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对:你属于哪一种
——班级管理的三种类型浅探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临海中学周灵宏
317000 浙江省台州中学210# 洪方煜
主要内容:按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素质型,着眼点放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管理型,以班规班约等制度化的做法约束管理学生;三是应试型,班级的一切工作以应试为中心,其他的都退到次要地位。
但从长远的目标看,我们的班级管理宜提倡素质型的班主任,因为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合乎“以人为本”的教育真谛。
关键词:班级管理素质型管理型应试型
仔细观察周围的班主任,按其管理理念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素质型
这类班主任看重学生的素质,一切工作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这中心任务展开。
管理上,他们一般较为随和,对名利看得很淡,不因为学校对班主任与班级进行量化考核而对学生严加管理,只要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生活上的小节可随便些,对出操、出勤等方面的请假较为宽松。
学识上,这类班主任个人都有很好的修养,注重以自己的学识、
人格影响学生,对学生主要表现为宽容、温和,讲究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对学生的思想、人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文化上,他们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以活跃气氛,缓和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有的班主任在后黑板上专门开辟一块“轻松驿站”,专门编辑有关轻松有趣的话题,其中有“中学生个性词典”、“校园幽默”、“笑笑笑”、“脑筋急转弯”、“猜上一猜”等栏目;有的利用班会课进行集体过生日、朗诵、演讲、辩论、现场作文、乐器演奏、文艺会演、开心辞典等活动,有的结合节日举办各种文化节,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调节了学习。
这类班主任的优势很明显,学生们生活丰富多彩,精神愉悦轻松。
正如一个学生所说的:写信回家告爹妈,学校就是我的家。
学习上,学生心态良好,后劲很足。
三年学校生活能给他们将来留下美好的回忆。
与其他类型的班主任相比,素质型的班主任对于当前的管理与学习来说,也存在暂时性的不足,如班级由于对考核不是特别看重,考核往往在全校后列;学生身上的惰性会不自觉地利用老师的同情、宽容进行请假,常借口肚子饿在教室里吃早餐,迟到现象较多,班级自习课常不太安静,等等,这需要班主任想办法加以克服。
二是管理型
这类班主任信奉“管理也是生产力”、“向管理要效益”等管理精神,他们每接过一个班,首先要做的是选拔管理人才,组建班委会,制定相应的班规班约,进行量化考核与管理,使班级各项工作趋于系
统化、规范化,逐步形成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
在这类班主任的管理下,学生能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班干部能力较强,学生也有很强的法制意识,班主任管理也相当轻松,有时时候出差个把月班级管理也毫不受影响。
但这种管理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公约或量化管理的制定的参与者,相信“法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有学生违规,班主任便抓往一个处理一个,不问青红皂白,先是疾言厉色地训斥一番,积累到一定时候,来个“秋后算总帐”,或处分,或劝退,以达到杀鸡儆猴之目的。
这种不根据同学之间个体差异的做法,使得不少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恐误入雷池,触了霉头,心理上产生了沉重负担。
培养的学生往往过于听话,而缺少创新精神,学习上缺少后劲。
而对于一些好动的学生,班主任处理不好还会使他们走上“破罐子破摔”的道路,最终使班级工作的开展陷于被动。
三是应试型
这类班主任的心中,班级的一切工作以应试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他们常谆谆教导学生:读书就得苦,就需要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之精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这类班级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很受班主任的宠爱,学期结束的评“三好”往往流变为评“一好”,班级在学习上有浓厚的竞争氛围。
但由于过于强调学习,学生的的道德整体素质会下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学习掩盖、忽视,一些多才多艺的学生会因学习成绩的原因找不到自信,班主任
因为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使管理变得简单粗暴,或是家长型,动辄对学生进行训斥、责骂,如下面这幅镜头:
上课铃声响了,两个同学还在打闹,班主任见状,火冒三丈:“你俩是聋了,还是瞎了?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张明,昨天上自习课说话的事儿,我还没找你算帐呢,今天你又捣乱!我可告诉你,今天下午你必须把家长叫来,让他看看你这次期中考试考的倒数第几名,看看你天天在学校干的什么‘好事’!上课铃响过这么长时间了,还在闹!”“下午,如果你叫不来家长,就别想上课!你俩,先给我站在后边听课去!”“老师,是他先打我的,况且,我没听见铃声,不是故意破坏纪律。
”“别给我讲恁多理由,你俩都有不是好东西。
”
或是保姆型,班级的事,事无巨细,班主任一手包办,在他们的眼中,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一切可由他来打理,自己辛苦点没关系,学生学习成绩好,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人都有一样是最出色的,应试型的管理者无疑会扼杀学生学习以外的特长,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这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来说,对民族的前途来说,都是巨大的创伤,这种管理应当早日让它寿终正寝。
这述三种类型中,由于素质型需要施行者本人要有很高的修养,且在管理中实行的是一套“无为而治”的做法,一般人很难模仿,这类班主任数量较少。
相比较而言,由于现代法制意识的增强,学校之间升学之争的日趋白热化,管理型与应试型的班主任占了绝大多数。
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少班主任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最终靠近综合型,他们往往是严父、慈母、良友三位一体:学习上、纪律上对学生严管如父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生活上对学生爱如慈母,无微不至,热情关怀;交往上对学生爱如朋友,随和不假,平易近人。
力求做到严而有度,爱有原则,严不过分、过激、过火,不可近乎严酷、苛求;爱不失之溺爱、放纵、忽视。
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当然,从长远的目标看,我们的班级管理还需要素质型的班主任,因为只有这种类型的班主任才真正从“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出发,抓住了“以人为本”的真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