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对策

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对策

精心整理
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城市高速运转和保持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和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基于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而达到优化城市ts.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和车辆不断增加,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快捷、安全、高效地运转,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道路系统、流量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的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具有自适应性、动态、随机、反馈、多行为主体、非线性等基本特征[2]。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对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1
1.1
题,
1.2
体的碳排放结构中占据较高的比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业对油品的消耗较大的用能特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另外,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在我国环境投诉案件中,噪声投诉的比重正逐年提高,在特大城市已经高达40%以上,交通噪声的影响已经从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问题。

[4]
1.3机动化出行比例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化也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全国民用汽车年均增长率为35%,私人汽车年均增长率为77%,2010年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保有量分别达到7801.83万辆和5938.71万辆,私人汽车占民用汽车比例由2000年的38.87%增至2010年的76.12%。

1.4停车难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私家车的急剧增长,城市“停车难、乱
2

更多
2.1


人口和车辆基数较大,因此出现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相对不足,道路网密度与其他国家比较相对低的问题。

2.2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
由于我国城市交通的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以及对公共交通投入不足,公交优先战略落实不到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改革滞后,市场运作不规范等,因此,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

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公交分担率低、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差、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等方面。

2.3城市交通规划不尽合理
在我国大中城市中,瓶颈路、断头路、畸形路口较多,且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比例国家规范为1∶1.5∶3.5,呈金字塔结构,以济南为例,济南市的比例为1∶0.41∶1.81,加之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现象较突出,交通微循环不畅,致使过多的流量涌入主干路,造成交通拥堵[5]。

2.4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整体
[6]。

3

3.1实施智能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且高效途径。

its是通过对关键基础理论模型的研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7]。

3.2促进公共交通发展促进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的发展,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形成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以客运轨道交通为骨干,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化、高效、安全、经济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8]
3.3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拥挤的矛盾其实就是交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9]。

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加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交通供给,然而,往往会吸引更多的私人交通,导致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下降,并且随着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下降又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私人交通,最终使得道路又重新变得拥挤。

因此,只有通过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

3.4引导居民低碳出行低碳出行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出
行。

倡导尽
式。

4
发展。

客货
参考文献:
[1]柳丹.长沙市交通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9,(11):120-121.
[2]陈星光,周晶,朱振涛.城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2):140-142.
[3]邵源,宋家骅.大城市交通拥堵管理策略与方法[j].城市交通,2010,8(6):1-7.
[4]何建中.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经济,2010,(9):23-25.
[5]济南市规划局.关于尽快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答复
[eb/ol].(2009)[2010-03-172009/11/9/art_721_1178.html.
[6]刘小明.城市交通与管理-中国城市交通科学发展之路[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2):11-21.
[7]杨兆升.智能运输系统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4.
[8]尹鹏,嵇晓雷.长沙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0,
9(35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