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前准备1·1 施工现场1·1·1 施工现场的条件①.适用范围大金地暖系统②.要领(施工方法)a.施工前要求楼面结构层平整,如果不平度超过10mm要用1:2的水泥砂浆找平;b.施工前表面的沙石碎块、杂物要打扫干净c.施工前其他管线(如给水、排水的管道,电线管)应全部施工完毕d.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堵头要保护好,已防落入杂物,造成堵塞③.注意事项④.引用资料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BJ 142-2004)⑤.参考品牌⑥.相关内容1.施工前准备1·2 材料1·2·1 保温材料①.适用范围大金地暖系统②.要领(施工方法)表1-1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表观密度kg/m3≥20.0 压缩强度(即在10%形变下的压缩应力)KPa ≥100导热系数W/m·k ≤0.041吸水率(体积分数)%(v/v) ≤4尺寸稳定性% ≤3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 ≤4.5熔结性(弯曲变形)mm ≥20氧指数% ≥30燃烧分级达到B2级表1-2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绝热层厚度1.施工前准备1·2 材料1·2·2 发热管材①.适用范围大金地暖系统②.要领(施工方法)表1-3 设计工作压力0.8MPa下各种管材的规格尺寸要求公称外径外径PEX管铝塑复合管PE-RT管PPR管PPB管PB管16 16+0.3 1.8+0.3 2.0+0.3 2.0+0.3 2.0+0.3 3.3+0.3 1.3+0.320 20+0.3 1.9+0.3 2.0+0.3 2.3+0.4 2.3+0.4 4.1+0.4 1.5+0.425 25+0.3 2.3+0.4 2.5+0.4 2.8+0.4 2.8+0.4 5.1+0.4 1.9+0.4图1-2 PE-RT管图1-3 PPR管③.注意事项a.使用时首先检查管材的温度和压力是否适合在地暖中应用b.根据不同的材料,检查管材的壁厚是否满足列表中所列的最小壁厚要求④.引用资料表1-3引用自建设部行业标准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管道系统》图1-2~3引用自《大金地暖设备安装》进行编写⑤.参考品牌⑥.相关内容1.施工前准备1·3 工具1·3·1 地暖施工工具①.适用范围大金地暖系统②.要领(施工方法)a.各种工具请按照其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地暖系统地的安装质量2.地暖室内施工2·1组装分集水器2·1·1分集水器的安装位置①.适用范围分集水器的安装②.要领(施工方法)a.根据品牌和支路数量的不同,分由零部件组装成和整件两种,通常一个分集水器支路较少时采用组装的,支路较多时采用整件的b.分集水器一般安装在厨房、卫生间、楼梯下或设备间等,禁止安装在衣帽间内或室外;为保证将来维修,其所在位置必须保证分集水器可整体拆卸;安装应保证水平、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c.分水器与集水器之间保持200mm间距,整体距离地面300mm以上,便于维修。
分集水器上沿高度不低于600mm(须高于地面盘管)d.一般上方为分水器,下方为集水器,即上方为供水管,下方为回水管。
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图2-1 上分下集形图2-2 卡扣式支架图2-3 暗藏在卫生间③.注意事项a.分水器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前应先检验分、集水器表面是否光滑、洁净、有无裂痕、杂质或砂眼等b.安装时使用水平尺定位,垂直、水平安装偏差均不超过3到5mm,避免同轴度偏差过大而产生过量的装配应力,使分集水器失效或损坏c.分集水器路数应该与设计相符合,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最小两路,最大八路d.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2.地暖室内施工2·1组装分集水器2·1·2分集水器的组装①.适用范围分集水器的安装②.要领(施工方法)a.分集水器采用双支架固定、托钩固定、嵌墙或罩箱固定等方式安装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b.在分水器前的进水管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管。
在集水器后的出水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衡阀或其他可关断调节阀。
对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
c.分集水器的供、回水两端应分别安装压力表、自动排气阀,当保压、调试等全部竣工后,再将压力表更换为自动排气阀,分集水器附近留有一个三孔插座(用于日后电热阀供电)2.地暖室内施工 2·2 铺设主管 2·2·1 主管的铺设 ①.适用范围热交换器与分集水器之间的主管②.要领(施工方法) a. 主管与弯头的连接采用熔接器,须保证连接紧密,防止漏水b.主管必须作保温,一般采用厚度为9mm 橡塑材质的保温层;室外或明装部分须用包扎带包扎美观 c. 主管安装要横平竖直;公寓房中主管一般沿墙角走,复式房型一般沿吊顶内部和墙角走,在吊顶内部走管时须用吊杆和管卡固定(吊杆间距1.2m 以内),保证水平 d. 此外,若主管上追加了外置泵(一般用于别墅或复式项目中,主管内部阻力损失较大的情况),需保证其中一个分集水器上装有旁通阀,以达到保护外置泵的作用。
图 2-9 用熔接器连接主管与弯头 图2-10 主管与分集水器的连接③.注意事项 a. 主管一般采用直径32mm 的PPR 管b. 管路中的杂物会增加水阻,同时破坏阀门和管件的密封性,因此在管路的进口入应安装过滤器c. 主管立管高不得小于150mm ,不宜大于700mm2.地暖室内施工 2·5 铺设反射膜 2·5·1 铺设反射膜 ①.适用范围地暖反射膜的铺设②.要领(施工方法) a. 反射膜有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粘贴使用,即把反射膜用胶粘贴到保温材料上,然后铺设使用;一种是不粘贴直接铺设使用 b. 在铺设反射膜时,必须注意遮盖严密,不得有漏出保温板或地面现象c. 为方便计算管道间距,反射膜方格间距为 5cmd. 反射膜铺设一定平整,不得有褶皱、破损e. 反射膜之间必须用透明胶带或铝箔胶带粘贴,也可用卡钉图 2-15 地暖反射膜 图2-16 铺设反射膜2.地暖室内施工2·6 铺设地面盘管2·6·2 地面盘管的固定①.适用范围散热盘管的铺设②.要领(施工方法)a.盘管开封前一般为捆装,每捆长度150或200m,每隔1m会有标注,方便铺设过程中计算长度b.铺设盘管时用卡钉固定,一般直管卡钉间距300~500mm,弯管部分用4~5个卡钉均匀固定,为防止出现死折,弯曲半径不宜小于5倍管外径c.通常在铺设地板或卫生间区域管间距150mm,铺设地砖或大理石区域管间距200mm。
如果出现管间距小于100mm时,要求在管路上加装保温材料(如加柔性塑料波纹套管),保温材料长度不应小于1000mm,以减小混凝土垫层膨胀d.若盘管回路之间实际铺设长度与设计回路差距大于30m,则应从新调整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2.地暖室内施工2·6 铺设地面盘管2·6·3 地面盘管的保压①.适用范围散热盘管的铺设②.要领(施工方法)a.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空气排出b.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c.采用手动加压泵缓慢升压,保压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不小于0.8MPa,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观察有无漏水现象。
保压时间2小时以上,压降小于0.03MPad.长期保压0.6MPa并留压力表直至调试使用图2-22 地面盘管的保压③.注意事项a.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b.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c.让用户到现场察看后(一般只检查盘管间距和压力表压力即可),签隐蔽工程验收单④.引用资料图2-22引用自《大金地暖设备安装》进行编写⑤.参考品牌2.地暖室内施工2·7 铺设金属网2·7·1 金属网的铺设①.适用范围铁丝网的铺设②.要领(施工方法)a.金属网一般铺设在反射膜上面,主要用于固定混凝土(常用做法铺设在水管上面)b.金属网用卡钉固定c.金属网要铺设平整、均匀,不得出现钢丝网翘起现象d.一般所用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为1mm,网孔尺寸为50mm×50mm2.地暖室内施工2·8 铺设水泥蓄热层2·8·1 水泥蓄热层的铺设①.适用范围散热盘管的铺设②.要领(施工方法)a.地暖铺设区域应沿墙壁四周、门口设置膨胀伸缩缝,宽20mm,高度与回填地面找平层齐平,膨胀伸缩缝应连续不间断,拐弯处需断开b.严禁直接在地暖盘管上进行混凝土搅拌,可在地暖盘管上铺垫木板或者是塑料板。
施工时不得出现钢丝网外露现象,如边界保温条脱落,需将边界保温条复位c.混凝土找平后地面高差不得大于5mmd.铺设混凝土时,在门口、过道、地漏等位置必须做好记号,防止后期施工中不当行为破坏地暖盘管e.分集水器出来的盘管密集区须作保温(如贴边角保温层、加柔性塑料波纹管套管等),否则地面温度会很高;且此处的混凝土铺好后应在其表面放块木板以防受力不均导致混凝土裂开图2-25 地暖各层示意图图2-26 水泥蓄热层效果图③.注意事项a.混凝土标号≥C15,配合比准确、搅拌均匀b.混凝土在回填4小时后开始养生,养生期内要保持地暖系统内水压力不小于0.4MPac.混凝土养生期不得少于21天,养生期内不得在填充层上加以重载如推车、放置重物等、也不准有高温烘烤或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d.对已回填完的区域要实行封闭,以保护回填后的地暖系统不被破坏④.引用资料图2-25~26引用自《大金地暖设备安装》进行编写2.地暖室内施工2·9 地面层的施工2·9·2 地面层的铺设①.适用范围地面层的铺设②.要领(施工方法)a.铺大理石房间与铺复合地板房间的地平要有落差,且须在混凝土层上先铺一层砂浆灰,再铺大理石b.复合地板与混凝土层之间还要铺设3mm左右的防潮层c.铺大理石的混凝土表面要粗糙易粘合,铺复合地板的混凝土表面则要光洁d.石材、瓷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有10mm宽伸缩缝e.地板长边应与房间的光线方向一致,安装时第一排地板长边凹槽向墙,地板与墙之间放入木楔,保证地板伸缩缝隙8-12mm,排与排之间的地板应错缝安装,且错缝距离应大于20厘米f.铺设时应随时观察板面的高度差、缝隙及其他缺陷,合格后方能施胶拼接并立即清除板面残余胶液2.地暖室内施工2·9 地面层的施工2·9·1 地面层铺设前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