摄像与艺术类摄像电视摄像教学大纲·7·1.纪实类2.艺术类3.纪实类摄像与艺术类摄像的区别二、演播室类摄像与外景类摄像第二节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一、摄像师的任务二、摄像师工作的特点三、摄像师的基本素质第九章影视特殊摄像(选讲内容)第一节特殊摄像的概述一、特殊摄像的定义1.常规摄像2.特殊摄像二、特殊摄像的拍摄器材1.摄像机自身的特殊装置2.特殊的附加设备第二节特殊摄像的作用一、特殊摄像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具体二、特殊摄像可以引发兴趣三、特殊摄像可以造成新的节奏四、特殊摄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拍摄时间五、特殊摄像可以拍摄非常规的画面第三节特殊摄像与艺术创作一、特殊摄像的操作方法(一)早期电影的特技拍摄方法1.升格拍摄2.降格拍摄3.逐格拍摄4.停机再拍5.倒拍6.黑幕背景特技摄影7.用模型、道具、布景、绘画、照片代替实景8.Staff Motion摄影9.Goal Motion摄影10.全息静动摄影法11.电子摄影(二)现代影视的特殊拍摄方法1.调节摄像机镜头的可变参数2.在摄像机镜头前安装特殊效果镜3.近距拍摄4.显微摄像5.航空摄像6.水下摄像88.动画摄像二、如何运用特殊摄像进行艺术创作1.特殊摄像与构图2.特殊摄像与景别3.特殊摄像与光线4.特殊摄像与色彩5.特殊摄像与后期编辑四、教学课时分配表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摄像基础》(第三版)[美]赫伯特·泽特尔著,王宏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 参考书:1、《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张会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2、《影视摄影艺术》郑国恩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3、《电影摄影艺术概论》葛德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4、《实用电视摄像》苏启崇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5、《电视摄像艺术》刘荃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26、《电影和电视制作》(第4版)[美]林恩·格罗斯拉里·沃德著,毕根辉译,华夏出版社,2000.9六、教学方法电视摄像教学大纲·9·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媒体结合的开放教学方式,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又能灵活运用艺术技巧。
主要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观摩影视作品3.影视作品分析法4.讨论法5.实验操作法七、课程考核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拍摄水平及出勤情况等。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系周行,2007年3月编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