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怎样写才有新意

作文怎样写才有新意

作文怎样写才有新意
———————————————————————————————— 作者:
———————————————————————————————— 日期:
将习作写“新”写“真”
同学们其实写作文没有什么诀窍,要想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就必须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多阅读作品、多积累知识。要想使自己的文章不落俗套,克服雷同化、模式化的倾向,写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认识。首先要注意选材独辟蹊径,其实我们的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处处都有习作的素材。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体会,用心去感受生活,自然我们就能使我们的选出新颖的素材。过去我们写记人的文章,同学们都考虑的是,同学刻苦学习,爸爸妈妈努力工作,爷爷奶奶勤劳简朴。我们也都能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出人物性格;在叙事文章中:难忘的事、有意义的事、感兴趣的事不一而足,同学们也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这类文章说不出它有什么不好,但总给人一种枯燥乏味、模式化的感觉。要想使你的文章打动人,选材是关键的一环。例如我们写同学大多数同学都是写他(她)的学习好,怎样刻苦学习,大家是否可以换个角度,写一写,这个同学家庭对他学习的影响或写写他(她)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的。例如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我们可以考虑选择自己身边与别的同学不同的事,或者同样的事件我们可以考虑从自己独特的体会去写。那样我们的习作就能够避免了雷同化、模式化,让自己的选材更加新颖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和好评。反之,即使文辞优美,题材新颖,结构严谨,也很难得到高分。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作文评价的重要标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中说:“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说:“能考虑不同目的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的基本品格。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他追求的作文目标是“真情流露,纯朴自然”。作文评价也很重视真情实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重视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有类似的表述。同时,中考和高考也都把是否表达真情实感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评分标准,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对一、二、三、四个类作文在情感表达上的要求分别是“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可见,考试评价对真情实感是高度重视的;写好考场作文必须表达真情实感。
有了新颖的题材,我们还要考虑文章的立意,我们习惯习作的方式是注重事情的发展过程,从头到尾有条理的叙述来龙去脉,这些写作文的基本要求。但所有的文章都这样写,你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要不断调整视角,选择一种崭新的、独特的角度,写出的文章就会吸引读者,有更强的表现力。ﻫ 同样的事物,我们可以从正面、反面、侧面进行观察表达,由于角度不同,反映出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如写柳树,一般人讽刺它随风摇摆,立场不坚定。若运用逆向思维,可赞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折一树枝,插地可活,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即使被砍伐掉,也会在树桩旁冒出一簇柳苗,大有“伐一生百”之势。这样从不同角度去写,就能表现与众不同的主题。
从字面意义讲,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发的真挚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是不得不抒发的感情;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是一切真正作文的生命。季羡林先生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不仅散文如此,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莫不如此,只是载体有别而已。即使是阐述事理的议论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大凡优秀的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鲁迅杂文情感之浓无出其右者,而像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等优秀的说明文,也都表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的是作者对人物、事件、自然和社会爱憎情感和独特体验,让文章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鲁迅的回忆性文章《藤野先生》,追忆了与藤野交往过程中的人和事,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怀念与感激、对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日本社这就使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文章主题得到凸显。真情实感是文章语言韵味的催生剂,它使文章韵味增强,给人回味无穷之感。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其原因就在于这篇文笔朴实的散文通过最为朴实的事件,和特定背景下父亲的动作、语言、肖像,表现了父爱子、子怜父的人间至情,给人深深的震撼。朴素的语言因这份浓烈的情感增添了无穷的韵味。真情实感还能使文章的结构凝练,犹如一根红线把文章内容串联起来。香港作家小思的《蝉》就是以对蝉情感的变化为线索来叙事、抒情的,“我”先因“蝉鸣得早”且“知知不休”而对蝉产生深深的厌恶之情,即使对拾得生命即将到达尽头的病蝉也还责怪它“何必聒噪”。后来朋友告诉“我”蝉等了17年才等来一个夏天,秋天一过生命就结束了,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这时,“我”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表现出对生命的礼赞。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红线串珠,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写法构思要巧妙
在观察、积累、感悟的基础上,对大量的素材进行筛选,集中提炼,加工成一篇文章,就是构思的过程。构思主要指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安排情节。作文离不开顺序,而写作顺序是有作者的思考线索决定的。记叙的方法很多,有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按时间顺序写,有按空间位置转移写,有的文章开头可利用倒叙方法写,有的可设悬念,有的中间可插叙。构思时若想层次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就要用顺叙;若是遇到叙述的事情的本身结局有特殊意义,或为了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寻根究底,就要采用倒叙;若是想在文章中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就要采用插叙;若要对前面所叙述的人或事做些补充交待,就要用补叙。但要注意插叙或补叙之后要回到中心事件的叙述中去。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构思既新又巧,别具特色呢?从下面的内容中你会得到某些启示,这些都是儿童文学作品的题目:《橡皮在纸上蹭痒痒》《标点符号的争吵》《青蛙写诗》《给稻草人穿衣服》。稻草人本是人们为保护庄稼、驱赶鸟类啄食粮食而制的假人,立在田间地头。可在作者笔下,稻草人却成了麻雀和其他动物的朋友,麻雀为它衔来葡萄粒当钮扣,蝴蝶飞来做它的领结……时代不同了,大地也不再有许多杂草,稻草人成了大地的一种装饰物,动物们的好朋友。标点符号本没有生命,却被写成了会争吵谁的作用大的人物。橡皮会给纸蹭痒痒,青蛙会写诗,这是多么浪漫新奇的构思,一见题目人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读下去。这种精巧的构思打破了常规,使无生命的事物变成了有生命的事物,融进了自己的丰富情感、美好愿望,抒发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写作思路新也是关键。我在听课时遇到这样一件事,那是二年级的一节写话课。录像片出现了龟、兔、猴赛跑的情景,当距离终点还有500米时,小兔第一、猴子第二、乌龟第三,老师让学生思考后表达,谁会最先到达终点。孩子编的故事,让人们感到惊奇,他们说出了六种结果,而且有理有据,想象合理。一位小同学说,前方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只有乌龟能过河,因此它先到了终点。还有一位同学说,前面出现了山洞,小兔子钻了过去,它最先到了终点。另一位小同学想得更离奇,她说,一棵大树挡住了去路,两侧是万丈深渊,小猴子学着捞月亮的方法,把小兔子和小乌龟悠了过去,它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发挥各自的特长,一起冲到了终点……ﻫ 如果我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束缚,多一分想象,少一些“规章”,我们还愁写出的文章思路不新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