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11考,分值38分2015天津,10、11,8分2015浙江,11,4分2015重庆,12,4分2014海南,12、13,6分2014新课标Ⅰ,3,4分2015上海,14、15,4分2013福建,11、12,8分2010年~2013年全国新课标没有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这个考点,但之后开始涉及考点的内容,其他自主命题试卷考查该考点频率很大,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属于高频考点,对该考点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只有个别试卷如上海地理卷出现填空题的形式;该考点的难度系数加大,一般难度系数在0.5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常以热点事件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天津文综,10、11,8分)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⑵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⑴题,从昼夜半球分析,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而甲地距赤道的纬度差最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第⑵题,图中甲、乙两地属于上午时间,太阳位于其东南方;丙地接近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而丁地属于下午时间,太阳位于西南方。
【答案】⑴A ⑵D【考点透析】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纬度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2.太阳高度时间分布规律⑴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①极点上,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②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天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正午太阳高度。
⑵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在6月22日前后太),一次最小值(在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在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在6月22日前后太)具体如下图所示: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热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大,从23°26′增大到46°52′。
温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均为46°52′。
寒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极圈到极点逐渐减少,从46°52′减小到23°26′。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2015·浙江文综,11)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B.43°C.23.5°D.21.5°【图形解读】【解析】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可以计算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之和,即H大+H小=180°-2*当地地理纬度,计算可知当地地理纬度为45°,计算可知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21.5°。
【答案】D【考点透析】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典型例题3】(2013福建文综,11~12,8分)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⑵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第⑴题,位于北半球的福建夏季应将遮阳板放下,避免因强光照射导致室内温度太高,冬季收起遮阳板,让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教室,以改善教室热量和采光条件。
因此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
第⑵题,济南纬度比福建高,冬、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均比福建小,因此为了达到和福建一样的效果,济南可以通过降低遮阳板安装高度或加长遮阳板来实现。
如下图:(以夏至日放下遮阳板为例)【答案】⑴D ⑵A【考点透析】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⑴确定地方时及一天内日影长短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点。
⑵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⑶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
⑷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⑸计算楼间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以我国为例,见右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 H。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应满足α+H=90°(α为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H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
如上图乙所示,α等于当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
[考点规律揭秘]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规律1.日影朝向、长短与太阳位置的关系①太阳在天空的方向与日影朝向相反。
如太阳在西北天空,则日影朝向东南。
②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
一天中中午时日影最短。
2.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①正午日影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日影向北;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日影向南。
②正午日影长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增。
③太阳直射点处,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3.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①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此时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②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④从冬至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逐渐北移,日影朝向越偏南;从夏至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日影朝向越偏北。
【示例】(2015·重庆,12,4分)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A.0.6mB.1.2mC.1.8mD.2.4m【解析】北京时间是12:00,马尔代夫的时间应该是9:00左右,4小时后飞机到达马尔代夫对应的时间应该是13:00左右。
12月4日距12月22日还有18天,按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15°计算,这时的太阳直射点应该是在南纬19度左右,由此可以估算出马累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5°左右,由此可以计算出机长的影长在正午时刻应该是在1.25米左右。
【答案】B【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1.(2015·江苏地理,4,2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2014·海南地理,12、13,6分)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2~3题。
2.该地的经度为A.30°EB.30°WC.60°ED.60°W3.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10°NB.10°SC.50°ND.50°S4.(2014·新课标卷Ⅰ,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 D.冬至日P>1(2014·上海地理卷,12、13,4分)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经线的交点。
据此回答5~6题。
5.图示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 12月22日6.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120E、23°26′SB.120E、23°26′NC.60°W、23°26′SD.60°W、23°26′N[创新预测试题]一、选择题(2015·山西诊断二)读某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A.5月6日左右B.8月7日左右C.11月7日左右D.2月6日左右2.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A.赤道B.11°34′SC.11°34′ND.23°26′N3.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015·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进行了考察,观测并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该地可能位于A.台湾岛B.南沙群岛C.钓鱼岛D.舟山群岛5.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大约是A.6个月B.9个月C.3个月D.12个月6.太阳从a到b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长B.钓鱼岛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大C.台湾岛可能会有台风袭击D.舟山群岛日出时间不断提前(201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下图示意某日极昼圈(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圈)内的太阳高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