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
加强货物进仓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要求达到货物入仓分类正确、数量正确、质量安全记录完整、真实。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货物进仓。
3.0 职责
3.1仓管员负责审核进仓表、安排卸货、验收、签收。
3.2叉车司机负责特殊货物(如超大、超重、超长货物)的搬卸。
3.3装卸工人负责正常货物的搬卸入仓。
3.4班组长负责现场管理、作业安排及安全等其他方面的工作。
4.0 工作程序:
4.1 仓管组长接单、审单:
4.1.1仓管组长或指定负责人员,接到送货人送来的单据后审核入库方式、工班、客户要求;转关入库安排协管员剪封,剪封后卸指定监管仓;清关入库有资料卸指定监管仓,无资料暂放普通仓,待报关后转入监管仓;保税入库直接进保税仓,并安排专入监卸;普通货入库直接进普通仓。
4.1.2 再审核进仓表上的SO#与订仓单上的SO#是否一致(必须一致才可),了解货物信息,数量、体积、重量、所属客户、货物的属性,敏感货物、高价值货物必须存放到指定监控区,转《调度员工作管理规定》(WI-4.10-02)。
4.1.3仓管员审核是否分类,需要分类的要有装箱单或提供的分类唛头,唛头无法分类的,通报调度员转《调度员工作管理规定》(WI-4.10-02),直到有书面可行的分类唛头才可卸货作业。
4.2 安排卸货,交代工人注意事项
4.2.1 卸货时,在遵循先来后到的基础上注意减轻进货时站台不够用的压力,从易到难,从小到大,遇到问题时,由组长协调。
4.2.2 所卸货物车辆的车厢超出卸货区站台20CM以上时仓管员应调其车辆到高度相
匹配的站台装货区作业,减少卸货时的安全隐患。
4.2.3 仓管员填写交接单给卸货工人(交接单不能丢失,工人还回时必须补上仓位及垫板数),根据货物属性叮嘱工人注意卸货要求,货物要摆放整齐、轻拿轻放、不可倒置。
同一车装有几票货(不同的S/O#),必须要求提供详细的货物唛头,要求工人按唛头将货物分开分类摆放,原则上同一箱规或者唛头的货物要求工人必须堆放一起,以便清点数量和测量体积,同一票货物不同唛头,工人码板时必须分开。
4.2.4特殊客户的装卸见《特殊客户服务要求》(WI-4.5-03)。
4.2.5卸保税货物要求打开柜(车)门后,卸货之前必须拍照并有专人全程监卸。
卸货时,需要分货的,严格按提供唛头分别堆码,如果客供唛头没有提供完全而无法分货的,应立即停止卸货,通知调度转《调度员工作管理规定》(WI-4.10-02),直到有书面的卸货方法才能卸货。
4.2.6超高、超大、超重、超长特殊货物须用叉车作业时应有专人(班组长或者主管)现场监卸。
4.2.7放站台监管货、保税货(因超大无法进入仓库)须填写《超大超重货物堆放站台通知单》交跟单员,跟单员须于当日呈报关部主管级以上领导批示,后装订留档保存备查。
4.2.8 根据箱规的繁杂程度、客供体积,判断其垫板数合理安排仓位,可加高货物和超出电梯负荷(大于3吨)、特别超长(单码大于2.5米)货物放一楼。
4.2.9 卸货时发现货物破损、湿水、托盘倒塌等其他现场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跟单人员并拍照备案,照片号码记录在进仓表的特别提示里面,待收到处理意见后,方可继续作业,并要求送货人在进仓单上签字确认,同时在签收单上也要注明。
4.2.10 注意货物的包装类型,实际包装与进仓单不一致时,要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跟单员,待确定后再作业,并在进仓单上更改实际包装。
4.3 验货:
每票货物必须开箱看货(托盘、木箱等特殊包装除外),核对品名、装箱规格是否与进仓表上一致,不符或有疑问时应立即通知调度人员联系报关员跟进。
待确定报关员后,将正确的品名更改到进仓表上并签名。
卸保税货时监卸仓管员拿装箱单边卸边核对,包括品名、品牌、装箱数量等内容,凡是能开箱的都要开箱验货,包括木箱和托盘。
4.4清点货物数量,核对分类、签收回单
4.4.1仓管员要指定货物的堆放位子,能跟货进仓安排的一定要跟货进仓,凭卸货交接单与工人交接清楚工人必须签名再交接,未交接的货物不于装卸结算。
4.4.1.1清点数量、核对分类:总数量、种类数量一定要准确,数量以客户提供的数量单位(即报关数量)计算数量。
特别是托盘包装货物,一定要仔细清点出箱数,如无法清
点清楚也要进行大数清点,检验客供数量是否准确或接近,清点不清楚的必须在进仓单上注明“××包装,具体数量无法清点”字样,签收时只签包装数量给送货人。
4.4.1.2数量有误时首先进行复点,复点后数量还是不对,立即通报组长并按排工人重新堆码,再清点;清点结果通报组长,如还是不对,组长亲自或安排他人协助当事人再次清点复核,组长确认确实有误签字后上报跟单员处理,待收到跟单员处理意见后,方可继续操作。
4.4.1.3签收回单:理货清点无误,马上签收落货纸给送货人。
数量及包装等正常情况下可通知现场办公室的人员代签收,签收时核对SO#、车牌号,数量主要三项内容正确后,要大写签收的数量,再次核对无误交送货人。
如货物有异常情况,收货的仓管员必须亲自签收,把问题注明在签收单上,进仓表上要让送货人签名认可,并将送货人签字的进仓表复印一份交跟单员处理。
4.4.1.4如有两件或两件以上捆在一起算一件或算几件货物的,应在进仓表和货仓堆码卡分别注明。
4.5 填写货仓堆码卡,粘贴货仓堆码卡:要求填写清晰可辩、规范完整;粘贴牢固。
4.
5.1 货仓堆码卡的填写内容有进仓日期、客户名称、总数量、本堆数量、SO号、进仓编号、货物品名、唛头、工班、货物堆码总托数以及分堆数量,货仓堆码卡上的内容必须与进仓表一致,包括异常情况的填写。
4.5.2 单票货物存放两个及多个仓位时且仓位列跨柱的,有几个柱孔就必须填写几张货仓堆码卡,货仓堆码卡填写数量时全批数量、本堆数量不能有误,按实际堆放分别注明其它的仓位、数量。
4.5.3 本堆货物数量应以“A+B+C”形式填写并注明本堆共多少垫板数,来货为托盘应填写其报关数量,但须注明几个托盘放了几块板,有特别提示和注意事项应注明在空白处,以便后续在仓管理,。
4.5.4粘贴货仓堆码卡:A、粘贴前必须检查货仓堆码卡内容是否完整齐全、无误签名,
B、核对货物是否正确,防止张冠李戴造成大错;确定正确后将堆码卡粘贴在本票的本堆货物面向通道的首先进入眼帘的第一托货物上,约1.5米高的位置。
4.6度量尺码:度量时要参考货箱上的尺码,货物包装为标准箱测量时应以包装箱同一侧面角与角之间的距离,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同一种规格箱的箱数和尺码并列在进仓
单上便于计算体积。
包装不规则及规格上几十种的货物度量后体积,COPY一份交跟单员同客户确认。
4.6.1货物入仓需准确度量外箱尺码:箱规整齐或箱规杂乱但能清点出每种箱规细数时应按箱测量,测量时单码误差不能超过0.3cm
4.6.2箱规特别繁杂无法清点细数时可按托测量,(每托货必须要求工人码紧、码整齐)但须注明每托数量,同一托货物有不同包装方式,须注明每种包装方式具体数量。
4.6.3测量托盘、木箱、木框、桶装等特殊包装货物时应取其三码的最大值。
4.6.4测量时应按长、宽、高排序分别对应填写进仓单,以C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计算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6.5测量所计算出的体积与客供体积有差异的应复查,体积允许误差值:15CBM以下控制在10%以内,16CBM-30CBM控制在8%以内,30CBM以上控制在6%以内,如果复查后还有误差上报给组长,确认无误后方可,并注明“体积已复查,,请确认”。
4.7 填写进仓表
4.7.1货物的包装为托盘、木箱、木框等应注意货物包装数与货物总箱数的区别,
4.7.2唛头抄写应能完整识别本票货物,多种唛头应分项填写,无唛须注明具体数量并再次看货确认确保无误,唛头过于繁多(6种以上)的,又无共同点的要通报跟单员向客户确认;
4.7.3客供唛头与实际货物包装上唛头比较,实际包装上唛头根本没有客供唛头的,复印进仓表一份交跟单员向客户确认;
4.7.4包装方式应根据货物实际入库状态,两种或两种以上应注明每种包装方式具体数量,托盘包装,还须注明托盘的材质(木托、塑托、铁托等)。
4.7.5仓位和垫板数填写,货物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仓位时应分别列出每个仓位的具体垫板数和货物分数量,无垫板时填写“0”。
4.7.6特别提示或备注内容填写,如货物超长、超高、超重,不能配20尺柜、40尺平柜的,另外还有易碎、不能倒置、裸装或确认唛头应具体一一列明。
4.7.7进仓表填写完毕应检查一遍(特别是测量体积的总数量和包装类型),最后签名确认。
4.8 单据的管理
4.8.1 作业完毕单据应存放在指定位置,20分钟内送予录入员录入电脑正式进仓,表示此货已正式存仓库。
4.8.2 异常处理单据应与作业完毕单据分开存放并作后续跟进。
4.8.3 保税货物卸货完毕后,应填写报告表1份,其内容应能完整无误反应整个监卸过程,注明异常情况交予跟单员备案。
5.0 相关支持文件
5.1《进仓表》QR-4.5-05
5.2《调度员工作管理规定》(WI-4.10-02)
5.3《特殊客户服务要求》(WI-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