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公关中如何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

政府公关中如何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

政府公关中如何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
目录
一、强化政府公关危机应对 (3)
(一)强化政府公关危机意识 (3)
(二)强化政府危机管理理念 (3)
(三)强化政府公关责任定位 (4)
二、公关危机应对原则 (4)
(一)体系原则。

(4)
(二)政治原则。

(4)
(三)高效权威。

(4)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4)
(五)平等原则。

(4)
(六)信息公开透明原则。

(4)
三、加强政府公关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应对策略 (5)
(一)设立应对管理机构。

(5)
(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5)
参考文献 (6)
摘要
在我国,真正引起关注的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管理肇始于2003年的“非典”。

在此之前,既没有系统的危机管理的理论,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危机预警管理体系。

大多数公共危机事件的的处理方法十分简单,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随着互联网、新兴媒体、自媒体等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政府公关在应对危机的管理水平显然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作为维护国家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公关越来越为各级政府部门所重视。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改革开发以来,国外先进的公关理念、技术、经验等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我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渠道探索积累政府公关的方法,在这一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新闻传递、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广度都比过去有了几何级的增长幅度,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提高政府公关的水平,有效应对互联网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利用好新兴媒体改进公关工作,成为政府公关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政府公关,公共危机,网络。

一、强化政府公关危机应对
(一)强化政府公关危机意识
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

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危机公关意识。

作为政府公关,面对危机事件,有效的公关手段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化解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塑造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能够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获得认可。

这需要通过各类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强化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公关技巧。

通过组织系统的公关知识教育的培训活动,向广大公务员灌输沟通交流的理念、学会如何运用公关工具、培养公关技能,以在各自的履职过程中加以运用。

(二)强化政府危机管理理念
与政府公关相密切联系的是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从内涵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危机管理的目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危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对危机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也就是通过监测、预警、应急、预案等行为,防止公共危机向现实转化的可能性。

在政府公关中,面对危机的第一环节,主要是接触和介入危机,在这个阶段,有效的沟通和解释工作,能够及时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事态。

相反,如果不掌握公关技巧,在事件还没有扩大化的时候仓促的采取粗暴控制的手段,不及时运用公关人员引导有关舆论,或者对有关情况遮遮掩掩,其结果很可能是在有利的时期错过了控制事态、开辟沟通渠道的最佳时期,最终丧失应对处理的公信力,导致事件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科学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公关工作开展的前提。

(三)强化政府公关责任定位
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公关带来了双重影响,既有利于政府部门在应对危机事件中提高发布速度,增强工作的时效性。

相应的,也要求政府部门以更快的效率和速度及时作出反映,一旦处理不及时或者迟延,有可能迅速导致事件向不可控的阶段发展。

在政府公关中,主体责任就是各级政府部门。

在应对危机事件的时候,公关主体的职责应当明确而有权威,只有形成统一高效的公关工作机制,一旦发生有危机事件,就不会出现忙中出错、忙中混乱的现象,也不会发生部门之间口径不一或者缺位越位的现象。

在互联网时代,在政府公关工作中,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政府公关形式和内容的巨大变革,正确定位网络媒体的作用,并明确各自部门的职责分工,以进一步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媒体,并在政府公关中有效的加以运用。

二、公关危机应对原则
目前,在经济社会中比较成熟的公关机制当属于企业公关,特别是一些比较成熟有效的做法值得政府部门借鉴采纳,主要有以下原则:
(一)体系原则。

为危机开展公关工作并非仅有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才会出现的工作,也不只存在于某个社会领域。

在开展公关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组建集中统一的专门组织,负责政府公关的运转协调、信息汇总、沟通联络等工作,才能有效的掌握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从全局出发开展公关工作。

(二)政治原则。

政府公关不同于企业公关,其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服务国家政府的中心工作,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要求高度的服从组织管理的指挥。

所以,作为政府公关工作的主体,必须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政治原则,讲究办事方法,各种工作都要围绕政治大局出发这个中心。

(三)高效权威。

政府公关的基础,是建立在国家对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地位,对于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要通过官方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公共的疑虑和猜忌,及时的破解各种不利言论甚至是谣言的传播,为下个阶段采取应对措施打好舆论仗。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政府公关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公众了解真相、公开有关事项、避免误解和矛盾,其宗旨也是为了人民服务。

所以,在政府公关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公众需要了解的问题和信息,及时的给与答复和解释,对于暂时不能或不便于透露的,也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以主动的引导为解决问题争取回旋空间和余地。

此外,在与公众的交流过程中,采取主动作为、有亲和力的姿态,克服居高临下的各类焦躁或不友好的语态。

(五)平等原则。

在应对危机的政府公关中,政府部门应当正确定位,把政府、媒体和公众放在同一个平台,营造公正的对话渠道,为每个利益代表方都能有各自的发表意见提供机会和渠道。

这种平等关系的建立,能够增强政府公关的亲和力和沟通力。

(六)信息公开透明原则。

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政府公关面临着应对网络和引导网络的不同课题。

其中,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十分重要。

一方面,通过网络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在危机应对的初始阶段加强对网络媒体的正确引导,通过及时发布有关信息,避免一些虚假信息的形成和传递。

另一方面,建立日常信息的定期发布机制和共享机制。

通过设立电子政务、政府微博等网络平台,加大有关信息的公布,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三、加强政府公关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应对策略
完善政府公关体系建设,必须以高效集中统一的组织架构为基础和载体。

政府公关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实践中的高度重视,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还存在机构不健全、缺少专业队伍人员、机制应对不灵活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完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

(一)设立应对管理机构。

通过近年来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舆论引导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公关工作的核心,但政出多门、主体散乱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因此,设立统一的互联网公关机构,整合有关部门的职能,明确工作体制,为全面掌握信息、行使公关职权打下基础。

(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网络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的政府公关信息发布工作显得有些迟缓,在实践中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主的信息发布机制,由于专业化程度、发布渠道平台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占领公关工作和舆论引导的主动地位,而舆情掌握手段的匮乏,导致在有些情况下应对仓促、被动的问题比较突出。

总之,传统的政府危机管理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迅速兴起和发展,针对这一情境,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重新定位是前提。

首先要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包括危机管理理念、环境分析和应对策略等;第二,树立起政府公关危机应对双SPACE原则,并且在应对过程中结合这一原则,发挥效果;第三,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信息管理和传播机制,注重网络公关,在危机管理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危机信息和有效传播;另外还要进行组织构建,设立舆情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媒体引导,完善危机信息的发布渠道。

自身定位是基础,网络媒体定位是工具,创新危机管理手段,积极运用媒体工具进行政府公关危机的治理。

参考文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
[2]王茂涛著.政府危机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人学出版社,2005.
[3]郭惠民著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林文刚著.媒介环境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冯建著.中国新闻实用人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3).
[6]迈克尔.里杰斯特著,陈向阳译.危机公关〔M].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1995.
[7]罗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译.危机管理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
[8]詹姆斯。

格鲁尼格等著,卫五名译.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9]卡特里普等著,明安香译.公共关系教程(第八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