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开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东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七。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该专业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一门以电磁场理论、光导波理论、光器件物理及微波电路理论为基础,并和通信系统、微电子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实际相结合的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及名称:04、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二、综合考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复试以综合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录取。
学院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专家组(定向生除外),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组成,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综合考核,主要评价学生视野、实际应用知识能力及培养潜力。
复试成绩满分300分。
复试成绩低于180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综合面试环节主要内容和形式如下:(1) 思政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外语水平(满分100分);英文自我介绍,随机的英语提问和回答,考核英语听说能力。
(3)专业知识考核(满分:100分)全面考核考生对所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所学和报考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报考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1)研究生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科研活动能力及在研究生阶段科研业绩;3)数理基础及专业知识;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综合能力测试(满分:100分)全面考核考生教育背景、学术思想、创新意识、科研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心理素质等。
四、申请材料(一)申请-考核制1、符合北航“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申请考核”考生的相关要求。
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
(3)同等学力人员,须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a. 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入学之日);b. 已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三名);c. 修完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部学位必修课,并提交进修单位开具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
提示: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课以及两门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非学历硕士考生在报考时如果尚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按同等学力人员对待。
2、本科及硕士专业均为理工科相关专业。
3、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本科或硕士就读于“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高校,学科评估中相关学科专业评估为A类(含A+、A、A-)、B+的其它高校,国家级研究所的应届及往届学历硕士毕业生(包括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已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其所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不符合条件(1)和(2)的其他考生,由招生工作小组进行资格审查,择优审核认定。
4、英语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或2011年1月1 日以后获得国家英语六级考试425分以上),或相同水平的英语考试成绩,如托福(TOEFL90分以上)/雅思(IELTS不低于6.0分);(2)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士或硕士学位;(3)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学生第二作者已经发表英文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
(二)硕博连读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规定。
3)成绩优秀(一年级硕士研究生需有一等或二等学业奖学金),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在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和获得全国级别学科竞赛奖等科研活动表现优异者,可适当放宽对学习成绩的要求。
4)须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申请硕博连读须获得硕士生导师同意和硕士所在学院的同意。
五、考博分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复试成绩满分300分。
其中外语水平满分100分;专业知识考核满分100分;综合能力测试满分100分。
六、导师介绍谢拥军现为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3月-2001年9月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和杜克大学做博士后副研究员,2002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评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9年12月调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研究方向为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和天线微波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电磁学及应用、天线与微波工程、太赫兹技术正在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项目和国防预研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2项。
最近发表论著:发表学术论文173篇(其中SCI50余篇)、教材和专著7本,其中包括国际学术杂志48篇。
获得主要荣誉:全国高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微波分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学专委会委员;总装备部国家重大基础安全XXX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专家。
担任IEEE AP Magazine、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杂志和《物理学报》、《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航空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等国内学报的论文评审人。
苗俊刚教授、博导、长江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德国不来梅大学电子与物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责任教授和微波工程实验室主任。
苗俊刚教授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同时,苗俊刚教授还担任国家军口“863”计划某主题专家组成员和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
苗俊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毫米波实时成像技术、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辐射测量技术等。
七、考博经验考博成功需要关注哪些?一、考博首先要确定院校和意向博士生导师1. 为了保险起见,目标院校一般最多选择三个,太多了你也没精力应对。
选择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不冲突、距离相近、参考书目相似的院校。
2. 你是愿意去研究所还是去高校呢?一般来说,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较浓厚,但生活有些枯燥;而高校相对活跃,掺杂着科研和教学,氛围稍淡。
其实,不管你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关键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3.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导师对于你读博期间能否能做出成绩至关重要,好导师让你向往科研,差导师让你厌恶科研,这就是差距。
自己寻找导师很盲目,犹如大海捞针。
一个捷径:征求你的硕导或身边的导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
如果你早就有考博意愿,还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些导师,比如在会议茶歇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或者询问考博事宜,借此给导师留下印象。
在获得导师允许后可以专门拜访,这都比邮件沟通要高效的多。
选择导师的原则是人品第一,学品第二。
人品:导师能够建设学生的内心世界,他对你的耳濡目染会影响你的做人做事,你应该重点考虑他的品格修养。
学品:选择那种学术水平处于上升且有时间指导你。
帽子较大的牛导,比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他们的博士招生名额几乎都被硕博连读生占据,外招考生基本没戏。
虽然说牛导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但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他们通常担任行政职务,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指导,往往会指派小导师来代替自己进行指导,这种亲娘不亲后娘不爱的指导,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所以,选择那种名气一般,亲力亲为的年轻导师对于热衷于学术的考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联系导师以后,如果导师对你满意,基本会把考试的情况指点大概;如果导师对你不感冒,大多会说“欢迎报考”之类的客套话,这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斟酌导师的意思了。
二、考博英语初试是敲门砖确定学校之后,首先要清楚目标院校的考试形式。
大多高校是申请制或申请+考核制,比如上海交大今年完全改为申请制,而复旦还是申请+考核制;其次是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地点、参考书目等。
如果今年的还没有公布,可以参考往年的,基本上每年的差异不大,除非遇到考试改革的年份。
接下来你要搜集报考院校的历年考博真题。
个别院校不公布历年的真题,这就需要咨询考过的师兄师姐,向他(她)们取得真经。
如果实在找不到师兄师姐的信息,你需要向报考院校附近的书店进行咨询。
做真题的目的不是指望让你做到原题,而是让你从中把握试题难度和研究命题规律上。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初试的内容。
1. 提交个人材料,包括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推荐信、本硕期间的成绩单、硕士论文的目录摘要、研究成果、博士研究计划书等。
推荐信一般是两封,通常要求推荐人是正高级职称。
硕士期间有文章是加分选项,没有文章并不代表导师一定不会录你,主要看你的科研潜力。
谨记12月初就要关注院校研究生网的相关信息,大部分院校是需要在博士报名端口进行报名的。
这些材料的准备很耗费精力,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提交,所以要尽早认真地准备。
2. 英语考试。
大多数院校没有听力,只有笔试,要重视英语考试,很多高校根据这个成绩选取进入复试的考生。
翻译和阅读是考察的重点,这两部分是需要重点练习;其次是作文,在试题中所占的比利为20%左右,个别院校可能有大小作文之分。
个别院系的初试不只有英语还有专业课,每个院系的情况不一样,可参照院系公布的具体信息执行。
硕士研究生考博的时候因为平时有科研任务加上其他杂事,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也就4个月左右(从今年11到明年2月)。
总的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