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汇报

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汇报

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万勇(左)会见记者,介绍石家庄市主题教育活动有关情况。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将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一、今年工作完成情况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决策部署,坚持以拆为先、拆建结合、强化规划、打造亮点的思路,举全市之力推动“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生态环保、精细管理、素质提升”六大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主城改造方面,以“46215”即四横六纵、二环路和十五个主要出入市道路两侧各100-200米纵深范围为重点,强力实施违法建筑、超期临建和有碍观瞻建筑拆除,并逐步向次干道和小街小巷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止目前,共拆除各类建筑944万平方米,其中城中村354万平方米,旧区177万平方米,拆违413万平方米。

启动了22个城中村、288万平方米的城中村回迁房建设。

在新区开发方面,围绕打造山水城市、提升形象品位的目标,重点谋划和启动了四个新区的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滹太新区,实施了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了景观概念设计、河心岛1120亩的土地收储和450万平方米的河道疏浚,年底前形成水面200万平方米。

西部山前生态区,编制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了秀山、横山和龙泉山山体包片治理,已植树8万株;开展了青银高速以西辛庄等3个村迁村并点详细规划设计;完成了槐安路西延工程,正在抓紧组织中山西路西延、京赞线上庄段和双陵路等道路建设和水厂施工。

正定片区,完成了国际小商品市场二期工程拆迁,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纺织服装基地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隆兴寺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规划已编制完成,近期组织实施。

南部工业新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抓紧编制。

在道路畅通方面,围绕构建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以对城市布局调整有重大影响、建成后能够有效改善交通环境的骨干道路建设为重点,实施路网结构完善。

今年共安排新、改建道路33条,桥梁13座。

目前,张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中华大街北延(和平路至北二环)等17条道路和北二环跨中华大街桥、北二环跨红星街桥等6座桥梁竣工投用。

在园林绿化方面,按照“突出特色、打造花城”的要求和“既注重生态效应,又注重观赏效果”的理念,着力实施生态建设“三个一”工程,努力扩增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环城1000万平方米水系拓展,年内可形成水面267.5万平方米;“5528”绿化工程,年底前累计植树630万株;百万树木进市区工程,已种植乔木78.3万株。

与此同时,全力加快市区园林绿化建设,目前已新增绿化面积223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裕华路、中华大街、青园街、维明街四条道路的绿化美化提升,共栽植花卉80余万株,增加花卉面积1.2万平方米,改造绿地14.9万平方米,摆放花箱1300余组。

建成了东环公园、柏林公园和42块街旁游园绿地。

形成了5万平方米的滨湖公园水面景观。

在精细管理方面,按照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合理调整城管体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已粉刷楼宇1390栋,清洗383栋,“平改坡”779栋,全面完成了今年“穿衣戴帽”任务。

拆除高速公路出入口大型塔式广告198座,拆除户外广告16万平方米,规范牌匾30.9万平方米,修补便道15.7万平方米。

对50条小街巷和40个居住小区环境实施了综合整治。

对沿街实体围墙、占路围栏、立式竖牌挂件和警务亭、书报亭、人防出口亭实施了拆除整治,共拆除围墙19.3万延长米、警务亭24个、人防出口亭634个、围栏230处。

对火车站候车楼等32处夜景进行了提档升级,建成了一批夜景建设精品。

实施了城管体制改革,将市政环卫管护、园林绿化管养、住房保障管理等三个方面、十八项内容实行下放,进一步下移了管理重心,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

在节能减排方面,坚持以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个三”工程。

截止11月底,COD和SO2分别削减2.1万吨和3.6万吨,市区优良天气达到了287天,同比增加16天。

境内5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一是结构减排。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拆除水泥机立窑生产线55条、水泥旋转窑生产线3条、70型焦炉1座,关停石灰土立窑300座、炼铁厂7家,停产55兆瓦小火电机组1台、150立方米以上高炉2座。

加快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今年计划搬迁的12家企业中,二十里铺电镀厂、长安区石环化工厂、金城化工公司、燕山化工公司、京华精细化工厂等5家已经关闭停产;阳光药业公司、宏源化工公司新厂已经投产、旧厂已经搬迁完毕;白沙烟草公司、亚诺化工公司、通华化学公司、东华化工公司、常山纺织公司(一期)等5家新厂已经完成建设,年底前搬迁完毕。

加快实施“煤改气”工程,完成了30万户居民用户、345家公福用户和15家重点工业用户的置换。

二是工程减排。

大力治理点源企业污染,24家重点大气脱硫治理项目,8家已完成治理,11家正在治理,4家正在制定治理方案,1家已经停产。

开展了扬尘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了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裸露地面扬尘和堆场扬尘的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燃煤锅炉拆除治理。

已拆除锅炉135台,治理338台。

三是管理减排。

实行了红黄牌制度,对COD严重超标排放的5个县政府主管领导给予了“红黄牌”处理。

实行了节能降耗绩效考核制度,对完不成考核指标的企业坚决实施停产整顿。

实行了环境质量与建设项目审批挂钩制度,对市政管网连续超标排放的县(市)实行了区域限批。

同时,实行了水质考核与财政挂钩制度,将环境质量与财政联动,对达不到目标值的,由市财政从各县(市)年度经费扣缴相应额度的资金。

二、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三年大变样”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规划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

城市规划设计总体水平不够高,特色不够突出;规划设计开放程度不够,对真正实力强、理念新、技术好的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吸引力不强;城市规划刚性的规范制度,以及城市规划咨询、决策和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城中村改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城中村回迁房建设速度不快,已开工的22个城中村建设速度较慢。

同时,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体现不够充分,安置补偿标准普遍较高,造成拆迁改造成本加大,导致建筑容积率普遍偏高,城市中疏战略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三)城市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调整。

城市管理体制上重下轻,区级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交通拥挤、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现象比较突出,亮化、环卫、便道和树木等设施日常维护不及时,责任不明确、不具体。

(四)资金压力较大。

由于今年任务不断调整,园林绿化、穿衣戴帽、拆迁拆违等计划外项目增多,建设资金总缺口约20余亿元,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同时,受今年房产市场低迷影响,土地价格难以达到预期,影响了土地融资。

加之城建规费征收不到位、融资渠道单一等原因,筹资受到制约。

(五)土地管理力度需要加大。

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控制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土地供应节奏把握不够合理,土地供应的计划性、时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明后两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总体思路是:按照云川书记提出的“繁华、舒适”两大功能、“五项目标”和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车俊同志提出的“八个统筹”、“六个更加”的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繁华舒适的现代宜居新石家庄的目标,牢牢抓住规划设计这个源头,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综合统筹、片区开发,拆建结合、以建为主,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市和产业布局调整、基础设施攻坚和生态环境建设,倾力打造具有现代都市特色的亮点工程、特色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群,以突出的业绩、明显的变化和崭新的面貌向建国60周年献礼,确保如期圆满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

按照上述思路,明年重点主攻主城区,谋划启动新城区;后年主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双轮驱动、全面提质,圆满实现“三年大变样”。

根据云川书记提出的“环境质量改善、承载能力提高、居住条件改观、城市魅力彰显和管理水平提升”“五项目标”,明后两年共实施5大类、146个项目,总投资111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97亿元,社会资金814亿元。

(一)以更强的力度,推动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围绕构建碧水、蓝天生态城市,以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拆迁拆违、减排治污、生态绿化和景观整治,推动城市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一是继续加大拆迁力度。

在今年拆迁944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09年计划完成拆迁600万平方米:1.结合街道景观整治,拆除中山路、裕华路、槐安路和二环路沿线占压红线、绿线、三层以下破旧和有碍观瞻连体建筑77万平方米。

其中:中山路41.5万平方米,裕华路16.5万平方米,槐安路8.8万平方米,二环路10.6万平方米。

2.结合城中村改造,拆除二环路、槐安路和裕华路东拓西延沿线等11个村,以及今年未拆迁到位或具备改造条件的12个村,共23个村。

拆除建筑265万平方米。

3.结合片区建设,拆除省行政中心、省文化中心周边和市委机关以及二监狱搬迁建筑30万平方米。

其中:省行政中心10万平方米,省文化中心5万平方米,市委机关3万平方米,二监狱15万平方米。

4.结合企业搬迁,拆迁搬迁企业现址建筑111万平方米。

5.结合铁路穿城入地和新客站建设,拆迁沿线建筑117万平方米。

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围绕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企业搬迁、能源替代、锅炉拆治和污水处理工程,到2010年将市区剩余的37家高危高污企业全部搬迁,年燃煤使用量降至280万吨,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上限标准。

全部32座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投用,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COD浓度达到省控标准。

其中,2009年搬迁企业20家,削减燃煤150万吨,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低于0.15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低于0.12mg/m3),建成10座污水处理厂(其中市区一座,即桥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年底前市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6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三是着力实施生态建设。

在构建100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和100公里水系区域大生态绿化体系的同时,在主城区以增加绿地、扩增水面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园林绿化,续建、新建、改造20座公园,新建30块街旁景观绿地,新增公园绿地1000万平方米。

其中2009年新建、续建、改造公园17座,新增绿化面积670万平方米。

四是强力推进街道景观整治。

加快实施“穿衣戴帽”、花城建设和夜景亮化。

在今年完成主路主街“穿衣戴帽”779栋的基础上,对“4862”可视范围、二环路及主要出入市口沿线1000栋楼宇实施“穿衣戴帽”。

高标准完成“4862”花卉种植、绿化调整,调整更换高大树木20万株,全面提升街道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