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污水的处理》
二、参赛教师所在单位及姓名
沿滩区逸夫小学胡敬民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
小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好奇心强,实验既培养兴趣又提高能力。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教材实验材料单一,实验结果不明显。
所涉及的实验结果只有照片对比,学生对这一实验兴趣不浓,缺乏探究性。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创新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
(2)改进实验器材,选用生活中的、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用自己设计的装置,深入研究污水的处理方法。
(3)利用新旧知识(用滤纸细过滤)再进一步创新探究。
4、实验器材。
学生做清洁的污水、烧杯、大小碎石、棕叶、滤纸、漏斗、玻璃棒
5、实验原理及说明。
(1)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
(目的是除去污水中大的颗粒物及杂质)(2)对污水进行粗过滤处理。
(目的是除去污水中较小的颗粒物)(3)对污水进行细过滤处理。
(目的是除去污水中微小的颗粒物)6、实验过程。
(1)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
(沉淀后的污水和原污水进行比较)(2)对污水进行粗过滤处理。
(对粗过滤装置进行组装,粗过滤后的水同沉淀后的污水进行比较)
(3))对污水进行细过滤处理。
(用滤纸对粗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再过滤,再进行比较)
7、实验效果。
具有趣味性、观赏性、知识性、可比性、开放性、能力性和创造性。
这个实验的设计可以作为教师的演示实验用,也可以作为学生分组实验用。
8、自我评价。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在教学反思中逐步成型的,对教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创新,围绕课题《污水的处理》,改进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其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观察比较中学到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达到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