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大型机组自控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完整版)大型机组自控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大型机组自控系统安装、试验方案1 编制说明:1.1汽轮机、压缩机、冰机等大型机组是石化、电力等企业不可或缺的设备,这些机组常常因作为装置的动力和心脏而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关照”,保证机组正常运行状态和安全的众多机组参数的检测、控制、联锁报警是否正常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较好的完成机组自控部分的安装调试工作,特编制此方案。

1.2本方案是以蒸汽透平压缩机为例编写的,当为其它机组时,应参考机组操作手册重新编写本方案。

1.3本方案侧重于机组仪表设备的安装及监控、联锁报警的试验,测量管路及电气线路的敷设不再详述。

2 编制依据:2.1施工合同及协议。

2.2设计图纸及其它设计文件。

2.3和机组相关的技术资料。

2.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评定标准》GBJ131-90。

3 工程概况:3.1工程特点包括机组名称、所在工程装置名称、机组规模、特点、自控主要技术参数等。

3.2主要工程量主要实物工程量一览表4 施工程序流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4.1施工程序流程4.2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4.2.1 一般规定:4.2.1.1 随机仪表都应进行单台校准及检查;已安装在机组上的检测元件及仪表应拆下进行校准,测温元件在机组上进行常温电阻、电压测试即可。

单台仪表校准及检查按“单台仪表校准试验方案”进行。

4.2.1.2 随机仪表的拆装应由设备专业人员认可配合,严格按随机资料要求的安装程序进行,心要细,动作一定要慢,严禁用蛮力,以防损坏仪表。

4.2.1.3 仪表盘、箱及测量管路、电气管路的安装及敷设应按设计及随机资料要求的位置及路径进行安装,做到方便仪表操作,不影响机组的操作及检修,不堵塞操作及安全通道。

4.2.1.4 机组仪表的安装及回路试验应有相应的安装、试验记录。

4.2.1.5 机组检测、控制、报警、联锁系统试验应符合“仪表路路试验方案”的“一般规定”,报警、联锁按“仪表回路试验方案”的试验程序进行。

4.2.2 机组本体仪表的安装4.2.2.1 机组本体压力、温度、液位等常规仪表的安装。

因为上述仪表的一次部件及安装位置在机组出厂前已经安装或确定,甚至有的仪表是安装在机组上到货的,为了仪表的单台校准或检查,或为了保护仪表不在施工阶段遭到损坏而拆下的安装时,这类仪表只需按随机资料指定的位置,加上合适的垫片安装即可。

测量轴温的测温元件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a、应在机组施工人员把轴承箱最终封闭之前安装就位,并安装牢固。

b、测温元件的电缆在轴承箱内用钢卡固定,以防被损坏。

c、测温元件的电缆在轴承箱引出口处,应按要求做好密封,防止膛内机油的泄露。

在密封过程中不应污染轴承箱。

4.2.2.2 轴位移、振动、键相及转速探头的安装。

a、轴位移探头的安装:机组的轴都有一个适当的轴向窜量,在机组运行中,当工艺条件或机组原因造成轴被推向一端时,就会造成“烧瓦”,损坏推力瓦,轴位移测量的就是轴偏离中心的间隙量。

所以轴位移的零点定在轴窜动量的中心位置。

在安装位移探头时,应由设备专业人员配合,把轴调到窜动量的中间位置,连接探头和前置器,送上电源,用万用表测量前置器的输出,调整探头与轴的间隙,使前置器的输出为显示仪的零点基准电压为止,固定探头。

b、轴振动探头的安装:轴振动探头一般安装在轴承座的上盖上,一个位置有X、Y向两个测点,每个振动探头都有一个带内外螺纹的保护套管。

先固定保护套管,插入深度要符合随机资料要求,然后再在套管上安装探头,当探头穿过套管,接近机组测量轴时,连接探头与前置器,送上电源,用万用表测量前置器的输出,调整探头与轴的间隙,使输出为显示仪的零点基准电压为止,固定探头。

c、键相及转速探头的安装:键相和转速的测量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测量发迅盘的键槽(孔或齿轮槽)而产生脉冲频率,再经过转换、显示。

键相及转速探头的安装可按轴振动探头的安装步骤进行,调整探头与发迅装置间隙到要求的值即可。

d、旋转机械量测量装置安装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轴承箱内部安装的探头应符合轴温测温元件安装要求。

②、相同系列的探头所带的附属线及电缆长度不同,所匹配的前置器就不同,因此探头与前置器必须配套,不得混装,否则会产生测量误差。

③、探头安装应由锁紧螺母锁紧,以防机组运行时的震动使探头松动,产生虚假误差,甚至跳车。

④、旋转机械量测量系统应特别注意防止干扰,安装前置器的保护箱及电缆的屏蔽层应有可靠的接地。

⑤、前置器的电源为负值,com端是电源正极左,严禁正负极接反,以防止损坏前置器。

4.2.3 仪表盘箱及盘架装仪表的安装:仪表盘、箱及盘架装仪表应按设计文件、机组安装手册、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仪表盘需要有防振措施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减振器制作安装。

仪表盘箱及仪表应有可靠的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4.2.4 机组检测系统试验。

4.2.4.1 常规检测系统的试验可按“仪表回路试验方案”的有关内容进行试验。

4.2.4.2 旋转机械量检测系统试验:a、轴振动、轴位移检测系统试验:脱离振动探头和前置器的连接,用同型号的备用探头和前置器连接,用TK-3校验仪进行3点校验,振动监控仪应有相应显示,误差符合要求。

b、转速检测系统试验:根据机组提供的主、从齿轮的齿数及发讯盘上发讯孔(槽)的数目,计算转速探头测量频率与主轴转速的速比,再根据转速显示仪表设定的转速量程与速比相乘,就可以得出相应显示表转速量程的频率数,然后断开前置器(如有前置器)的输出线,用频率发生器分别送出三点频率值,显示仪应有相应显示,误差应符合要求。

4.2.5 机组控制、调节系统的试验:4.2.5.1 电子调速系统试验:透平调速系统一般可完成对透平转速的显示及控制功能,能根据工艺状况如负荷变化等,自动控制透平转速。

调速系统都有由机组厂家提供的详尽的操作手册及功能组态表,系统试验时应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功能试验,对每一个通道的输入输出进行模拟试验。

4.2.5.2 防喘振系统试验:防喘振系统是离心式压缩机所特有的调节系统,通过调节压缩机出口返回到入口(或放空)的流量,以防止压缩机出口流量小到喘振区,而达到防喘振的目的。

防喘振调节系统一般由一台可编程调节器或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控制,它可以把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通过组态好的算法,对出口返回到入口(或放空)的调节阀进行控制。

随机资料都提供有详尽的组态工作单及压缩机特性曲线,试验时应根据工作单及特性曲线模拟工作状态,当进入喘振区时,防喘振调节阀应能根据不同的程度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a、防喘振阀开是机组启动的一个必要条件。

b、机组运行没有进入喘振区,调节阀应处于全关状态,以提高机组的工作效率。

4.2.5.3 润滑油加热控制系统试验。

启动加热器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a、油箱液位正常。

b、油温低报警,这时投自动,应能启动加热器,油箱液位低或油温高报警,加热器应停止工作。

4.2.5.4 润滑油主泵/备用泵互起试验条件:润滑油箱油位正常方可启动油泵,指定一油泵为主油泵,并起动。

当:a、泵出口压力低报警时;b、润滑油总管压力低报警时;c、a、b任一条件满足,备用泵应能自动启动。

4.2.5.5 自动盘车系统试验:使自动盘车开关处于“启动”位置,盘车泵应运行,盘车电磁阀隔一定的周期应能动作一次,来控制液压盘车机构,从而推动盘车棘轮机构实现自动盘车。

当“盘车开关”置于停的位置,盘车泵应能停止。

4.2.5.6 机组的启动控制系统试验: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允许启动机组:a、盘车机构脱离。

b、润滑油总管压力正常。

c、润滑油油箱液位正常。

d、防喘振阀开。

e、盘车泵停止运转一段时间。

f、其它所有跳车信号清除。

g、其它。

以上条件满足后,按下允许启动按钮,允许启动灯应亮,表示已达到启动条件,然后机组的开车与操作就可以转到电子调速器进行启动控制。

4.2.5.7 机组联锁跳车系统试验:引起机组跳车有以下参数:a、润滑油总管压力低低报警。

b、蒸汽透平出口压力高高报警。

c、压缩机中间段出口压力低低/高高报警。

d、压缩机1段吸入压力低低报警。

e、压缩机出口压力高高/低低报警。

f、压缩机1、2、3、4段入口气液分离器液位高高报警。

g、透平超速跳车。

h、蒸汽冷凝器液位高高报警。

i、调速器故障信号停车。

j、透平及压缩机各段轴向/径向任一点振动量及位移量高高报警。

k、现场紧急停车。

l、主控室紧急停车。

m、工艺跳闸停车。

n、轴温高高报警。

o、冷却水进口压力低低报警。

p、冷却水出口温度高高报警。

以上任意一个信号产生,跳车电磁阀应能有时动作,保证机组及时停车。

4.2.5.8 蒸汽冷凝器液位调节系统试验。

根据随机资料提供的调节方式按“仪表回路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5 进度计划(下表为式样表):6 劳动力计划(下表为式样表):7 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主要质量指标7.1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规程《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

7.2主要质量指标主要项目点次合格率100%,一般项目点次合格率90%,工程优良率90%。

8 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8.1施工技术措施8.1.1 参加机组仪表安装和系统试验的人员必须经过安装工程师及调试工程师的技术交底。

8.1.2 参加机组仪表安装及系统试验的人员应和工艺安装人员(钳工)、电调人员等相关专业紧密配合,减少重复劳动。

8.1.3 机组的监控、联锁、报警在进行过模拟试验后,配合工艺专业进行试运转监控。

在机组正式运转前,必须完成所有项目试验。

8.1.4 机组仪表系统试验时,应和甲方、监理、工艺操作人员共同进行试验,每一项试验结束后,都应由甲方及监理签字认可。

8.1.5 安装旋转机械量前置器防护箱时,应合理安排位置,以防探头电缆长度不够,长出的同轴电缆应整齐盘于箱内,严禁剪断,造成测量误差。

8.1.6 前置器应作位号标识,以防不同尾长、不同型号的探头与前置器不匹配。

8.1.7 报警器联锁试验时,除机组仪表试验外,仪表盘及柜上的按钮、开关、信号灯、报警器都应按程序进行试验。

8.2质量保证措施8.2.1 机组仪表安装后,检测元件带的电缆应及时穿管保护,防止损坏。

8.2.2 压力表及双金属温度计应到试车阶段时安装,以防提前安装损坏或丢失。

8.2.3 机组仪表系统试验时,机组及控制盘所在控制室应设专区,凭证进入。

8.2.4 机组试运转期间,应有仪表安装及试验人员值班,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以防出现严重后果。

8.2.5在机组及机组管道上需动用电气焊的作业需经设备专业认可,在油箱进油前完成。

8.2.6 试车阶段,仪表试验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能乱动。

9 工机具计划10 手段用料计划11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11.1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11.2环境管理(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3 试压用油油品的泄露污染环境采取规定措施处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