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作业环境中的人体因素.

第三章作业环境中的人体因素.


寸和活动空间
54
55
56
4) 影响活动空间的因素
(1)动作的方式; (2)各种姿态下工作的时间; (3)工作的过程和用具; (4)服装; (5)民族习惯:如日本、朝鲜和阿拉伯民族都 是席地而居,无论是空间的尺度和形态与我们的一般情 况都不同。在设计这类的空间时,对于人体活动空间必 须重新进行研究。
2)垂直作业域:
指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作上下运动所形成 的范围。
对决定人在某一姿态时手臂触及的垂直范围有用,如 搁板,挂件门拉手等,带书架的桌子也常用到上述物体
的高度。
22
23
180厘米以上高度, 手的操作极不方便, 视觉条件也下降 160-180厘米之间, 手的操作不方便, 视觉可以, 较适宜于放置显示器 70-160厘米高度之间, 最适宜于物的操作和观察
动态施力
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血液输送量比平常提高几倍, 血液大量流动不但使肌肉获得足够的糖和氧,而且迅速 排除了代谢废物。因此,只要选择合理的作业节奏,动 62 态作业可以延续很长时间而不产生疲劳。
3. 静态施力举例
通常某项作业既有静态施力又有动态施力。由于 静态施力的作业方式比较"费力",因此当两种作 业方式同时存在时,首先要处理好静态作业。
57
二、肢体的运动与肌肉施力
人体自身的平衡稳定或 人体的运动,都离不开 肌肉的机能。
58
1.肌肉
能量的 来源?
肌肉的最大力量为3~4kg/cm2 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横截面积的大小。 肌肉力量的大小也取决于其收缩的长度。
59
2. 肌肉施力有两种方式:
(1)动态肌肉施力:(2)静态肌肉施力。
60
50-70厘米之间, 手与脚的操作都不方便 0-50厘米高度之间适宜于脚控制
24
立姿工作的高度安排
25
摸 高
26
拉 手
27
桌椅的高度
好用的桌子应该是长时间用也不疲劳的: 椅子的高度49厘米。桌子的高度在椅子的高度上加 坐高的三分之一为75厘米。 28
女 性
29
男 性
30
3)脚的工作空间
76
1. 椎间盘问题
脊柱承受的重量负荷 由上至下逐渐增加,第5 块腰椎处负荷最大。 人体本身的负荷加在 腰椎上,在作业、尤其在 提起重物时,加在腰惟的 负荷与人体本身负荷共同 作用,使腰椎承受了极大 的负担,因此人们的腰病 发病率极高。
77
用不同的方法来提起重物,对腰部负荷的影响不同。
弯腰直膝
直腰弯膝提起重物时 椎间盘内压力较小
73
D. 使用惯用手拿东西比非惯用手拿东西快约10%时间。
单独右手工作平均为12.9bits/s,单独左手工 作平均为11.7bits/s,并且惯用手总比非惯用 手工作得精确。实验还告诉我们,用惯用手 触及一个目棕的失误率为7%,而非惯用手是 12%。从力量上来看,惯用手比非惯用手强 5%至10%。
7、当手不得不在较高位置作业时,应使用支承物来托 住肘关节、前臂或者手。
8、支持肢体
当手中虽然乐捏着一根25g的 鸡毛,但同时支持着4.4公斤的整
个手臂。避免长时间的敬礼姿势
以及越过头顶的操作。
67
三、人体作业效率
能量的角度
肌肉收缩
机械能 热能
所谓肌肉收缩的机械效率,是指肌力做功与肌肉收缩 产能总量之比。人体肌肉作业的效率通常只有20~25%,
68
1. 肌肉施力
A. 对于任何形式的人体活动,哪种方式产生的肌力 最大,就以哪种方式进行施力活动。
B. 应使肌肉处于其自然状态的长度。
69
C.避免不必要的加速度和减速度。 对于手臂和腿,适宜于回转运动,应该尽量减少往复 运动。一般说来,手臂作回转运动效率较高。
70
71
72
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减速
脚操作的灵敏度、精确度比手操作差,但操纵力大于手操作。 脚操作多在坐姿下采用,立姿下只能由单脚进行操作。 操作较为灵便的区域
臀部不需移动条件下的可达操作区域
A 坐姿侧视与俯视
B 立姿侧视 31
4. 人体的活动空间
1)人体静态的基本姿势
32
33
每个姿态对应一个尺寸群
立姿
34
GB/T 13547--1992给出 的工作空间立姿
74
E、利用重力作用
当一个重物被举起时,肌肉必须举起手和臂本身的
重量。所以,应当尽量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重物,以及考
虑到利用重力作用。
要改变物体的位置从高到低时,采用自由下落式方法。
75
四、提起重物
人的脊柱为"S"曲线形,12块胸 椎骨组成稍向后凹的曲线,5块腰椎 骨连结成向前凸的曲线,每两块脊
椎骨之间是一块推间盘。
78
2. 压力分布
为什么弯腰提重会导致压力增大呢?
79
提起重物必须保持直腰姿势
(1)抓稳重物,提起时保持直腰弯膝。
(2)设计时应使重物的抓握部位高干地面 40~50厘米,应有把手。
80
五、重心问题
81
思考题?
1、人体活动空间涉及的问题是什么? 2、静态施力的主要危害?
82
网站:
国际人类工程学协会 (IEA) 不良设计
第三章
作业环境中人体因素
一、人体活动与动作空间 二、肢体的运动与肌肉施力
主 要 内 容
三、人体作业效率
四、提起重物 五、重心问题
1
2
一、人体活动与动作空间
人的动作空间
肢体活动范围
人体活动空间
3
肢体活动范围:
人的肢体围绕关节转动而划出的范围,也就是 肢体活动所占用的空间范围。肢体长度和角度
作业域:
/people/ematias/faq/contents.html /galaxy/Engineering-and-Technology/ / /
42
蹲姿
43
靠 姿
44
2)姿态变换:
姿态的变换所占用的空间并不一定等于变换前的姿态 和变换后的姿态占用空间的重叠。
45
46
47
48
49
50
3)人体移动
人体移动占用的空间需考虑连续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 所必需的肢体摆动或身体回旋余地所需的空间。
人 与 人 的 关 系
51
人与物的关系
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平面的空间尺寸
选择合理的作 业节奏,动态 作业可以延续 很长时间而不 产生疲劳。 心脏的工作就是 动态作业,人的 一生中,心脏不 停地搏动,心肌 从不"疲劳"。
61
静态施力
收缩的肌肉组织压迫血管阻止血液进入肌肉,肌肉无 法从血液得到糖和氧的补充,不得不依赖于本身的能 量储备。肌肉不能迅速排除代谢废物,积累的废物造 成肌肉酸痛,引起肌肉疲劳。由于酸痛难忍,静态作 业的持续时间受到限制。
一般的工业和职业劳动都包括不同程度的静态施力,例如 (1)工作时,向前弯腰或者向两侧弯腰, (2)用手臂夹持物体, (3)工作时,手臂水平抬起, (4)一只脚支撑体重,另一只脚控制机器, (5)长时间站立在一个位置上,
63
4.避免静态施力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设计原则
提高人体作业的效率,一方面要合理使用肌力,降低 肌肉实际负荷;另一方面要避免静态肌肉施力。
左右水平面和上下垂直面的作业域。
19
肩高(cm)
立姿:
男:130; 女:120。 坐姿: 男-54厘米; 女-49厘米。 臂长: 男-65厘米; 女-58厘米。
20
1)水平作业域:
最大作业域
通常作业域 较佳作业域
水平面内中等身材中国成年男子手臂活动及手操作的范围
人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而形成的轨迹范围,手尽量 外伸所形成的区域为最大作业域。 21 手臂自然放松运动所形成的区域为通常作业域。
轻 松 值:
正常值
极 限 值:
5
图 3-1
6
图 3-2
7
图3-3
8
9
10
2. 肢体活动范围
单腿跪姿
11
坐姿
12
立姿
13
双腿跪姿
14
蹲姿
15
作业域(working area)
立姿
16
跪姿
17
坐姿
仰卧姿
18
3.手脚的作业域
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站”、“立”、“坐”, 手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做各种活动,。
人体尺寸有6项
35
坐姿
36
GB/T 13547--1992给出的工作空间 坐姿人体尺寸有5项。
37
卧姿
38
跪姿
39
跪姿
40
GB/T 13547--1992给出的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 41 6项
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男子) (单位:mm)
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女子) (单位:mm)
避免静态肌肉施力的几个设计要点:
1、避免弯腰或 其他不自然的身 体姿势。 2、避免长时间地抬手作业。
64
3、坐着工作比站着工作省力。
工作椅的坐面高度调到使操作者能十分容易地改变站 和坐姿势的高度,可以减少站起和坐下时造成的疲劳,尤 其对于需要频繁走动的工作,更应如此设计工作椅。
4、双手同时操作时,手的运动 方向应相反或对称运动,单手作 业本身就造成背部肌肉静态施力
83
65
5、作业位置(作台的台面或作业的空间)高度应按 工作者的眼睛和观察时所需的距离来设计。
作业位置的高度保证姿 势自然,身体稍微前倾, 眼睛正好处在观察时要 求的距离。还采用了手 臂支承,以避免手臂肌 肉静态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