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88148814工作面初采措施施工单位: 采煤二区编制人:区长:生产技术科:安监处:防治水副总:采煤副总:总工程师:编制时间:年月日一、情况说明:8814工作面切眼长110m,采用锚网支护,净宽6.0m,净高2.2m,直接顶为石灰岩,直接底为粘土岩。
工作面倾角3°~11°,平均倾角7°,煤层厚度1.95m~2.1m,平均2.0m,在煤层的中上部有一层岩性为碳质粉砂岩的夹石,厚度为0.1m~0.35m,平均0.2m,分布较稳定;煤层普氏硬度系数f=5~6。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确保工作面初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编写本措施。
二、技术措施:1、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采用单一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垮落法管理顶板,工艺流程为:采煤机沿底板割煤→全面放炮处理夹石和顶煤→下行松机→推移刮板输送机→移架(打眼)→端头处进刀→进入下个循环。
㈠装落煤方式:工作面采用MG2×160/710-AWD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往返一次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600mm。
采煤机割下的煤经螺旋滚筒自行装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㈡采煤机进刀方式:采煤机采用在下端头割三角煤斜切进刀方式,即采煤机松机至刮板输送机机头后,向刮板输送机机尾牵采煤机,到位后移直刮板输送机,然后向刮板输送机机头牵采煤机割三角煤,斜切进刀段倾斜长度不得小于25m。
㈢放压炮:夹石和顶煤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处理。
炮眼采用单排眼布置,垂直于煤壁,眼深不低于0.8m,眼距为1.0m,炮眼距顶板0.3m,并有5°~8°的仰角。
爆破时采用一次装药、分组连线、分次爆破的方法,且一次连线,必须一次起爆。
顶板完整时一次拉炮个数不超过20个,顶板破碎、压力大时,一次拉炮个数不超过10个。
㈣推移刮板输送机:随松机并顺序推移刮板输送机,滞后采煤机滚筒20m~25m,推移弯曲段不小于20m,且要均匀过渡,推移步距600mm,并保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平、直、稳。
㈤移架:采用本架方式操作支架,当刮板输送机移到位后,及时将支架前移到位,移架步距600mm。
①施工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底座箱前端操作台上操作支架,观察支架、顶板、煤帮情况。
②降立柱使支架顶梁稍离顶板,当支架可移动时,立即停止降柱,带压擦顶移架至规定步距。
③移架时推移千斤顶与刮板输送机保持垂直,支架不歪斜,中心线符合规定,全工作面支架成直线。
④升立柱同时调整平衡千斤顶,使顶梁与顶板严密接触约3秒~5秒,确保初撑力达到24MPa。
⑤将各操作手把回“零”。
2、工作面采用70组ZY5000/12/24型液压支架、6组ZYG5000/12/24型端头支架支护。
工作面两横头处的支护:①下横头:当1#端头支架距运输顺槽下帮煤壁大于1.0m时,采用两路戴帽对柱支护,每路不少于2对对柱,对柱排距0.6m,柱距不大于1.0m,最后一排对柱与支架顶梁后端齐,且靠近端头支架的对柱与端头支架的距离不大于0.5m;当1#端头支架距运输顺槽下帮煤壁0.5m~1.0m时,采用一路戴帽对柱支护,柱距0.6m,且不少于2对对柱,最后一对对柱与支架顶梁后端齐,对柱与端头支架距离不大于0.5m;当1#端头支架距运输顺槽下帮煤壁小于0.5m时,不再进行支护。
②上横头:当76#端头支架距轨道顺槽上帮煤壁大于1.0m时,采用两路戴帽对柱支护,每路不少于2对对柱,对柱排距0.6m,柱距不大于1.0m,最后一排对柱与支架顶梁后端齐,且靠近端头支架的对柱与端头支架的距离不大于0.5m;当76#端头支架距轨道顺槽上帮煤壁0.5m~1.0m 时,采用一路戴帽对柱支护,柱距0.6m,且不少于2对对柱,最后一对对柱与支架顶梁后端齐,对柱与端头支架距离不大于0.5m;当76#端头支架距轨道顺槽上帮煤壁小于0.5m时,不再进行支护。
③上、下横头切顶线排每棵正规支柱前支设一棵趄柱,且所有正规支柱必须垫铁鞋,并拴牢防倒绳,初撑力不小于11.5MPa。
④当上、下两横头支柱阻碍行人时,可将支柱向面后调整,确保行人畅通。
3、工作面轨道顺槽距工作面煤壁100m范围内,使用工字钢配合金属铰接顶梁和单体支柱进行支护,工字钢平行于轨道顺槽间距1.0m 一根,单体支柱支设在工字钢与金属铰接顶梁交叉处,运输顺槽距工作面煤壁30m范围内,沿倾斜方向支设两排戴帽点柱进行支护,柱距1.0m;运输顺槽在固定刮板输送机两侧各支一路,支设后确保人行道宽度不低于800mm。
轨道顺槽两排戴帽点柱排距不低于1.0m、不大于1.2m,上帮侧的支柱距煤壁不低于0.8m。
超前支护范围内,巷道净高不低于1.8m,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净高不低于2.0m。
当超前支柱距两帮煤壁大于1.0m时,按以上要求支好三排戴帽点柱。
支设超前支护时要拉线支设,其偏差不大于±100mm,支柱垫铁鞋(铁鞋直径300mm),并拴牢防倒绳,初撑力不得低于11.5MPa。
4、工作面生产时,采煤机前滚筒和后滚筒沿底割底煤,割煤至循环刮板输送机机尾后,全面放炮处理夹石和顶煤,然后下行松机,跟机推移刮板输送机,随推移刮板输送机随移架,松机至刮板输送机机头后,在进刀处进刀,工作面进入下一个正规循环。
5、工作面生产前,切眼两帮的锚网、锚盘提前拆除,顶板上的锚盘移架前拆除;轨道顺槽和运输顺槽内的锚网、锚盘同样提前拆除,超前面前煤壁不得大于 2.0m;切眼面前锚杆采用打眼放炮或采煤机直接截割的方法进行处理;当采用打眼放炮处理时,炮眼采用五花眼布置,眼距不大于1.0m,眼深不小于1.0m,装药量为0.3kg/眼,余眼必须用水泡泥、炮泥封满封实,且一次拉炮个数不得超过20个;当采煤机截割锚杆时,采煤机司机必须通知附近施工人员躲至安全地点,当锚杆松动、人工能够抽出时,立即停止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的运转,将锚杆拉出。
6、当工作面遇断层时,采用打眼放震动炮的方法平推硬过,采高控制在1.6m~2.3m之间,断层处以能过机为准,起底厚度以现场顺平刮板运输机为准;采高大于2.3m时,托夹矸回采,支架仰俯角不大于7°,歪斜不大于±5°;破顶、起底厚度大于1m时,采用五花眼布置,小于1m、大于0.5m时采用三花眼布置,小于0.5m时采用单排眼布置;眼距0.8m,眼深0.8m。
7、当工作面遇断层、二合顶、顶板破碎时,每组支架顶梁上方使用不少于1根专用工字钢(工字钢长度1.2m)支护顶板,工字钢伸出支架顶梁的长度0.5m,且工字钢与支架顶梁之间使用物料防滑。
8、严禁任何人员随意进入面前行走及作业,如果确需进入面前作业时,必须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对作业范围内相邻的10组支架进行二次注液,确认无问题后,在有专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入面前作业。
9、支架应保持一条直线,与输送机垂直,偏差不得超过±50mm,支架垂直顶底板,其歪斜小于±5°,最大仰俯角小于7°,支架中心距为1500mm±100mm,相邻支架间隙不超过400mm,不少于50mm。
10、加强刮板输送机机头处的两组特殊支架的管理,初撑力不得小于24MPa,机头移到位后,及时将这两组特殊支架前移到位,并升挺。
三、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行该工作时,要由班组长、安监员担任,班组长找顶,安监员负责监护。
找顶时要使用专用长柄工具(长柄工具长度不小于1.8m),站在顶板完好、支护可靠的安全地点,及时找掉危岩活石。
2、施工时,人员要在有效支护掩护下操作,严禁空顶作业。
3、认真检查液压支架完好情况,不准有漏液、窜液现象;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及三用阀必须完好,单体液压支柱进面前必须上好三用阀,合格后方可进面,及时检查、更换漏液失效支柱,并加强支柱拴绳管理。
4、工作面回柱前,必须认真检查周围顶板情况和支架情况,清理好浮煤杂物,确保后退路畅通,回柱时人员应站在所回支柱的斜上方,在完好支护的掩护下操作,严格执行三角回柱法,落实好回柱操作八大要领,使用长柄工具远距离缓慢卸载,确保安全。
5、拆卸锚盘时,每组施工人员不少于2人,并指定安全负责人,一人监护安全,一人操作,严禁正对锚盘施工,并时刻确保后退路畅通。
6、泵站压力不得小于30MPa。
7、支架上方空顶时,要用道木、板棚等物料背实顶板。
背顶时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8、工作面打眼、定炮、连线时,必须由工长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安全,且定炮时,雷管脚线必须扭结成短路,不得接触金属导体。
9、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放炮三保险、四人联锁、爆破前后洒水降尘等制度,定炮站岗距离不得低于20m,放炮站岗距离曲线不得低于75m,直线不得小于100m,且有掩体的安全地点。
10、放炮前,由当班班组长亲自安排专人到所有通往爆破地点的通道站岗,每处站岗地点安排两人前往,一人站好岗后,一人回来通知班组长放炮,只有在所有站岗地点通知放炮的人员到齐并与班组长、安监员、放炮员见面,班组长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放炮命令。
11、放炮后,班组长、放炮员、兼职瓦斯检查员、安监员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瞎炮、残炮等情况,发现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确认安全无误后,班组长安排人员撤岗,撤岗人员必须与回来通知放炮的人员是同一人,站岗人员在未见到撤岗人员之前,严禁任何人员进入警戒范围,只有见到撤岗人员接到撤岗命令后,方可撤岗。
12、处理拒爆、残爆时,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1、342条的规定执行。
13、采煤机附近10m范围内爆破时,必须使用物料将采煤机保护好,防止放炮打坏。
14、其它未涉及部分按《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814工作面作业规程》及相关措施规定执行。
四、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