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摄影基础实验学时:21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课程类别:必修一、实训教学任务与目的:本实验课的任务与目的主要是结合实际,消化吸收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加强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训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训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和摄像机基本操作、照片拍摄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摄影作品及摄像机的运用。
三、实训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注:项目类型:演示、验证、设计、综合、其它实训要求:必做、选做实训一电视摄像机及镜头的操作技巧(3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DV5001摄像机镜头的基本结构,机身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项目:了解5001电视摄像机镜头的基本结构镜头上各项功能:聚集环、变焦环、光圈环和微距;手动变焦与自动变焦系统的操作手动光圈与自动光圈的操作5.了解DV5001电视摄像机机身的基本结构6.镜头上各项功能键开关:电源开关、增益控制开关、白平衡调整开关、VTR开关、色温镜控制钮等;7、增益控制开关的作用;8.白平衡控制开关:白平衡的调整方法,9.色温片调整:几档滤色镜的用法。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JVC 5001摄像机每组一台,4-6人为一组;2、三角架和外接话筒,每组一套;3、摄像机电池每台设备一块;4、DV磁带由学生自备。
实训二分组短片拍摄(9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按照分组督促学生进行分组短片拍摄,完成短片拍摄。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短片剪辑。
二、实验项目:1.督促学生进行分组短片拍摄2.督促学生完成短片拍摄3.讲解后期剪辑常识4.巡查学生拍摄情况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JVC 5001摄像机每组一台,4-6人为一组;2、三角架和外接话筒,每组一套;3、摄像机电池每台设备一块;4、DV磁带由学生自备。
实训三摄影基本操作(3课时)一、实训目的和要求:了解照相机结构,了解照相机的主要功能,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操作,运用光圈、快门速度、调焦、变焦等机构的调节达到预定的拍摄效果。
二、实训内容:1、照相机结构认知;2、照相机功能认知;3、照相机快门和光圈配合控制曝光;4、对焦与变焦;5、白平衡设置;6、静态物体拍摄。
三、实训设备及材料:照相机。
实训四景深控制与镜头焦距运用(3课时)一、实训目的和要求:掌握景深控制方法和镜头焦距的运用。
二、实训内容:1、景深控制;2、镜头焦距运用。
三、实训设备及材料:照相机,三脚架。
实训五影调控制与动态、动感控制(3课时)一、实训目的和要求:掌握多种测光方式和影调控制方法,掌握慢速记录动态和高速“凝固”动态的表现技法。
二、实训内容:1、测光方式比较;2、影调控制训练;3、户外运动体拍摄。
三、实训设备及材料照相机、三脚架。
四、考核方法1.学生每人均需完成各个项目的拍摄,以拍摄作品为实训考核的主要依据(80%),结合平时操作情况(20%)确定实训成绩。
2.上述实训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5%。
五、实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摄影技术与技巧》实训指导书;《摄影技术与技巧》,胡晓阳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摄影训练50步》,陈睦喜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
《影视摄影艺术》,郑国恩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摄影基础》实训指导书实训一电视摄像机及镜头的操作技巧(3课时)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DV5001摄像机镜头的基本结构,机身的基本结构。
要求:每个人都要动手操作,熟悉镜头的结构和功能和使用技巧,熟悉机身的结构和功能和使用技巧。
二、实验项目:了解5001电视摄像机镜头的基本结构镜头上各项功能:聚集环、变焦环、光圈环和微距;手动变焦与自动变焦系统的操作,手动变焦练习;手动光圈与自动光圈的操作,手动光圈拍摄练习;5.了解DV5001电视摄像机机身的基本结构6.镜头上各项功能键开关:电源开关、增益控制开关、白平衡调整开关、VTR开关、色温镜控制钮等;7、增益控制开关的作用;8.白平衡控制开关:白平衡的调整方法,9.色温片调整:几档滤色镜的用法。
在各种色温档下调整白平衡实验,进行差别比较。
10.推、拉、摇、跟等运动镜头的拍摄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JVC 5001摄像机每组一台,4-6人为一组;2、三角架和外接话筒,每组一套;3、摄像机电池每台设备一块;4、DV磁带由学生自备。
四、实验方法:1、观察:逐个操作,完成其功能效果的演示。
练习:熟练使用摄像机镜头的各种功能。
熟练使用摄像机各种开关有设备调整中的作用的各种功能。
演示摄像机机身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演示摄像机镜头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观察设备的基本构成,对照设备说明书找到各功能键的位置。
打开电视摄像机的电源。
对照说明书演示各功能键的效果。
老师演示电视摄像机镜头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演示电视摄像机机身功能键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六、注意事项:使用前,阅读使用说明书,弄清机器的开关、键钮,各调节环等的功用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操作示范和分组讲解。
注意摄像机使用的安全,尤其避注意免摔碰和硬调镜头的各个调节环。
4、使用前,阅读使用说明书,弄清机器的开关、键钮,各调节环等的功用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操作示范和分组讲解。
b)注意摄像机使用的安全,避免摔碰机身的各个部位。
实训二分组拍摄短片(9课时)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安排学生分组提交短片剧本,按照分组督促学生进行分组短片拍摄。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短片剪辑。
要求:让学生提交剧本并讨论,使剧本具有可拍性和符合摄像课训练目的。
了解每组学生的拍摄情况,对学生拍摄的进度提出意见,对学生拍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二、实验项目:1.分组上讲台解释自己剧本,然后进行课堂讨论。
2.通过讨论和整理,对每组学生的剧本提出修改意见。
3.督促学生进行分组短片拍摄4.督促学生完成短片拍摄5.讲解后期剪辑常识6.巡查学生拍摄情况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JVC 5001摄像机每组一台,4-6人为一组;2、三角架和外接话筒,每组一套;3、摄像机电池每台设备一块;4、DV磁带由学生自备。
四、实验方法:1.分组领取拍摄设备2.教师演示注意问题3.学生分组开始拍摄短片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组领取设备并强调设备安全使用2.学生分组拍摄短片,教师进行巡查。
六、注意事项:。
1.老师要讲解领取、使用和归还设备的注意事项2.由于学生拍摄地点分散,采取巡查的方式进行控制3.给学生留下手机等联系方式,以便在巡查过程中各组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反映解决。
实训三摄影基本操作(3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照相机结构,了解照相机的主要功能,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操作,掌握用光圈、速度组合进行曝光量控制的方法,掌握调焦、变焦等机构在照片拍摄中的运用。
运用光圈、快门速度、调焦、变焦、白平衡设置等机构的调节达到预定的拍摄效果。
要求:1、预习;2、掌握照相机基本操作;3、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项目1、照相机结构认知;2、照相机功能认知;3、照相机快门和光圈配合控制曝光;4、对焦与变焦;5、白平衡设置。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照相机。
四、实验方法1、教师进行照相机结构分析、功能演示、操作示范;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分析总结照相机结构、功能、操作要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认知照相机的结构;2、各种功能演示与操作;3、正确持机方式演示与操作;4、正确测光并调节光圈快门速度组合,了解各种测光模式,理解等量曝光概念,初步认识曝光量变化、光圈和快门速度对影像的影响;5、取景并调节镜头焦距、物距,掌握镜头焦距、各种对焦模式的应用;6、白平衡调整,理解色温和白平衡概念。
六、注意事项1、谨慎操作,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照相机损坏;2、交实训报告。
实训四景深控制与镜头焦距运用(3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景深的控制方法,理解不同焦距镜头与视场、放大倍率、透视关系、拍摄距离的关系,比较分析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掌握各种焦距镜头的使用。
要求:1、预习;2、提交作品。
二、实验项目1、光圈变化对景深的影响;2、镜头焦距变化对景深的影响;3、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4、广角镜头拍摄;5、标准镜头拍摄;6、长焦镜头拍摄。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照相机,三脚架。
四、实验方法1、学生按符合实训指导书要求制定的拍摄方案进行拍摄;2、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选择纵向前后排列的一组景物,在镜头焦距、调焦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用最大光圈、中等光圈、最小光圈各拍一张,比较景深变化;2、选择纵向前后排列的一组景物,在镜头光圈最大、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对远、近、中景物调焦,各拍一张,比较景深变化和前后景深的大小;3、选择纵向前后排列的一组景物,在镜头光圈最大、调焦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用长、中、短焦距镜头,各拍一张,比较景深变化。
4、保持拍摄距离不变、改变镜头焦距拍摄,观察分析镜头焦距对拍摄范围、视场角、放大倍率、透视关系的影响;5、保持镜头焦距不变、改变拍摄距离,观察分析拍摄距离对拍摄范围、视场角、放大倍率、透视关系的影响。
六、注意事项1、记录拍摄参数,分析比较拍摄效果;2、提交9幅电子稿,注明拍摄项目、拍摄参数、效果分析。
实训五影调控制与动态、动感控制(3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多种测光方式,初步掌握影调控制方法与技巧,掌握慢速记录动态和高速“凝固”动态的表现技法,分析不同的快门速度所表现的影像效果。
要求:1、预习;2、上交作品。
二、实验项目1、测光方式比较;2、影调控制训练;3、户外运动体拍摄。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照相机、三脚架。
四、实验方法1、演示比较各种测光方式;2、比较曝光量变化对拍摄效果的影响;3、进行运动体拍摄,比较运动体影像模糊量。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演示人像曝光;2、测光人像,点测光,分别对不同亮部的部分测光,按多种计算方式决定曝光量,比较曝光效果;3、对一以固定速度横向运动的物体,在镜头焦距、物距不变的情况下,以1/30秒、1/60秒、1/250秒快门速度各拍一张,比较运动体影像的清晰度;2)对一以固定速度横向运动的物体,在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用1/30秒快门速度,距离被摄体5m、10m各拍一张,比较运动体影像的清晰度;4、对一以固定速度横向运动的物体,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用1/30秒快门速度,用长、中、短焦距镜头各拍一张,比较运动体影像的清晰度;5、在镜头焦距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用1/30秒快门速度,对一以固定速度运动的物体,相对照相机焦平面横向运动、纵向运动各拍一张,比较运动体影像的清晰度;6、横向追随、纵向追随拍摄;7、以不同快门速度拍摄流水,比较拍摄效果。
六、注意事项1、记录拍摄参数;2、提交9幅照片电子稿,注明拍摄项目、拍摄参数、效果分析。
执笔人:胡晓阳、王灵东教研室:摄影教研室编制日期: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