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技术基础 编码基础

通信技术基础 编码基础

信道。
■ 收端收到该码序列后,依照约定的译码规则检验 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校验关系。
第4-6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编码原理: ■ 当校验关系因传输错误而受到破坏时,收端就
可检查出来,这叫检错,称这种编码具有检错 能力;
■ 如果收端检测出差错后还能在译码时予以纠正 ,就叫纠错,称这种编码具有纠错能力。
码重 分组码的码字重量用汉明重量衡量。定义分组码中每个码字的
“1”的个数为该码字的汉明重量。例如(6,3)分组码中的某个码 字是011010,则该码字的码重为3。
最小码距dmin
一个分组码的所有码距中的最小值就是该分组码的最小码距,
用dmin表示, dmin决定该分组码的纠检错能力。
对于线性码,其最小码距应等于非零码序列的最小汉明重量。
码率 码率也称编码效率。定义一个(n,k)分组码的码率为k/n。
或者定义为编码前符号速率与编码后符号速率之比。
通常,码率很高的码,其纠检错能力就比较差。
码距 定义分组码中任意两个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为这两个码
字中对应位不同的数目。
通常,分组码任意两个码字之间的码距用汉明距离衡量。
例:(7,3)分组码中两个码字(0100111)和(1001110)码距为4
第4-3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 .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如果选用码组C={000, 011, 101, 110}传输对应消息集 M={00, 01, 10, 11},而禁用码组 ={001, 010, 100, 111}来传输信息,会出现什么效果?
能发现一个和三个错误,但不能纠 错。
观察选用码组的码字有何规律?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线性分组码 信息组 000 100 010 110 001 101 011 111
码字 000000 110100 011010 101110 101001 011101 110011 000111
第4-9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第4-17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2.3 编码分类
■ 按差错控制编码的不同功能: ▪ 检错码:发现错误的码 ▪ 纠错码:自动纠正错误的码
■ 按信息码元与附加监督码元间检验关系: ▪ 线性码(Linear Code):监督码元与信息码 元满足线性关系 ▪ 非线性码(Nonlinear Code):监督码元与信 息码元不满足线性关系
许用码组与禁用码组
以一定的规则从2n个码组中选择2k个码组,使2k个信息 组与2k个码组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这2k个码组就组成了 一个线性分组码。我们称这2k个码组为许用码组,简称码组、 码矢或码字,而其余的2n - 2k个码组为禁用码组。
第4-10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第4-4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如果许用码组C={000、111} ,来传 输消息集(0,1),会出现什么效果?
则可以发现所有两个以下的误码,如 果用来纠错,还可以纠正一个错误。
观察选用码组的码字有何规律?
第4-5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编码原理:
■ 在被传送的信息码元序列中增加一些监督码元。 ■ 监督码与信息码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校验关系。 ■ 发端将信息码和监督码组合而成的码元序列送入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高效的 传输数据 信源编码
▪ 如何控制差错以使得数据能 够可靠传输
信道编码
第4-1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实际信道上传输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 不理想及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收到的信号不 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
信 信源 源 编码
G(dB)


Eb N0
u
(dB)


Eb N0
c
(dB)
第4-15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编码增益
黑色箭头线 段是误比特 率为10-2时的 系统编码增 益。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第4-16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2.2 性能指标
■ 编码增益 ■ 码率: 定义一个(n,k)分组码的码率为k/n ■ 编译码复杂度 ■ 编译码延时
信道 编码
调制器 信 解调器 道
信道 译码
信源 信 译码 宿
发送端
干扰
接收端
第4-2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 .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例:三位二进制码元共有8种可能的组合:
全码字空间 ={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如果8种码组都用于传递信息,设传 输发生一个误码,则一种码组就会变成 另一种码组,而接收端却不能发现。
第4-11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编码的纠检错能力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第4-12页
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的关系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23
第4-13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编码的纠检错能力
对于分组码,一般情况下其纠检错能力与最小码距 有以下关系:
要检测一个码组内的e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 e + 1
要纠正一个码组内的t个误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 2t + 1
要纠正一个码组内的t个误码,同时检测e(e t)个
误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 t + e + 1
第4-14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编码增益
信道编码目标:
以小的冗余度增加量换取大的纠检错能力, 同时尽量减小编码延迟和编码算法的复杂度。
第4-7页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原理
编码系统模型:
信 信源 源 编码
信道 编码
调制器
信 道
解调器
信道 译码
信源 译码
信 宿
发送端
接收端
信源
m
c
编码
信道
r 译码 m’
信宿
第4-8页
信源:输出的是信息序列。 信宿:收到的是纠错恢复后的信息序列。 信道:广义信道,也称编码信道。
编码增益=
10
log

未编码时达到一定性能时所需的Eb 编码时达到一定性能时所需要的Eb
/ /
N0 N0

编码增益反映的是一定误码率要求下具体的编码 方案对信噪比的改善程度。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在给 定误比特情况下,采用纠错编码后所需的 Eb/N0(dB )低于不用编码时的 Eb/N0 (dB) ,把后者与前者 之差称为编码增益。
相关主题