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

8.2案例教学评改学生习作二则【第一则】有感于宝墨园一游11中英文秘班张静谊指导教师:徐琼(注明:文中斜体的字迹为教师的修改意见)(标题改为宝墨园一游有感更好)最近学习的压力实在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句子不通,直接改为压力大,),情绪很急躁,恰巧党支部组织去宝墨园一游,真是天遂人愿啊(,正好出去散散心)。

周六的清晨,校道上的(应改为为:树林里的)鸟儿还在清着嗓子,我们中文系的一行人便迎着畅爽宜人的微风,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顶着和煦明媚的朝阳,朝着宝墨园出发啦!一路上,大家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嬉笑打闹着,仿佛把烦恼压力等都抛诸脑后了。

待到车子驶进园区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题着宝墨园的高大白石牌坊。

再往前行,就是正门了,伫立在正门的古牌楼极富有岭南特色,(怎样富有岭南特色,要有交代)校车刚停稳,大家便迫不及待地下车去拍照,激动兴奋之态难以形容。

这时,游人们也陆续地进园了,随着游人的视线(改为:行踪),透过正门往里看,几棵古朴挺拔的大树立马呈现在眼前,它们潜虬卧龙般静静地倚在富丽堂皇的古园里,日光沐浴在稀疏的枝叶上(沐浴用得不对,应该为日光穿过……),有几缕潇洒地穿透下来,打在地上,和着轻风,(日光和着清风不妥,树叶和着清风)留下摇曳斑驳的树影,映衬出诗意来。

而我们则在这梦幻般的地毯上,踏出了我们游园的第一步。

早有耳闻,宝墨园的全园水景,堪称一绝。

荔景湾、清平湖、宝墨湖与一千多米长河贯通,水清如镜,长流不息,三十多座石桥,横跨旖旎河湖之上。

清平湖上的紫洞舫,犹如一座水上艺术宫殿。

紫竹园里的紫竹溪,可戏水摸鱼,是园中一大亮点。

(这段文字对园中水景概括描写,好。

)因此,在走马观花般观看了古色古香的展馆后,我们便急着去观赏那犹如红浪翻腾的锦鲤,宝墨园里的每个池子,差不多都饲养着孩童般纯真的金鱼。

放点饲料下去,锦鲤们便立刻奔腾雀跃起来,那场景,真如千帆竞发(这个比喻形容鱼来抢食,似有不妥)。

可爱的锦鲤们不约而同地张开圆嘟嘟的小嘴,囫囵吞枣般咽食着鱼饵,还时不时地吐出大小不一的泡泡。

一阵眼花缭乱后,惬意地抬头间,才发现日已高照。

(这句过渡句用的较好。

)不远处的紫竹溪里,突然传出了阵阵银铃般的欢声笑语,(循声而去,只见)一群纯真无邪的(一群)孩童正拿着网子在“围追堵塞”,因而搅动了一池鱼水,(改为句号。

)(这里需要另起一行,还应有过渡的句子。

)此情此景,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那池里的无忧无虑的鱼儿,侧耳倾听着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争辩着:“安知鱼之乐也?”令人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惬意,暂时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时间仿佛永远凝固在真、善、美的时刻(这一句接在这里不合适,不如删去,或者放在“此情此景”句之前)……刚缓过神来,便被友人拉去长廊拍照了。

沿着小道,在灵巧的盘栽和修长的绿竹指引下,(它们如何指引?建议改为:穿过翠竹掩映的小道),迂回曲折的长廊便跃入眼帘,长廊以木为原料,涂着朱红的漆,雕梁画栋,精致秀巧,犹如一位满腹经纶的年轻秀才,高雅、稳重、灵秀。

(这个比喻贴切)坐在长廊中倚栏而憩,清风柔和,暗香浮动,(此处应顿号)弥漫,不妨闭目倾听,沙沙的风声、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叫声……声声入耳,仿佛就在巍巍青山之间回响,洗涤尘埃,清净烦琐(此句不通)。

漫步于廊中,伴随着清风吹拂送进的缕缕竹香,仿若自己就是园中少主,手持书卷,低声吟诵着:“疏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

荣名等粪土,携手随风翔。

……”(这段遐想情景交融)置身于园中,更多的是舒心和写意(应改为惬意)。

这恰恰也是我们现代都市人忙里忙外,一生苦苦追寻的,(改为句号)其实,如果(只要)我们有颗安静的心,即使是置身于闹市中,也可以享受到心灵的清净。

而浮躁的世人却把那些途径,全用外界的金钱、权利、声名、琐事……给堵塞死了,让内在心灵的呼声无路可走。

无聊、烦恼、郁闷……其实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要靠自己调节,不妨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多给自己一些途径,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叩响心灵之门,领悟生活的意义。

(篇末升华主题固然好,但是要是全篇的水到渠成,可是文中缺乏这些铺垫,后面的感悟就有些牵强。

所以如果要修改,可以扣游宝墨园来写。

可以改为:置身于园中,更多的是舒心和惬意。

这恰恰也是我们现代都市人忙里忙外,一生苦苦追寻的。

其实,(只要)我们有颗安静的心,即使是置身于闹市中,也可以享受到心灵的清净。

而当我们被日益复杂浮躁社会堵塞了心灵,外界的金钱、权利、声名、琐事……让内在心灵的呼声无路可走,我们不妨走进大自然,走进“宝墨园”,让心灵得到安静、净化与放松。

而当我们被无聊、烦恼、郁闷……等糟糕的心情困扰之时,不妨多出来走走,多接近大自然,亲近“宝墨园”,从而给自己一点时间,给自己一些途径,给自己一次机会,去叩响心灵之门,领悟生活的意义。

)【教师评语】:张静谊同学勤奋好学,勤于练笔。

中文系组织游览宝墨园,她自己写了篇游记文章,多次找我提出修改意见。

本篇最大的特色是通过游记写出人生的感悟,这很好,虽然在开掘主题的过程中因为前面缺乏必要的铺垫,显得有点牵强,但是作者能在这方面努力,很可贵。

另外作者的文笔也流畅,但是个别词句欠斟酌,有些标点符号也用错了,建议作者以后写好文章,要字斟酌句地修改,这也是所有写作者都应该这样做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第二则】浮生一日——宝墨园游记11中英文秘班曾惠娟指导教师:徐琼(注明:文中斜体的字迹为教师的修改意见)(浮生一日这个标题不是很切题,根据全文的内容,建议改为:“别有风情宝墨园”或直接改为:“宝墨园一日记游”)大学粉彩(粉彩有生造词语之嫌,不如用多彩)的生活除了学习,少不了要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见长知识的同时还能愉悦心境。

大伙乘着愉快的心情(用词不当)踏上去的路,外面的风景不断的在车窗上急速的飞过,穿过红路灯,行驶在马路上,进入高速公路段...大约两个小时的行程以后,白玉色建筑的大门出现在我们的车窗外,那就是宝墨园。

今天我们去的(这句话啰嗦,可删除)宝墨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原身为包相府庙,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奉祀北宋名臣、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地方。

它集岭南古建筑,岭南古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

究竟是否名副其实呢?下面就请让我带你一探究竟。

(这句话和文章叙事格调不一致,也啰嗦,可删除。

)一进宝墨园,映入眼帘的就是苍老遒劲的古树,长长的走廊、潺潺的流水、错落有致的假山、邻水的美人靠,就像山水画一样空灵剔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种苍凉的意境,用在这里不合适,建议去掉)这种诗意的境界,突然间将我们从整日在城市中面对灰蒙蒙的高楼大厦中抽离出来,身和心象受到洗礼一般轻松起来,脚步开始放慢,神情变得柔和。

然而,观光旅游的地方毕竟如今带有不少的商业化,进入一眼可见的还有一横排的卖纪念品的小铺面,里边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自不必说。

(这一部分一笔带过即可:商业化时代,旅游观光之地,少不了卖各种纪念品的大小店铺,走进纪念品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商品自然也会吸引大家的眼球,商家也在兴致勃勃地向游客兜售商品。

)宝墨园里有不少人造的小池,最吸引我们的自然是池中那些色彩鲜艳的鱼群。

说到小池不得不谈起小池里那群集的各种大大的鱼,类似大致可叫为金鱼吧,(是什么鱼要写准确,从描写来看,应该是红鲤鱼,所以写作是要有知识作基础的,鲁迅说,观看文学书,最后是会连常识都不知道了,自己作文也糊涂,确实有道理。

)鱼鳞带有金黄金黄的色泽,它不仅在色彩上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还有它那比一般池塘生长的鱼类都要大的体型,有的大的让人瞠目结舌。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些还不值得我谈起它,来到宝墨园你会发现,池塘上的鱼不会有单个单个的游行的,大抵都是三三两两,更多时候是集群群的,尤其是当有游客在岸上向池中抛洒鱼食的时候,集群的场面更为之壮观。

(这一段描写鱼的文字观察细致,好。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词句用在此处较恰当)岸上的我们看着清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玩,不知鱼儿可知道我们此刻的心情也如同它们一般呢?每到一个景点,游客都需要的地方那就是卫生间了。

宝墨园的卫生间是我去以往那么多个观光风景区中尤为特别。

说它特别是指它外表的造型上,打从第一眼看上去,要不是门口处有一个卫生间的指示牌标志大抵你是猜不出它的用途的。

从外面看,门面弄的金碧辉煌的,里间用木头作为建筑材料,刻画上古香古色的金色图纹,顶上天花板,各种精致的小灯大灯挂着,光线带着暖暖的色调,让人身临其境而情不自禁感叹一番。

(曾惠娟:不知道这段,要不要好呢?)(教师回答:这一段可以不要,因为和主题没有多大关系。

文章选材的标准,主要是围绕主题。

)宝墨园里一路上亭台楼榭必然是俯拾皆是(用词不当),走过白色小堤,穿过长长的回廊,会有一大块空旷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长长的大石碑耸立在草丛上,上面是刻画着名画《清明上河图》,它是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瓷塑浮雕。

画面精细而色彩纷呈,全不失原图的风采。

在这长型的瓷塑浮雕后面便是女生们都爱的玫瑰园。

走进一看,园子不大,一眼望过去大概就能看到整个小景点了。

园中的玫瑰零零散散的都有热烈(零零散散和热烈是矛盾的)的盛开着,有的还含羞的歪着头,低着脑袋儿,枝干大抵有人的一半来高。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贵族官僚,在自家的豪宅里另辟一地作为后花园,供赏之余,还彰显了地位。

《红楼梦》中,为元春省亲而建筑的大观园,那里曾有多少女子经历了悲欢离合,日日为自己未知的终生而万般惆怅,为惜春而洒下点点胭脂泪呢?荣华富贵,如过眼浮云,转身即逝,就如黛玉的诗“花飞花落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依照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一段发思古之幽情,和玫瑰园缺少必要的过渡,显得牵强。

)宝墨园里还有一处安放在着奇形怪状的人造的钟乳石,岩壁上的钟乳石接着地面上的钟乳石成为了一个粗大的类似柱子状,其间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短短长长,或垂挂着,或竖立着的,颜色有的显白灰,有的颜色则更为深些。

钟乳石上还有涓涓流动的溪水。

宝墨园是广州四大名园之一,古代园林少不了亭台楼榭,假山溪流,更少不得一个清香的荷花池了。

荷花池配着弯曲狭长的回廊和楼阁,才能更显得幽静深远。

宝墨园中便有这么一出好地方,惋惜的是,恰逢我们今日的冬日一日游正不是荷花盛开的时节。

然而,大概因为南风的天气冬季也比北方的要温些,所以宝墨园的大荷花池的荷叶未全枯萎。

在冬日温温的阳光中,一池的荷花舒张这自己的“大绿伞”。

(这一段文字寓情于景,好。

)周敦颐的在《爱莲说》中,讲述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又称之为“莲”,它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圣神净洁的象征。

这样便不难理解在宝墨园中的莲花池里有一个高大染金的观音坐像了。

(这段文字联想到《爱莲说》,就比较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