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应区氨系统气密性试验方案一、概述1.1工程概况国电安顺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脱硝改造EPC工程,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
本工程脱硝系统采用一台炉两个反应器,分别设置氨喷射系统、稀释风机、烟道、催化剂吹灰系统等。
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锅炉最大工况(B-MCR)、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脱硝效率不小于85%,催化剂层数按3+1设置。
1.2 工程量本工程涉及氨气管道730m,设计压力0.9Mpa,其中厂区氨气管道660m,反应区氨气管道70m。
二、编制依据1)安顺一期施工组织设计2)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图纸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2-2009》(锅炉机组篇)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5)《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97》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火力发电厂部分)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建设部9)《实验压力选定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4.8.3规定》三、施工必备条件3.1气密性试验应具备的条件:1)设备在安装前已试压合格,无泄漏点,管路上阀门已试压试漏无泄漏后安装上系统。
2)分段的试压试漏工作已做过。
3)设备和管道已吹扫置换干净,且清洗合格。
4)仪表元件等已全部安装到位,且调试合格,并能投入运行。
5)试验用的盲板,压力表准备完毕。
压力表精度1.5级,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倍。
6)安全阀、仪表、压力表等已经隔离。
7)氨区氮气系统已准备就绪。
8)联系电厂运行单位,协调使用一个气氨缓冲罐进行气密性试验。
四、施工准备及操作步骤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参加技术交底,并熟悉系统图纸。
2)工器具准备:试压设备及量测设备、试验用压力表准备妥当和齐全。
3)临时连通线已经完成,系统内部已经贯通。
4.1.1 管道系统检查1)根据图纸对系统设备及管道进行仔细检查,管道系统全部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且设计变更单已施工完毕。
2)管道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紧固牢靠、焊接质量合格。
3)焊接及管道无损检测工作全部完成。
4)对压缩机、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液位变送器、压力传送器等实施隔离措施,防止试验对压缩机、安全阀以及热工测量元件造成破坏。
试压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安全可靠。
临时盲板设置正确,标志明显,记录完整。
4.1.2 管道试压注意事项1)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管道的试验压力小于或等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小于罐体设计压力,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2)管道试压时,应注意试压参数准确,所有不参加试验的阀门仪表拆除,试压合格后恢复,防止仪表损坏,试压系统所加堵板试压完毕后应全部拆除。
在试压过程中,不准带压检修,注意安全,防止伤害。
试压泵4.0Mpa一台,试验用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为被测介质压力的1.5-2倍,试验系统的压力表至少2块,分别装在储罐设备及被试验的阀门出口处,使用的试验压力表应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试压时统一指挥,通讯设备齐全、各就其位,认真负责,做好安全工作。
3)试验时应按照压力等级分段进行,试验降压要缓慢,压力缓慢降到零时,然后再将空气排放,试验结束及时将盲板、膨胀节限位装置拆除,放空过程中顺便对系统管道进行冲洗。
4.1.4 管路系统吹扫1)管道系统吹扫前,拆除管路系统上安装的孔板、法兰连接的调节阀、节流阀、安全阀、测量仪表等。
对已焊接在管道上的阀门和仪表,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参与系统吹扫的设备及管道系统,应与吹扫系统隔离。
2)管道吹扫压力不得超过容器和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一般为0.6-0.8MPa。
吹扫系统必须保证阀门不被损坏,开门吹扫一定注意阀门密封面不能进入杂质,吹扫应逐段进行,先低压0.1MPa,吹一边然后再高压0.3MPa,这样可防止杂质损伤阀门密封结合面;吹扫时应以最大流量进行,空气流速不得小于20m/s。
设备管线的吹扫:用空气吹扫,管道系统在空气吹扫过程中,在排出口用白布或涂白色油漆的靶板遮挡检查,5分钟后检查白布或靶板上无污渍,即为合格。
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吹出的赃物不得进入已清理合格的设备或管道系统,也不得随地排放污染环境。
经吹扫合格的管道系统,应及时恢复系统管路。
4.1.5 设备及管路系统气密性(泄漏性)试验1)管道吹扫必须用大气量连续吹除,反复吹除,直至吹除口无黑点为止。
因试验压力不同或其他原因不能参与系统试压的设备、仪表、安全阀及已运行的管道等,应加置盲板隔离,并有明显标志。
2)气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
根据工艺流程,试压系统为:缓冲罐至厂区管道至反应区混合器入口端。
压力表在充氮入口安装一块,试压管道末端安装一块。
试验前,必须用空气压力不高于0.17MPa的预试验,试验时应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达到压缩空气的最大压力(0.78MPa)后,用氮气瓶通过汇流排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如果发现压力下降,用涂肥皂水仔细检查整个系统(特别是法兰、阀门连接处)是否泄漏。
如果压力下降,应及时消除泄漏,并重新升压到规定指标。
稳压10 min,检查泄漏,以压力不降,发泡剂检查不泄漏为合格。
气密性试验期间所有的热工元件和安全附件必须安装就位。
气密性(泄漏性)试验期间检查的重点为阀门的垫片、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水阀等。
以发泡剂涂敷未见气泡为合格。
气密性(泄漏性)试验需要进行保压试验,24小时内压降在1%-2%范围内为合格。
气密性(泄漏性)试验完毕,不得对已经进行过气密性(泄漏性)试验的设备和管道进行施工和拆除作业。
填写气密性(泄漏性)试验记录。
3)五、气密性试验的总体要求5.1.实验目的5.1.1.气密实验✧气密实验主要是检查容器和管道系统各连接部位(包括焊缝和可拆连接)的气密性能,以保证容器和管道系统能在操作压力下保持严密不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容器,必须进行气密实验;✧通过气密实验,使操作人员进一步熟悉流程,掌握设备管线的操作压力。
5.2.实验范围及介质5.3.计算公式5.3.1.气密实验计算公式泄漏率=(1-P2T1/P1T2)×100%说明:P1、T1、P2、T2分别为试验前后的绝对压力和温度。
试验时间为24小时。
泄漏率应小于2%为合格5.4.注意事项✧充压时,要派专人对现场压力进行监控,并和内操核对,防止超压;✧气密充压过程中,注意改好流程,并专人负责充压,加强对各储罐压力监视,防止高压串低压事故发生;✧对于阀前、阀后管线压力等级不同的部位,充压气密时分别充压气密。
调节阀后截止阀、副线阀关死,调节阀的阀保持全开,阀前管线憋压;✧氮气气密时用肥皂水检查设备、管线泄漏情况,如果发现肥皂水有连续气泡说明泄漏,应将系统压力泄尽,再处理漏点,直至没有泄漏为止;✧对于氮气气密时,应严格检查与系统之外的隔离,防止窜气危害正在设备内作业的人员;✧试验压力应多点参考,并且验证DCS的压力指示;✧试压结束后排压最好在系统高点且速度不宜过快。
5.5.准备工作✧装置吹扫结束后,检查系统恢复正常流程,如人孔、调节阀、单向阀、法兰、盲板均要恢复原状;✧液氨系统安全阀要全部加盲板隔离,并派专人检查登记;✧对系统流程进行检查,关闭所有放空、取样点、排凝、与系统无关流程隔开或加盲板,所有设备按气密要求的不同,对流程进行隔离确认;✧通知仪表对相关的仪表导管、法兰、阀门同时进行气密,并检查处理隐患;✧拆除所有超量程仪表或关闭根部阀,防止因超压造成仪表、设备、管线的损坏;✧试验压力应以最高处压力读数指示为准。
压力表不得少于两个,并经校验合格。
其精度不低于1.5级,表面刻度值为最大被测压力值的1.5-2倍。
✧进行此次气密性试验,需联系电厂运行单位,协调出一个氨区气氨缓冲罐。
5.6.操作步骤5.6.1.准备工作5.6.2.气密性试验流程图设计压力为0.9Mpa,气密性试验包含以下管路:缓冲罐至厂区管道,至反应区管道(进混合器前)。
示意图如下:#2-1氨气混合器#2-1氨气混合器厂区管道φ133×4反应区管道φ89×4DN125×DN80DN80×DN65DN80×DN65φ89×4φ89×4DN80气氨缓冲罐接氨区氮气瓶组5.6.3.操作步骤打开气氨缓冲罐入口阀门,缓慢将氨区氮气瓶组的氮气充入缓冲罐,保证缓冲罐与厂区氨气管道、反应区氨气管道(进混合器前)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确认缓冲罐内压力升至0.09MPa(G);关闭氮气瓶组阀门,停止向系统内冲压;联系仪表维护人员进行仪表的气密试验;仪表维护人员到现场后,配合仪表维护人员检查仪表漏点;确认仪表无泄漏部位;用肥皂水检查工艺管线的泄漏情况;发现漏点,联系安装人员处理漏点;确认检查出的漏点已经得到处理;确认系统无漏点;确认0.09MPa(G)压力系统保压20min;确认系统无漏点;检查系统漏点;联系处理漏点;打开各氮气接入点,系统充压至0.9 MPa;确认系统无漏点;检查系统漏点;联系处理漏点;系统开始保压,记录保压开始时间每4小时记录一次压力,发现泄漏率大于1%,系统重新进行气密检查,消漏后重新充压到0.9MPa(G)进行保压试验;确认系统保压达到24小时,记录保压时间;确认泄漏率合格后,气密完毕;提示卡1、气密充压过程中,注意改好流程,并专人负责充压,加强对各塔压力监视,防止高压串低压事故发生;2、试验压力应多点参考,并且验证DCS的压力指示;3、如果气密试验不合格,可以分段进行气密实验。
4、未包括在气密流程内的仪表或吹扫复位的法兰,要就近充气检查。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要求6.1 安全施工措施及要求6.1.1使用角磨、气割、电焊时,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
6.1.2非焊工或没经过焊接培训合格的工种不允许施焊。
6.1.3使用电器前检查是否漏电后,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6.1.4盖好工作场地的孔洞,挂好警示牌。
夜间作业必须有良好的照明。
6.1.5在设备上进行焊接工作时,电焊机地线必须接到被焊接部件上,以免电流通过轴承造成设备损伤。
6.1.6实验过程中,拉警戒绳警示,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