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时 中国的河流

第3课时 中国的河流

第十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3课时中国的河流考能提升题组一泰安模拟一、选择题1.(2018岱岳模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A.黑龙江B.珠江C.长江D.黄河读长江流域略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新泰模拟)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B.②城市—重庆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D.④河流—湘江3.(2017新泰模拟)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A.甲处流速较慢B.乙处流量较小C.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D.乙处有结冰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18东平模拟)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③引水灌溉农田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8东平模拟)下列最不可能出现在丙河段的是( )A.断流B.地上河C.落差大D.凌汛6.(2018宁阳模拟)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7.(2017岱岳模拟)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B.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C.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D.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二、综合题8.(2018泰安样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海拔大多在50米左右;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河道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土壤大部分为水稻土;无霜期210~270天,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材料二长江流域简图。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正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1)据材料一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

(2)图中三列山脉属于走向,其中A为山脉。

说明这种走向的山脉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有何影响? 。

(3)简述“水能宝库”——长江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

9.(2017东平模拟)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2)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C 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

(3)图中①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4)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5)请你依据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中上游省区和下游省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题组二全国中考选择题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

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8北京)图中(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2.(2018北京)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

据“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8山东临沂)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洪涝灾害C.荒漠化凌汛D.水土流失围湖造田4.(2018山东临沂)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上游河段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8山东济宁)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6.(2018山东济宁)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题组三教师备用题组一、选择题读漫画,完成下面两题。

1.通过该幅漫画,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B.甲河被誉为“水能宝库”C.乙河水土流失更严重D.两条河可能在沟通跨流域调水问题2.关于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B.甲河中游水能丰富,有凌汛现象C.乙河下游水能丰富,被誉为“黄金水道”D.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二、综合题3.阅读下列材料和“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连通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洞庭湖是长江水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除了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的来水外,还通过连接长江干流和洞庭湖的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等接纳长江来水,再从城陵矶注入长江(如洞庭湖与长江连通关系图所示)。

(1)根据材料判断图中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的流向。

(2)洞庭湖水体面积的大小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有着很大的波动,如2011年5月较同期平均值减少约一半。

请简要分析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小的自然原因。

(3)请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简要描述洞庭湖对长江干流洪水的调蓄过程。

答案精解精析题组一泰安模拟一、选择题1.B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其径流主要为降水补给,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所以汛期长;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是水量最大的河流。

故选B。

2.B 读图可知,①山脉是唐古拉山,②城市是重庆,③是三峡水利枢纽,④河流是赣江。

3.C 甲处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较丰富;乙处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流速较慢,流量较大,无结冰期。

4.B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注入渤海。

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沿途经过的地区气候干旱,河水蒸发快,以及宁夏平原及沿线地区引水灌溉农田,故选B。

5.C 由图可知,丙河段是黄河的下游河段,这里会出现断流现象,又是地上河,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会出现凌汛现象,该河段落差小,故选C。

6.C 丙河为珠江,在我国南方地区,而玉米主要在北方地区,选C。

7.D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外流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但也有一些外流河向南注入印度洋;我国的内流河大多分布在非季风区,当夏季来临时,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化,水量大增,进入丰水期,夏季过后,气温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水量有季节变化;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而北方河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二、综合题8.答案(1)该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有利于水稻和渔业的生产(2)东北—西南巫山(我国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尤其是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夏季风起到层层阻挡作用,导致了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3)长江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能够提供丰富而又清洁的水能资源,可缓解区域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状况,从而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为平原,所以会成为鱼米之乡。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对此处来讲,主要是东南季风,三列山脉的走向恰好跟风向垂直,所以就阻挡了夏季风。

9.答案(1)水能资源丰富(2)A、C 地上河(3)黄河提供了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水土流失严重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等(两条即可)(5)长江中上游省区为下游省区提供资源和能源;下游省区为中上游省区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合理即可)解析(1)长江、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2)有凌汛发生的河段河水由纬度低的地方流向纬度高的地方。

(3)黄河为两岸带来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4)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中游。

(5)长江中上游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如下游发达,所以中上游为下游提供资源和能源,下游为上游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

题组二全国中考选择题1.C 宜昌河段位于三峡下游地区,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不会增加,故A选项错误。

宜昌河段位于三峡下游地区,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且流速变快,故B选项错误。

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泊水位较低,江水入湖,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2.A 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使湖区的蓄水量增加,增强了湖泊的调节作用。

周边绿化,保持水土,使流入湖区的泥沙减少,湖区蓄水量增加,增强了湖泊的调节作用。

防治污染、美化环境是治理水污染的方式,与湖泊的调节作用无明显关联。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使湖区的蓄水量减少,削弱湖泊的调节作用。

故选择A选项。

3.B 长江上游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势平坦洪涝灾害多发。

4.A 长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5.A 据图可知,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甲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乙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都很大,水能资源丰富。

6.C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据图可知,山西、陕西两省位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陕西、山西简称分别为陕、晋。

故选C。

题组三教师备用题组一、选择题1.D 读图可知,甲河是黄河,乙河是长江,乙河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水能宝库”,甲河的水土流失更严重,由于甲河水量小,沿岸有很多地方在取水用于生产或生活,所以更加缺水,有时甚至断流,而长江水量充沛,可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减缓黄河的水资源危机。

故选D。

2.D 甲河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的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上游和下游有凌汛现象,乙河是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流水缓,水能不丰富。

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故选D。

二、综合题3.答案(1)由北向南流。

(2)降水较常年少,支流水量减少。

(3)在洪水期可以将多条支流的水先蓄积起来,再慢慢地输送到长江,降低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洞庭湖及支流的有关知识。

(1)由材料可知,这几条河的流向都是由北向南流。

(2)洞庭湖水体减少的原因是当年的降水较常年少,导致注入洞庭湖的河水减少,使得洞庭湖的水量较往年减少。

(3)当雨季时,洞庭湖可以将长江支流的河水先蓄积起来,再慢慢地输送到长江,这样就可以减少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和减弱灾害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