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八大理论

安全八大理论


实验。
2018/8/20
第 14 页
事故发生后也存在一个蛙水效应。事故发生后,大家 对于安全生产的敏感性、重视程度都会大幅度提高,但一 般三年之后,这种影响便会逐渐消失。要想确保安全,就 必须警钟长鸣,就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自我麻木。
“蛙水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熟悉的环境进行风
险识别——难;在渐变的环境中进行风险识别——更难。
2018/8/20
第 16 页
第四,需求层次论。
富裕阶段 成长
小康阶段
归属
温饱阶段
生存
2018/8/20
第 17 页
当前,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就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层次 在不断提高。从安全到环保到健康是企业生产管理发展的趋 势,相应的我们的生产管理目标也将由无死亡到无污染再到 确保健康。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生产管理工作仍处在一 个较低需求满足层次上。 “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工作会越来 越重要,按照安全、环保、健康的递进趋势,企业会逐步向 无亡人事故、无环保事件方向发展。
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制度,还不如没有。
安全经验分享示例1
3、如何避免制度刚性软化
加强监督检查,第一时间发现“破窗”; 要“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健全完善制度; 培养员工对制度的敬畏,主动学习和认同;
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安全管理的八个理论
第一: 冰山理论。 第二: 木桶理论。 第三: 蛙水效应。 第四: 需求层次论。 第五: 事故倾向理论。 第六: 破窗理论。 第七: 跳蚤实验。 第八: 权力服从理论。
第 10 页
第二,木桶理论。
企业管理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能够
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
的那块。这个理论还可以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 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
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
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木桶的底板是基础,桶箍是关键, 而最短木板决定了能容水的最大容量 。
2018/8/20
第 22 页
第八,权力服从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莱· 米格兰姆于1950年开始进行 著名的权力服从实验: “学生”和“老师”来到实验室,“学 生”坐着,双手绑在椅子上,手腕连上电极;他必须跟老师学 习、回答问题,如果弄错了,“老师”就要对他施以电击,电 击的强度是可以逐步升级的。当“学生”哀求停止试验时, “老师”并不停手,因为“老师”已经承诺就是不要因为学生 的原因而中断实验,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 但在这个实验中,并没有真正的电击存在。“学生”都是知情 者,只是作出痛苦的表情而已。“学生”只是配角,真正被 “实验”的主角是负责“电击”的“老师”们。实验的目的, 其实是关于一个人如何接受和服从一项有悖良心的指令,实验 结果令人“绝望”:没有一位“老师”拒绝这一试验、拒绝对 学生进行电击。
2018/8/20
第 19 页
第六,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 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 的汽车,一辆停在杂乱街区,一辆停在中 产阶级社区。将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牌 摘去,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 走了。而另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过了一 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 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结果仅仅 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018/8/20 第 23 页
这个实验一方面帮助我们解释了我们通常所说 的“好人也会干坏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管理者 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违章指挥是很少有 人去反对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中当有人在旁 边大喊一声时,不道德的行为就能停止,这说明安 全监督的作用不可估量。 “权力服从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监督的作 用是不可忽视的。
2018/8/20 第 20 页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由于大家都习惯了不系安全 带,所以这种不安全的行为就变得正常;由于大家都喜 欢开快车,超速形式就变得正常了,但事故不会因为你 觉得正常了就不发生了。 要想实现生产全过程受控,首要一点就是我们的 制度、规程不能成为破窗;有问题的、不符合实际的可 以动态维护,但不能成为形式。
2018/8/20
第 26 页
通过有效的培训让所有员工自主实施个人五点承诺,即:
我明白安全是我工作的要求;


我将遵守所有工作相关的安全规定;
我将持续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保持警惕,马上改正 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并向主管报告;

我将在工作前同时考虑工作目标和安全; 我将“三思而后行”保证工作安全。
2018/8/20
第 18 页
第五,事故倾向理论。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 更容易出事故,其主要原因还是个人情绪不稳定所致。
实际也是如此,很多亡人事故中是当事人情绪不稳定导 致,如特殊群体,家庭纠纷等。员工情绪和思想问题不能成 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事故倾向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管安全环保工作, 就要管到不稳定人员的心理和情绪。
危险因素/ 风险
屏障和控制 工作环境
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2018/8/20
第 15 页
第四,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在1943提出了需求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 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 低的不同,共5层。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 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 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 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 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海平面的是事故,海平面以下是隐患。而规章、制度也只是
浮在水面的部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 安全生产在手中,更要在心中。
“冰山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管理必须突破水面
上的八分之一,不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做到纵不安全行为和状况
2018/8/20
在安全管理中也是如此,对于容易出事故的人和环节, 在团队中是可以克服的,安全生产的最高阶段正是团队管理。
2018/8/20
第 12 页
“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我 们安全管理中,
短板是:法律保障、安全信息、职业安 全、应急救援、安全技术、媒体监督、风 险识别、安全教育。

● 底板是: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 桶箍是:管理指挥。
2018/8/20
第 24 页
HSE管理方法现场应用的特点
规范性—— 写所做的 强制性—— 做所写的 追溯性—— 记所做的 自律性—— 通用性—— 系统性—— 广泛性—— 自我管理、持续改进 国际规则,共同遵守的惯例 全面、综合以及全过程管理 易于整合与吸收其他管理体系
文件
文化
2018/8/20
第 25 页
HSE管理理念介绍
安全管理的八个理论
--黄金有
2018/8/20
第1页
安全经验分享是HSE五种管理工具的一种,三人以上的会议都需要进 行安全经验分享。分为事情的经过,原因分析,经验教训
哈佛故事的启示
哈佛大学有一项校规:学生借阅的珍贵图书只能在图书室阅览
,不得带出图书馆一步。有一天,一名学生借阅了两本珍贵图书, 因没有看完,就偷偷带出了图书馆。当天夜里,图书馆发生大火,
第 27 页 2018/8/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实现安全文化的四个阶段
“我们要安全”
本能
• • • • 依靠人的本能 以服从为目标 将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 缺少管理层参与 • • • • • • •
依赖
管理层承诺 受雇的条件 害怕/纪律 规则/程序 监督控制, 强调, 和目标 重视所有人 培训 • • • • • •
2018/8/20 第7页
第一,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 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提出 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人的心理就像 海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是其中 的小部分,绝大部分处于海面之下,处 于无意识状态。而正是这看不见的冰山 下的巨大的底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 类的行为。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安全隐患 要及时消除;第二,环境影响安全工作。
2018/8/20
第 21 页
第七,跳蚤实验。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跳蚤放到一个器皿中,在 上面加一个透明的盖,跳蚤每次跳跃都会碰到盖子上,几次碰壁后, 跳蚤就会适应这种限定的高度,以后每次跳跃都不会再碰壁。这时 候移开那个透明的盖子,这些训练有素的跳蚤再也跳不出那个器皿 了,因为它每次的跳跃都不再超过那个习惯高度。 这说明习惯是可以养成的,监督环境差养成违章,培训环境好 养成遵章。 “跳蚤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培训不到位,违章就会多; 培训环境好,遵章就会好。
2018/8/20
第8页
海明威在写完《老人与海》之后,解 释了自己写作的“冰山理论”:“冰山运
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
水面上。”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 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
七”。
2018/8/20
第9页
安全管理中也同样适用“冰山理论”。任何违章、违规 行为不是出了事故暴露出来才存在的。从安全角度讲,露出
个人认为企业最大的安全隐患,不是设备的缺陷、
制度的缺失,以及环境的不完善,而是对员工安全意识
的培训未能深入人心,对事故的责任人的处理未能起到 切腹之痛警示作用,以至于走捷径、图省事,侥幸心理 严重,不能严格执行规章。我们没有能力阻止安全事故 的发生,可是我们有能力延迟事故发生的频率,减轻事 故给我们影响与危害。
图书被焚烧一空,这两本书却因此幸存下来。事后,这名学生将书
还给学校。学校召开大会,校长在对他表示感谢后,当众宣布将他 开除。校长说:“你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理应得到赞赏;你 违反了学校校规,理应被开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