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画家概述

西方画家概述

西方画家概述段鑫整理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

他不但是名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

大家从小就听过他画蛋的故事,也知道卢浮宫最富盛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他的肖像画风格及人物安排极具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

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

他对戏剧很感兴趣,因此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

他是阿姆斯特丹的骄傲。

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年11月2日-1779年12月6日)法国著名的静物画大师。

18世纪法国盛行洛可可风格,讲究奢华细腻,他的画作所选的大都是小题材,他喜爱描画室内静物,天真而没有感情的儿童画像,在创作纯熟的静物画的同时,以充满爱情的笔致描绘着洋溢诚实,宁静气氛的家庭生活。

在博物馆中看夏尔丹的静物,栩栩如生,就像一盘真的食物摆在你面前。

勒布伦,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 (1755-1842)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

她善于抓住最足以反映人物个性最能使人感动的一瞬间,对人物的外形特征、服饰刻划得十分细致,又善于利用色彩和明暗对比使人物性格十分突出给以完美而充分的刻划。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

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

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

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

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

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德拉克罗瓦, Eugène Delacroix (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

作品充满浪漫主义风格,善于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变成艺术形象,其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以及在描绘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是一首歌颂人民争取自由和权利的颂歌,画面上描绘了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形象,绘制手法上把比喻和现实结合起来,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主题明确,光色融合强烈,感情奔放,是其最具特色的代表作。

曾被收入我国小学课本。

卢梭,Etienne Pierre Théodore Rousseau (1812年—1867年)法国巴比松派的風景画家。

卢梭热衷于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他的艺术很难归到哪一派,但他的画法属超现实主义。

他似乎总是生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这种与生俱来的爱幻想的天真性格,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天真烂漫,他的画具有原始童话般的魅力。

卢梭画的主题包罗万象,除了巴黎市郊,还有手法率真直接的人像,瑰丽的寓言性作品,花卉、尤其是一批富异国情调的大幅幻想式作品,这些作品是他常逛巴黎的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所激发出来的。

亲,喜欢的话,去逛动物园吧。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

他以写实彻底描绘农村生活而闻名,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

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1月30日 - 1905年8月19日)法国学院派画家。

他一生坚持唯美主义的学院派风格,追求唯美主义,擅长创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他创作有以神话、天使和寓言为题材的画作,也有近似于照片特质的写实绘画题材的画作。

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

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瑟。

居斯塔夫·莫罗, Gustave Moreau (1826年4月6日-1898年4月18日)法国象征主义画家。

主要从基督教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取材。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莫罗的绘画作品中往往包含着文学要素,因此莫罗往往被同时代的象征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尊为先驱。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国的印象派画家。

毕沙罗的画乍看之下非常平凡,没有梵高的热情与忧郁,也没有高更的阳光和原始,但看久了能够渐渐看出来毕沙罗在沉默之中的特色。

毕沙罗是一位个性坚强,重视友情的印象派画家,他也喜好写生,画了相当多的风景画,他的后期作品是印象派中点彩画派的佳作,此外,毕沙罗的人像画也有他特殊的风格。

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法国印象派画家。

雷诺阿以画人物出名,這之中又以画甜美,悠闲的气氛还有丰满,明亮的脸和手最为经典。

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明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

不论是丰腴的女人、天真的孩子童,还是阳光照耀下人浴女,在雷诺阿的画笔之下,都充满了温暖、鲜明、迷人的梦幻般魅力。

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玻璃人老头每年都会临摹雷诺瓦的作品《红磨坊的舞会》。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

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此外,马奈亦以自然主义式的想像来处理创作的题材与构图,并末刻意美化,取而代之的是清晰,冷静、光线均匀分布的景致,表现出和谐、清楚而简约的风格。

.莫奈,Claude Monet (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莫奈非常喜欢画受约束的自然——他的花园、他的睡莲、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桥。

在莫奈花园中的别墅中摆放了很多日本浮世绘,不得不说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的浮世绘给莫奈光影捕捉对色彩和线条的平衡的的灵感。

去橘园博物馆看《睡莲》、在7月份坐小火车去莫奈花园去领会:印象派不是摹写真实的自然,画作表现的是这些变幻的光影和色彩在画家眼中的印象。

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年—1906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法国印象派到立体主义之间的重要画家。

他认为: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

”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德加,Edgar Degas (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是印象派中以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画家,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

德加自己说他是“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

在众多油画和粉蜡笔画作品中,他以栩栩如生地描绘芭蕾舞演员的舞姿而著称,大量作品为公众所熟知。

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后印象派代表人物。

凡高是荷兰人, 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

以此,称他为“后印象派”。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品都来自生命的最后六年在法国的日子。

凡高的作品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但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直到死后他的作品才以其之震撼人心和富于想象力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大家不会忘记那绽放的《向日葵》和静谧的《星空》。

想在心里找到他,去听《Starry starry night》吧;想在地里找他,就奔向普罗旺斯吧。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

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

高更似乎总是响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

高更画作多描绘岛民原始风俗与仪式,人物造型浑厚丰实,色彩大面积平涂,线条轮廓醒目,富于象征意味和装饰效果,对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较大。

梵高就是因为和他不合,一气之下把自己耳朵割掉了,哎,大师何苦为难大师。

列宾,ИльяЕфимовичРепин(1844年8月5日-1930年9月29日)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写实主义绘画大师。

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俄罗斯一些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写实派画家和雕刻家组成的“主张真实地描绘俄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巡回画派艺术家以往的作品都是把人民当作同情、可怜的对象,揭露沙俄专制制度。

列宾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姿态来充分体现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

上过小学的同学一定听过以上的话。

下面请欣赏《伏尔加河纤夫》。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 (1859-1891)法国新印象画派(点彩派)的创始人。

修拉在画面上将一些黑色块集中起来,而让一些空白的部位显出明显的形状。

通过达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层次变化和黑白对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他捕捉着光和色,将它们在黑色和白色中复活起来,创造出阴影有利于形体塑造,光亮充满神秘色彩,过渡的灰色显露强烈生命力的世界。

和谐的曲线在相互制约着、平衡着,各种形状浮现着、明确着发出光的异彩。

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年)法国新印象画派(点彩派)的创始人。

西涅克的作品富于激情,善用红色作为基调,色彩鲜明和谐,使远近产生秩序感。

他的色彩象海浪一样扩散着,分出层次,碰撞着,互相渗透着,形成一种与曲线美相结合的丰富效果。

他用以表达这些欢乐和冲突的调色板史允许有纯色。

画家把它们按照光谱上的顺序排列起来,减弱着相邻的颜色,尽可能地建立起它们的色阶顺序。

进行着生死竞争的一系列笔触把它们排列在画布上,恰好与该部分的固有色,光线的颜色,这种那种反光的颜色相符。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由于受到后印象派的画家塞尚、高更、梵高、希涅克等人的影响,同时吸收日本艺术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颜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