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例2:
用一种新方法来测定试样含铜量,用含量为11.7 mg/kg的标准试样,进行 5次测定,所得数据为:
10.9, 11.8, 10.9, 10.3, 10.0
判断该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解:计算平均值 = 10.8,标准偏差 S = 0.7,n=5,μ=11.7
x n 10.8 11.7 5
CYJ 21
特点:
1)不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不定) 2)不可消除(原因不定)
但可减小(测定次数↑) 3) 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CYJ 2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项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 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 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分类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 环境的变化因素、主
25.0 20.0
15.0
y
10.0
5.0
0.0 15.80 15.90 16.00 16.10 16.20
x
CYJ 24
分析结果表示:
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 测定值或误差出现的概率称为置信度
– 真实值在指定概率下,分布在某一个区间,
这个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μ x
ts n 不确定度
x
ts n
,x
ts n
测量点
平均值
真值
CYJ 13
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衡量指标。
(1)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误差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 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3) 两者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CYJ 33
显著性检验
x (1)对含量真值为T 的某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平均值
但 x T 0
(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台不同的仪器、或两个分析员对同
一样品进行分析,得到平均值
但 x1 x2 0
x1, x2
问题:是由随机误差引起,或存在系统误差?
显著性检验
x T 0
x1 x2 0
显著性 检验
t计算
s
0.7
2.87
查表 2-2 t 值表,t
= 2.78
(0.95 , n = 5)
t计算 > t表 说明该方法存在系统误差。
两组平均值的比较的方法(两个不同方法 或 两个分析人员)
1、F 检验法检验两组实验数据的精密度S1和S2之间有无
显著差异:
F计算
s大2 s小2
查表
F计算 F表
精密度无显著差异。
确定某个数据是否可用。 (2)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的判断
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被处理的问 题是否存在 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方法:F 检验法和t 检验法
确定某种方法是否可用,判断实验室测定结果准确性
解: 平均值
x 3.0
绝对偏差 d1= -0.1 d2= -0.1 d3= +0.1 d4=+0.1
n
平均偏差 d i1 di 0.1 0.1 0.1 0.1 0.1
n
4
CYJ 11
标准偏差
n
xi x2
s i1 n 1
2.9 3.02 2.9 3.02 3.1 3.02 3.13.0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分析 及数据处理
CYJ 1
一、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误差与准确度 2、偏差与精密度 3、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4、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
CYJ 2
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2. 可疑值的取舍 3. 检验系统误差的方法
三、 有效数字
1. 有效数字 2. 修约规则 3. 运算规则
系统误差
显著性差异
校正
非显著性差异
正常
随机误差
CYJ 34
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方法准确性)
检验一个分析方法是否可靠, 配制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 用 t 检验法将测定平均 值与已知值(标样值)比较:
x n
t计算
s
若 t计算 > t表 ,则与已知值有显著差别(存在系统误差) 若 t计算 ≤ t表,正常差异(偶然误差引起的)。
CYJ 3
问题的提出:定量分析的目的是测得试样中某组分 的含量,因此希望测量得到的是客观存在的真值。 但实际的情况是: 1)如果对一个标样进行测定,采用的是最可靠的 方法,最精密的仪器,很有经验的分析人员,所得 的结果也不可能和真值完全一致。
2)同一个有经验的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
定,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说明分析的误差是客 观存在的。
CYJ 6
偏差与精密度
精密度 Accuracy
精密度表示平行测定的结果互相靠近的程度(离 散程度),一般用偏差表示
重复性 再现性
精密度与偏差的关系
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
CYJ 7
偏差 : 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偏差的表示有: 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CYJ 8
偏差 (1)绝对偏差: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过失误差
重做!
CYJ 16
(2)系统误差
定义:是由于某些已知的或未知的因素造成,而 且具有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又称 偏倚
CYJ 17
(2) 产生的原因
a.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共沉淀现象、灼烧
时沉淀分解或挥发等; 滴定分析中反应进行不完全、干扰离子影响、计量点和
准确度与误差的关系
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CYJ 5
真值 xT (True value)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值。真值是未知的、
客观存在的量。在特定情况下认为 是已知的:
1、理论真值(如化合物的理论组成)(如,NaCl中Cl的 含量) 2、计量学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量、 物质的量单位等等) 3、相对真值(如高一级精度的测量值相对于低一级精度 的测量值)(例如,标准样品的标准值)
误差、操作误差
观的变化因素等
性质
重现性、单向性(或周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
期性)、可测性
不可测性
影响
准确度
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消除或减 小的方法
校正
增加测定的次数
CYJ 23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1. 测定次数无限多时
性质:
正态分布
对称性 单峰性 有界性 抵偿性
原因:仪器误差、环境误差、操作误差
减小: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d xi x
(2)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d 100% xi x 100%
x
x
(3)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绝对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xi x
d n
CYJ 9
(4)标准偏差:
Sx
n
( xi x)2
i 1
n 1
CYJ 10
例、有一组测定值
2.9 2.9 3.1 3.1
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标准偏差
2、t 检验确定两组平均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t计算
x1 x2 sp
n1 n2 n1 n2
3、查表 t表 ta ( f ),
sp
(n1 1)s12 (n2 1)s22 n1 n2 2
f n1 n2 2
4、比较
t计算 t表 非显著差异,无系统误差
CYJ 37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解决两类问题: (1) 可疑数据的取舍 过失误差的判断 方法: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CYJ 25
例题
分析铁矿中的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 37.45,37.20,37.50,37.30,37.25(%)。 (1)计算此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标准偏差、 (2)求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CYJ 26
解(2)求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n 5, x 37.34%,s 0.13%
4.60
6
2.02
2.57
4.03
7
1.94
2.45
3.71
8
1.90
2.37
3.50
9
1.86
2.31
3.36
21
1.73
2.09
2.85
∞
1.64
1.96
2.58
可疑数据的取舍
A、异常值保留:会使观测结果不准确,参加其后的数据统 计计算影响统计推断的正确性。 B、允许剔除异常值,即把异常值从样本中排除或修正。 (1)对于任何异常值,首先找到实际原因,指示剂加错, 样品量取错,读数错误,记录错误,计算错误等。 (2)统计的方法进行检验!
因此必须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对结果的准确度和 精密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准确的表述。
CYJ 4
误差与准确度
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 度用误差表示。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 E表示
误差
E = x - xT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Er表示
Er =E/T = (x – xT) / xT ×100%
过低等;
系统误差的检验和消除 系统误差的减免 (1) 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3) 试剂误差—— 作空白实验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CYJ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