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交通网分析一、红河州地区概况(一)、红河州地理位置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10416′E~10447′E, 2226′N~2445′N之间,因红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腹地而得名,红河州东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连曲靖市,北接昆明市,西北靠玉溪市,西南与普洱市接壤,南与越南共和国毗邻,国境线长达848公里。
(二)、红河州面积红河州下辖4市9县,总人口456.1万人;辖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弥勒市4市及建水县、元阳县、红河县、石屏县、泸西县、绿春县和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9县,州人民政府驻蒙自市。
全州总面积3.29万平方千米。
(三)红河州人口1、人口红河州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州总人口450.1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37.05万人,总人口位居云南省第四位,占全省的9.79%。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男性为234.13万人,占总人口的52.02%;女性为215.96万人,占总人口的47.9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09下降为108.42。
红河州6周岁以上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18.06万人,高中文化有33.96万人。
红河州普查实际登记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为31.47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2.03万人,人口素质有所提升。
0-14岁的人口为96.66万人,占总人口的21.48%;15-59岁人口为304.78万人,占总人口的67.71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0.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4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9个百分点,现在已有百岁老人71人。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13万人,占总人口的3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88.97万人,占总人口的64.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55.51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8.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0.23个百分点2、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哈尼、彝,苗、傣、壮、布依、拉枯9个民族。
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它们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各有特色。
(四)、红河州经济状况2012年红河州生产总值(GDP)完成905.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3.2%。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5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85.14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264.84亿元,同比增长10.2%。
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7.2:53.6:29.2。
全州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909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7.72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1%。
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5%。
全州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4.48亿元,同比增长16.1%。
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48.09亿元,同比增长16.4%。
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上涨4.6%。
农业全州紧紧围绕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三年连旱的严峻挑战,千方百计保生产,保农民增收,全州农村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128.99亿元,同比增长9.8%;林业产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8%;畜牧业产值105.95亿元,同比增长12.1%;渔业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1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4亿元,同比增长12%。
全年粮食产量170.0万吨,同比增长6.6%。
全州肉类总产量为68.05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猪肉增长9%,牛肉增长23.3%,羊肉增长30.7%;期末大牲畜存栏数为113.62万头,增长2.6%;肉猪出栏668.84万头,增长8.8%。
全年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18.14万公顷,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11.27亿立方米,为农业供水8.91亿立方米。
建筑业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2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991.37亿元,同比增长18%。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7.4 %,规模以上重工业增长16%。
全年卷烟完成产量95万箱,同比增长4.7%;十种有色金属75.91万吨,同比增长14.4%;化肥88万吨,同比增长0.1%;水泥583万吨,同比增长13.9%;发电量154.1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3%;企业用电量130.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1%;原煤1456万吨,同比下降10.6%;钢材198.98万吨,同比增长8.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27.72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利税167.27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利润42.14亿元,同比下降21.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0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789.7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6.69万平方米。
房地产业2012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分行业看,工业投资221.11亿元,同比增长24.8%;交通运输业投资112.14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9.64亿元,同比增长23.5%。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39.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
对外经济2012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2.83亿元,同比增长18.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48亿元,同比增长15.5%。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6%,其中:出口总额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71.8%;进口总额21.86亿美元,同比增长377.8%。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71万美元,年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9个。
全年招商引资额(协议总投资)520.4亿元,其中:内资511.3亿元,外资9.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9.99亿元,其中:内资238.18亿元,外资1.81亿元。
旅游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09万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6056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853007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量4257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338055万人公里。
年末全州有邮政局所数181个, 邮路总长度598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17489公里,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98亿元。
全州有固定电话用户41.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7.4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6.73万户。
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7.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469.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0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金融保险2012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59.4[3]亿元,比年初增长14.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24.41亿元,比年初增长16.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60.42亿元,比年初增长15.1%。
年末全州有保险公司21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2家,人寿保险公司8家,保险中介公司1家。
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1.6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0.4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1.24亿元。
支付各类赔款8.53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5.45亿元,寿险赔款支出3.08亿元。
(五)、资源1、旅游资源红河秀丽的南亚热带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风情,景致独特的名胜古迹,别具一格的传统工艺,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形成了风彩各异、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
已开发的全州四条精品旅游线,将州内“云南第一洞”泸西阿庐古洞、“洞函燕奇、南天一绝”亚洲第一的建水燕子洞和弥勒白龙洞、开远南洞等“人间仙景”以及走进大自然,使人神清气爽的屏边“大围山森林公园”、“熊乐园”。
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景观的红河哈尼梯田。
另外,石屏县具有“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之誉。
建水古称临安府,以以历史文化古城而著称,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美誉,境内古迹荟萃,古桥和古寺比比皆是,以元代的文庙(孔庙)、指林寺、圣旨碑、古窑士,明代的朝阳楼、燃灯寺,清代的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双龙桥、崇正书院、学政考棚和纳楼土司府署尤为著名。
2、自然资源【矿藏资源】红河州地处滇东、滇东南、滇西三大成矿带交接部,地质成矿条件较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011年,红河州探明或开采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色矿产共49种,共发现矿床(点)500余处。
资源储量:燃料矿产煤41.39亿吨,当年产量1286万吨;黑色金属矿产:铁1.04亿吨、锰0.68亿吨,当年产量分别为91万吨和30万吨;有色金属矿产:铜金属137万吨、锡金属49.78万吨、铅金属119万吨、锌金属134万吨、镍金属1.7万吨;贵金属:黄金20220千克、白银3783.4千克;非金属:石膏1.24亿吨、霞石正长岩5545万吨、水泥用灰岩26714.5万吨。
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中,锡、锰及伴生金属铟、铋、银在全省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个旧市是红河州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地,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锡储量居全国之首;建水是全国最大的锰生产基地;蒙自银的储量达4044吨,是国内较大的银矿之一;金平镍矿储量80万吨,是全国第四大富镍矿;建水钛矿储量为125万吨。
红河州依托大企业抓项目,使全州矿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个旧成为世界最大的锡冶炼、锡材加工、锡化工生产中心。
云锡集团公司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有色金属生产联合企业。
【动植资源】 2011年,红河州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天然动植物王国”,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