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水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文测验、水文计算、水文预报。
2、水位是河流或其他水体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3
4
5
位,取其平均值;当水尺受到阻水影响时,应尽可能
6
7
8
面最低处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入观测记载簿与观测时间相应的降水量栏,然后校对读数一次。
9、从泥沙向下游输移的观点讲,全沙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
10、悬移质含沙量横向分布的形式与河床性质、断面形状、河道形式、泥沙粒径、以及上游来水情况等因素有关。
11、当单沙短时间缺测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直线(连过程线)插补法、流量与含沙量关系插补法和上下游站含沙量相关插补法等方法插补。
12、降雨到达地面后,经过植物截留、地面填洼、土壤入渗和蒸散发等环节,剩余的雨量便成为径流。
13、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及操作繁简不同,可分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4、采用流速仪法测流时,要求在一次测流的起止时间内,水位涨落差不应大
20~
2、比降—面积法测流属于(A)法。
A.水力学B.面积—流速C.物理D.积宽
3、一类泥沙站的单样含沙量测验,不得采用(B)法。
A.选点B.一点C.垂线混合D.积深
4、长期储藏备用的流速仪,易锈部件必须涂(C)保护。
A.煤油B.机油C.黄油D.柴油
5、水位流量关系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影响流量的(D)是否稳定。
A.断面面积B.河床糙率C.水面比降D.各水力要素
6、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D)cm。
A.25B.30C.35D.20
7
8
A
9
Ai
C
10
11、三等水准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的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为(A)mm。
A±B±C±D±
12、瓶式采样器要求进口流速V进等于天然流速V天,否则,当采样器V进<V
天时,所测含沙量比实际含沙量相比,(B)。
A含沙量偏大,粒径偏细B含沙量偏大,粒径偏粗
C含沙量偏小,粒径偏细D含沙量偏小,粒径偏粗
13、一次输沙率测验过程中采取二次以上相应水样时,可将各次单样含沙量(A)作为相应单样含沙量。
bV”加权值
A算术平均值B“'m
C部分流量加权值D时间加权值
14、凡单断沙为直线关系,关系点总数不少于10个,且实测输沙率相应单沙占
15
16
17.
A.
18.,V0.6C)。
19.当水尺零点高程发生大于(D)cm的变化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间,并应对有关的水位记录进行改正。
A10B2 C3D1
20.大断面岸上部分的高程,应采用(C)等水准测量。
A一B二C四D五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25cm 。
(×)
2.泥沙运动对流速脉动有一定影响。
悬移质含沙量对脉动有控制作用,含沙量增大,流速脉动将增强,特别是高含沙量时更加显着。
(×)
3.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主要分布在洪水期。
(√)
4.
5.
678
910)
11(√)
12(×)
13(√)
14、水文资料整理时,改正、插补符号仅用于直接改正、插补值。
对于由改正、插补值推算出来的数值,均不加符号。
(√)
15、受洪水涨落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绳套曲线。
绳套的宽窄与附加比降1dz dt
S u 的大小有关,式中u 为洪水波传播速度,dz dt 为洪水涨落率。
山区河流
洪水涨落比平原河道洪水涨落水快,因此,前者的绳套现象应比后者的绳套现象明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下图水文缆道中标出钢架、主索、循环索、绞车、行车、铅鱼、地锚。
(4)数据整理和输入,(5)整编,(6)单站合理性检查,(7)编写单站整编说明。
4.典型洪水放大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典型洪水放大有同倍比法和同频率法两种。
同倍比法又有按洪峰倍比和按某一历时洪量的倍比之分,该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但按峰放大和按量放大结果不同,按峰放大,放大后的洪峰等于设计洪峰,但洪量就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同频率法能使放大后的过程线,洪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洪量都等于相应的设计洪量,但计算工作量较大,如控制时段过多,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变形较大。
5、单样含沙量测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控制?
答:单样含沙量的测验误差,包括单次测验的综合误差和测次分布不足的误差,其控制方法为:
(1
(2
(3
明。
1
(1)计算0.6一点法测速的相对误差
(2)计算垂线平均含沙量
相对水深0.0 0.2 0.6 0.8 1.0
测点流速(m/s)0.52 0.60 0.54 0.48 0.42
水样容积(cm3) 2000 1950 1980 1980 2000
泥沙重(g)0.3854 0.3761 0.9413 1.0603 1.3759 答:(1)五点法垂线平均流速:
Vm=(V0.0+3V0.2+3V0.6+2V0.8+V1.0)/10
=0.53m/s
P i=(0.54-0.53)/0.53×100=1.9%
上游两站合成流量~下游站相应流量关系线:
892NN
2、水资源量计算
全国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是为27115亿m3,其中包括地下水补给约7279亿m3,冰川融雪补给500亿m3。
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约8288亿m3。
计算全国水资源总量。
答:27115+8288-7279=28124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